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旸瑫私塾“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2本余华的小说《活着》已经全部读完,并写下这篇心得体会,算是对这本小说的暂时一个段落的结束。为什么说暂时呢?因为这本小说,我肯定会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因为他是经典中的经典,是经典就应该反复去读。还是那句我常提醒自己的话“把有限的阅读时间浪费在经典上!”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有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人还有人说闲话。”福贵对家珍的死显得格外平静,能体会得到那股温情。
我觉得,这是余华在从“死”的角度反观“活”,死后的评议是“活着”的另一种诠释。
二喜也死了,与有庆、凤霞都死在同一家医院,这里躺过福贵的三个亲人。
命运把所有的苦难都压在了福贵一个人身上,这样一个饱受苦难的人,仍然坚强乐观地活着,那该有多强大的内心和对“活着”的坚韧信心和信念啊!
苦难总归现实存在,谁都无法逃避。余华没有逃避,福贵也没有。但在苦难之中,仍然会有快乐,是人世间的乐趣,或者说是继续“活着”的希望。比如余华在家珍,二喜死后,仍然用了一处笔墨来写福贵“笑了”。
“烧好了水出来时,苦根睡着了,这孩子把两只脚架在墙上,睡得呼呼的。看着他这副样子,我笑了。”
福贵“笑了”,他流尽人间酸楚的泪,他又一次笑了,这恐怕就是“活着”的希望!
关于福贵带苦根去看二喜的坟的这段的描述,可以说是把这种苦难写到了极限,让人泪涌不止。
我感到了,此时的余华是残忍的,笔下是近乎残忍的笔墨。这一家人有三口是死在同一家医院,躺在同一个小房间,而有四口人是埋在了村西同一块地里。这样的大悲也只有余华这样高超的优秀的小说家能把握和驾驶得住。我想一般的普通的写作者即使有此想法,恐怕也不敢去写的。
《活着》中关于“死”的描述很多,但到了文末,福贵对死的看法却让人在平淡的文字里体会到了深刻。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新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这段朴实的拉家常式的语言,把死写得很淡,很轻,像微风一般轻,像野菊一样淡,像平凡、平常的事,这恰如对“活着”的态度。
福贵买了头老牛,被他取名为“福贵”,原以为活个两三年的,结果活了很多,被人戏称为“两个老不死”,还有人说他们长得越来越像了。
这样的小说构思恐怕也只有余华能写得出来,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又发人深省啊!既是福贵,又是牛,既是牛,又是福贵,他们越来越成为了一体,既是物的一体,又是“活性”的一休,他们都活着,不管多老,多苦,多难,他们都活着,活着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这句话,我在中学时候都知道是余华《活着》里的,但一直没有亲见,如今看到了这句话,真真切切地读到了,特别是在福贵的故事大背景里读到了这句话,感触更为直观,更为深刻,更为厚重。
余华把这句话幻化成福贵的歌声放在小说的结尾,看似是回顾或者小结福贵的一生,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的一生呢?
最后,我肤浅地去理解这句话,那就是,我们少年无知时,无忧无虑可能会玩耍或闯祸,人到中年生活重担、心理负担都迫使我们去追名逐利,到了老年则如云游僧人一切看淡,已经看到了“活着”的另一面“死”。
此为旸瑫阅读余华小说《活着》的全部经历及心得感受,轻浮,浅薄之处还请各位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在此先为感谢!
也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旸瑫私塾的“同读一本书”活动。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3本书《活着》:
阅读时间:2019年3月6日
阅读页数:166-结束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请加微信694214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