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之唐诗

作者: 晓粥粥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1-08-28 06:55 被阅读0次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赏析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名师点拨

    就自然景观而言,从日月晨昏到花草虫兽,大至天体小至萤火、山川胜迹,殊方风物无不入诗;就人事而言,怀古伤今、忧时悯人、思乡恋阙、忆昔祷友、身世自叹,莫不毕陈于诗。

    注释

    (1)杜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杜甫祖籍杜陵。因此杜甫常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布衣:平民。此时杜甫虽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一八品小官,但仍自称布农。老大:杜甫此时已44岁。拙:笨拙。这句说年龄越大,越不能屈志随俗;同时亦有自嘲老大无成之意。

    (2)许身:自期、自许。一何愚:多么愚腐。稷与契:传说中舜帝的两个大臣,稷是周代祖先,教百姓种植五谷;契是殷代祖先,掌管文化教育。

    (3)濩落:即廓落,大而无用的意思。契阔:辛勤劳苦。

    (4)盖棺:指死亡。觊豁:希望达到。这两句说,死了就算了,只要活着就希望实现理想。

    (5)穷年:终年。黎元:老百姓。肠内热:内心焦急,忧心如焚。

    (6)弥:更加,越发。

    (7)江海志:隐居之志。潇洒送日月:自由自在地生活。

    (8)尧舜君:此以尧舜比唐玄宗。

    (9)廊庙具:治国之人才。

    (10)葵藿:葵是向日葵;藿是豆叶。

    (11)顾:想一想。蝼蚁辈:比喻那些钻营利禄的人。

    (12)胡为:为何?大鲸:比喻有远大理想者。辄:就,常常。拟:想要。偃溟渤:到大海中去。

    (13)以兹误生理:因为这份理想而误了生计。干谒:求见权贵。

    (14)兀兀:穷困劳碌的样子。

    (15)巢与由:巢父、许由都是尧时的隐士。

    (16)沉饮聊自遣:姑且痛饮,自我排遣。

    (17)天衢:天空。峥嵘:原是形容山势,这里用来形容阴云密布。客子:此为杜甫自称。发:出发。

    (18)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南。嵽嵲:形容山高,此指骊山。

    (19)蚩尤:传说中黄帝时的诸侯。黄帝与蚩尤作战,蚩尤作大雾以迷惑对方。这里以蚩尤代指大雾。

    (20)瑶池:传说中西王母与周穆王宴会的地方。此指骊山温泉。气郁律:温泉热气蒸腾。羽林:皇帝的禁卫军,摩戛:武器相撞击。

    (21)殷:充满。胶葛:山石高峻貌。这句指乐声震动山冈。

    (22)长缨:指权贵。缨,帽带。短褐:粗布短袄,此指平民。

    (23)彤庭:朝廷。

    (24)圣人:指皇帝。筐篚:两种盛物的竹器。古代皇帝以筐、篚盛布帛赏赐群臣。

    (25)“臣如”两句意为:臣子如果忽视此理,那么皇帝的赏赐不是白费了吗?

    (26)“多士”两句意为:朝臣众多,其中的仁者应当惶恐不安地尽心为国。

    (27)内金盘:宫中皇帝御用的金盘。卫、霍:指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的亲戚。这里喻指杨贵妃的从兄、权臣杨国忠。

    (28)中堂:指杨氏家族的庭堂。舞神仙:像神仙一样的美女在翩翩起舞。烟雾:形容美女所穿的如烟如雾的薄薄的纱衣。玉质:指美人的肌肤。

    (29)“暖客”以下四句:极写贵族生活豪华奢侈。

    (30)荣、枯:繁荣、枯萎。此喻朱门的豪华生活和路边冻死的尸骨。惆怅:此言感慨、难过。

    (31)北辕:车向北行。杜甫自长安至蒲城,沿渭水东走,再折向北行。泾渭:二水名,在陕西临潼境内汇合。官渡:官设的渡口。

    (32)高崪兀:河中的浮冰突兀成群。

    (33)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岷县。天柱:古代神话说,天的四角都有柱子支撑,叫天柱。恐触天柱折:形容冰水汹涌,仿佛共工头触不周山,使人有天崩地塌之感。表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心。

    (34)河梁:桥。坼:断裂。枝撑:桥的支柱。窸窣:象声词,木桥振动的声音。

    (35)行旅相攀援:行路的人们相互攀扶。

    (36)异县:指奉先县。十口隔风雪:杜甫一家十口分居两地,为风雪所阻隔。

    (37)庶:希望。

    (38)贫窭:贫穷。仓卒:此指意外的不幸。

    (39)名不隶征伐:此句自言名属“士人”,可按国家规定免征赋税和兵役、劳役。杜甫时任右卫卒府兵曹参军,享有豁免租税和兵役之权。

    (40)平人固骚屑:平民百姓本来就免不了赋役的烦恼。平人:平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41)失业徒:失去产业的人们。

    (42)忧端齐终南:忧虑的情怀像终南山那样沉重。澒洞:广大的样子。掇:收拾,引申为止息。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杜甫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从八品下)的任命.十一月,杜甫从京城长安去奉先县(治所在今陕西蒲城)探家,安禄山恰在此时造反.杜甫经骊山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无从知晓,唐玄宗和杨贵妃正在骊山华清宫避寒享乐.久已积压在心头的政治危机感和大乱将临的预感,为沿途所见荣枯之异和到家后得知幼子饿死等事所激发,于是创作了这首名诗.

      全诗凡五百字,而其中叙述自京师出发,过骊山,就泾渭,抵奉先,不过数十字,其馀都是议论或感慨,因为题目毕竟是"咏怀".作为杜甫五言古诗中的代表作,全诗所咏之怀,主题有二:一是叙说他素怀济世之志,却不得伸展,虽艰难困苦,仍不改初衷.二是对正在骊山行宫中肆意挥霍享乐的玄宗君臣提出责难,对社会上严重的贫富分化,及动乱的苗头表示了沉重的忧虑.全诗以"穷年忧黎元"为主线,标志着诗人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已经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杜甫困居长安十年生活与思想的总结,在艺术上也已达到纯熟境地.

      这首诗题下原注:"天宝十四载十月初作"。当时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不久,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时所作。这时安禄山已在范阳起兵反叛,只是消息还未传到长安。"安史之乱"是唐朝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从此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根据十载长安生活和这次途中的闻见,敏感到国家的危机已迫在眉睫。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全诗可分为三段理解。从开始至"放歌破愁绝"为第一段,叙述自己一贯的忧国忧民之情,写的是往昔的情怀。从"岁暮百草零"至"惆怅难再述"为第二段,叙述自京赴奉先县途中的所闻所见,写的是当前的感受。从"北辕就泾渭"至诗末是第三段,叙述到家后的情景,写的是对来日的忧虑。"穷年忧黎元"是贯串全诗的中心。

      这首长篇五言古诗,以抒情为主,夹叙夹议。全诗通篇押入声韵,意境深沉,真挚感人。虽是古体,却用了不少对偶句子,散骈错落,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此诗历来备受评家推重,《唐宋诗醇》云:"此与《北征》为集中巨篇,摅郁结,写胸臆,苍苍莽莽,一气流转。其大段中有千里一曲之势而笔笔顿挫,一曲中又有无数曲折也。"

    杜甫的诗风:形式上五古、五律、五排、七古、七律、七绝,都有许多佳作,七律尤为出色,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代文学之唐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uq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