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真的有用吗?
——《成功心理学》在育儿中的思考
昨天带儿子去游泳,刚出发的时候4岁的儿子兴致勃勃,但是到了水边却怎么也不愿意下水。这是他第二次游泳,上一次情况也是如此,泳帽、泳衣、泳镜、游泳圈,全身“武装”完毕,却只敢在岸边坐着。
当时我的怒火开始燃烧,“小家伙,当你老爸带你游泳不要钱啊?”“其他小孩都在开心地玩,你却像个胆小鬼一样,真不像我!”“你要再不下水,我就不再管你,自己到深水区去游了!”一支支“批评的利箭”即将射出!
好在此时我表面上依然微笑,内心想起昨天读《成功心理学》时,看到的一段话,“自尊的基础是人生最初的三到四年中打下的,如果你的父母表现出热爱、养育、认可、鼓励和支持,那么我们通常会接受我们自己并发展出积极的自尊。”
是啊!育儿是为人父母的再生长!此刻我开始反省,也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批评真的有用吗?
先看看孩子的反应
惊恐。对于孩子来说,被“批评的利箭”射中时,首先是惊恐!弱小而无助的孩子,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遭遇父母的不信任和“抛弃”,不安全感会立即出现。大街上经常看见有父母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把你扔掉!”看看孩子们惊恐的眼神,多么可怜。
持久的伤害。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对话,我们经常把精力和情绪消耗在消极的自我对话中,我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心会有一个声音:“我是一个失败者”、“我不能相信自己是多么懒惰”、“我会把它搞砸了”!这些消极的自我对话,都是批评的持久性伤害。
要知道,即使我们长大后,这些已经内化了的批评信息,依旧会回荡在我们的内心,当我们因为一个错误而责备自己时,这些信息就会从过去向我们驶来:“我是个笨蛋,我不能处理任何事情 。”
心里咨询师往往会问起童年的经历,就是因为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来自童年时的伤害。
家长该怎么办
要不要批评呢?我都是为孩子好啊!(臣妾做不到啊!不对,是父皇做不到啊!)
其实结果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1. 孩子有选择____的权利吗?
人,生而拥有权利,即使父母也不应去剥夺。孩子来游泳,要不要下水,决定权在孩子!为什么来游泳就一定要一直在水里呢?他想在哪里玩是他的选择,要不要陪他玩才是大人应该做的选择。
2. 孩子有做____的能力吗?
孩子第二来次游泳池,对水是有本能的恐惧的。目前他有没有能力去面对这一恐惧呢?如果没有能力做到,强行拉下水有什么后果呢?会不会加剧他的恐惧呢?能不能做到,是能力问题;想不想去做,是态度问题。区分问题以后,才能针对性地解决。
3. 批评孩子是为了什么?
作为大人,我们可以批评目前还无力反抗的孩子,不过,我们批评孩子目的是什么呢?是因为孩子不下水,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还是我们的命令孩子没有落实,我们觉得很挫败?还是因为自己工作中或与家人的沟通中有不满情绪,需要在孩子身上发泄一下?
其实,把这些选项列出来以后,情绪也就平复多了。
4. 孩子会快乐吗?
我带孩子游泳的目的是让孩子快乐,而不是让他练成菲尔普斯,那么我看见孩子在岸边开心地泼水的时候,为什么要去打扰他呢?为什么不陪着他一起开心呢?这也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
回答了以上4个问题,要不要批评孩子,大人心中就会有了主意。
所以,我就任由孩子在游泳池边观望着,和他开心地泼了一会水,然后自己到水池中间游泳去了。等我回到岸边时,他已经拿着游泳圈在水里扑腾了。
如何教会孩子处理批评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仿佛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奔跑一样,到处都会射来“批评之箭”,那么如何教育孩子,也是教会自己,抵御这些“批评之箭”呢?
内功疗毒——积极主张
《成功心理学》中把“积极主张”定义为,“积极地自我陈述,有助于你用积极、关爱和认可的方式来为自己考虑”。当过往的批评在我们的内心,如一个个标签,又像一个个符咒一样约束我们的时候,不妨把内容翻译一下,再勇敢地说出来。
例如,“我总是迟到”可以翻译成“我会变得越来越守时”,“我是胖子”可以翻译成“我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同样,孩子自己端水会泼出来,不妨说,“你端饭越来越稳了!”
积极地主张,是在引导走向成功,勇敢地说出来,是进行鞭策和鼓励。
盾牌防御+草船借箭——有效处理批评
我们需要在内心建立一个盾牌进行防御,免得自己受伤,然后才是处理它,利用它:
1. 仔细倾听理解,分辨对方来意;
2. 询问,把批评具体化,对事不对人;
3. 自己是否同意?
4.同意,承认事实,询问建议,改正;
不同意,承认感觉,公开自己的主张。
举个例子
批评者:你这个小孩子真不懂事!(批评来了)
孩子:奶奶,我哪里做错了吗?(询问)
批评者:你看你把饭洒了一地,有没有吃饭的样子?(问题具体化,不再针对人格批评)
如果是三、四岁孩子,可以教他说:我还是个小孩子呢,所以吃饭有时会洒地上,奶奶扫地辛苦了!(不同意,承诺感觉)
如果是大点的小孩,可以教他说:对不起奶奶,是我刚才没注意,我下次会小心一点。另外奶奶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同意,承认事实)
批评者:其实你可以趴在桌子上吃,这样就不会洒在地上。(询问建议)
大一点的小孩:好的,奶奶,我现在就去。(改正)
如此处理,皆大欢喜。
写到这里,我想说,处理批评的能力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这一课学得越早越好,如果小时错过了,就需要长大后及时补上。要知道,有些课终究是要补的,哪怕再老也要补,毕竟再晚也不算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