![](https://img.haomeiwen.com/i7222239/f2310fd79dbc850a.jpg)
早晨五点我起床晨练,天刚蒙蒙亮,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路上人影稀少。
行至桥头碰到正在独自徘徊的阿冬,瘦脸上一双眼睛暗淡无神,蓬松的短发,身穿一身粉色大红花的绵绸衣像挂在干枯的树枝上似的。
她肯定又是病发作了睡不着,才会这么早在桥上独自溜达。
这位四十出头的女子,自己有家却不愿回去,长期居住在娘家。平时她晚上一个人跑出来,后面总有一个瘦小的老太太跟着,那是她的母亲。老太太慈眉善目的,见人就笑笑。有时见到熟人也耷拉着一张苦瓜脸唉声叹气地说她女儿命不好,如果不生病,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现在她的母亲七十多岁了,没有力气跟在她的身后了。
可怜的女子,如果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男人在乎她,帮她治治病,或许她慢慢也会恢复到正常的世界里。
年轻时的阿冬也是一个文静的女子,只是性格有点内向,不怎么爱说话,也不爱交际,没什么朋友。到了适婚年龄,嫁给本镇一个同样家庭一般,人长得牛高马大的青年。这男子人长得五大三粗,人也大大咧咧的性格,没有职业,靠种田为生,农闲时帮人打打零工。
内向的阿冬外表文静,内心细腻,碰上不懂她的男人,日子说不上多幸福。婚后不久阿冬就有了身孕,怀了宝宝的阿冬情绪不稳定,有点狂躁不安,也没有人重视。有些妊娠女人忽然情绪不正常,性情大变,老人们俗称这是“子疯”,等孩子一出生就好了。
大家认为阿冬也是子疯,等孩子出生后她的疯病就会不治而愈。阿冬在婆婆及娘家母亲的照顾下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呱呱坠地,母亲的天性使然,阿冬的病确实好了很多,人仍不爱说话,也有点沉闷,不过也知道给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喂奶,在婆婆的帮助下,阿冬的儿子长得很壮实。
过了两年,阿冬的肚子又挺起来了,她又出现那种疯疯癫癫的状态。家人也都习以为常了。她又不打人,只是情绪不好,有时愁眉苦脸,有时低头啜泣,能吃能喝,人畜无害。不久之后又生下一个小子。
有着四口之家的家庭,负担重,她的男人在外面不停地打零工攒钱养家。男人不在家的日子,阿冬被两个孩子缠着,也懒得做饭,她家婆婆喊她吃饭,她就饱一餐,没有人喊她吃饭,她就饿一顿。就像田间地头的野草般,自生自灭。
人们经常看到阿冬,手中牵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怀中抱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行走在街道上,她定是又回娘家去住。她的娘家条件也一般,老母亲也无力送她医治,或许这种病也难以治愈。隔几天,她的男人将她们母子仨接回家,过一阵,她又拖儿带崽回来了。
两个孩子就在母亲来来回回的脚步里长大了。年轻的阿冬也由年轻步入中年。她也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清醒时回家做饭给上学的孩子吃,糊涂时又朝娘家跑。
阿冬的两个孩子像他们的父亲,长得高大壮实。大儿子喜欢体育,在初中因有体育特长进入高中读书考入一个普通大学,小儿子初中毕业后不喜欢读书早早步入社会打工去了。
阿冬的老公本不想送大儿子上大学,无奈儿子一心想读书,只得咬牙坚持送他上学。原以为小儿子打工攒钱了能够分担一些经济压力,结果他在外面谈了个对象,法定结婚年龄还没到就要做爸爸了。阿冬的男人对别人说“这臭小子,攒钱的心没有,要女人的心思倒有。”
蒿草般的阿冬在婆家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她倒常常呆在娘家,有时回自己家一趟,隔一天又到娘家来了,一个人行走在路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喜无忧。
每当看到阿冬行走在路上形单影只的背影,众人也会唏嘘不已,“看,她也是为人一世!”幸亏她还有老母亲宠爱着她,不知道将来老母亲去世后,她的儿子会不会对这位苦难的母亲尽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