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褪去童年的稚嫩,努力向成熟奔赴的路上,我们称之为少年。
我的少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是从第一封信。
长大是个很慢很慢的过程,是和一群人玩耍时偶尔感到的孤单,是有说不完的话时突然的哑口无言,是好朋友冷落自己时不想去计较反而想着慢慢去习惯,是男生与女生之间慢慢有了间隙,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慢慢建立起友谊。
我的第一封,是写给一位很喜欢的老师,那年我12岁。
亲爱的张老师,您好。
您已经一个礼拜没来给我们上课了,我们都很想你,尤其是我,真的很伤心。这几次课都是隔壁班的数学老师代的,我不喜欢她。她讲课时总会带两种口音,一种是家乡口音,另一种是傲娇口音。她总觉得自己班的成绩比我们好,所以对我们非常不友好。不像您,说话总是温温柔柔的,知识点也讲得特别清楚。
我们已经六年级了,明年就要上初中了,我知道,我们距离分别已经不远了。
以后,在一个没有你的校园里,会是多么无趣啊。
听说您明天就要回来了,我真的很开心,但是我想,你可能没有那么开心。今天刚刚做了张试卷,我觉得自己发挥的非常不好,远远低于您对我的期望,不知道明天怎么面对您。可我知道,见到您,我一定会开心的笑的,希望您不要在我笑的时候发试卷。
班里最爱您的学生。
那是第一次对家庭之外的人产生浓厚的感情,也是那时候才明白,一个人真的会因为另一个不相关的人变得喜怒无常。
她唱歌特别好听,曾组织的一个校内歌唱团代表全校参加了市区少儿演唱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成了整个学校的知名人物。
她比其他的代课老师都更有耐心,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学生,如果你的作业没交,说忘记带了,她会毫不犹豫的相信,然后让你回到座位上去。我就见过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的老师,如果你是好学生,他便放你一马,如果你成绩平平,他便上下打量你一番,一直盯到你自己都怀疑自己。如果你是调皮捣蛋、成绩倒数的学生,一顿责骂扑面而来,然后罚你出去站着,作业重写。
在一次校内运动会上,我们班和隔壁班进行拔河比赛,小小的她也参加了,虽然长我们十岁,但扎着马尾,戴副眼镜的她,妥妥的学生模样。最后,我们班输了,有两个女生伤心的抹眼泪。她走过去,揽着她们的肩膀,安慰并鼓励着,像个知心大姐姐。
很后悔那天我没有哭。
我以前数学成绩平平,一百分的试卷,九十分上下,夸不到我,也说不到我。一次数学课上,我解出了一道几何题,全班就我做对了。她开心的夸我,请我到讲台将解题步骤抄写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展示。我那天乐坏了,后面的两节语文课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那时的我们真是精力充沛啊,酷暑的天,不愿待在教室午休,跑出去到校外溜达。左边的巷子里住着几户人家,大门都紧锁着,见不到一个人。我们继续往里走,遇见了一条狗,我们嬉笑着对着它吐舌头,它也对着我们吐舌头,不过,它的舌头真长啊。
拐了两道弯,看到一位老人正在门旁压水,我们立马化身为乐于助人的小雷锋,两个忙着去抢把手,一个热心的去扶水桶,还有一个嘴巴溜的叽叽喳喳唠起了嗑。
“奶奶,你打水干嘛的呀?你们家还有谁啊?你怎么不睡午觉啊?......”她的嘴巴像个机关枪,怪不得后来选择做了导游,真是靠天赋吃饭的人。
奶奶一时没反应过来,想着,这几个学生模样的娃是要完成什么实践活动吧,也配合着,由她们去帮忙。
我卖力的压着把手,像是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我在家里可不是这样的,大人让我帮忙压水时,总觉得浑身不舒服,把手也很重,水总也压不出来。
最后,我们还热情的帮忙将水桶提到了院子里,向准备关门午睡的奶奶挥手告别。她一定很开心,帮助了几个完成实践活动的孩子。我们也很开心,又做了回小雷锋。
我们并不是一直那么开心,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家几乎都要哭了,但我没有。
那天下午,老师召集大家拍毕业纪念照,因为是轮班拍照,像是流水席一样,所以时间太别赶,一个班级顶多也就给个十来分钟的时间。
“还缺谁,大家相互看一看”班主任已经热得一头汗。
我们左看看,又看看,除了平时交好的几个同学,其他的到没到似乎已经记不清楚了。
无论是成长的哪个阶段,十几人的小集体,或几十人、上百人的大群体,我们能记住的永远是那么五六个人,再多就模糊了。
那年的毕业季很仓促,和拍毕业照那天一样,匆匆的开始,又匆匆得结束,来不及多感受一下。
我一直不明白,小学六年,中学也是六年,为什么要把中学分成初中和高中,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校区。
提到初中,我先讲一个“悄咪咪”的故事。
这个故事和我无关,是身边的事。
屁大的孩子,上了初中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初一刚开学,班里就出现了两个“神秘分子”。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谈起了恋爱,也就是说,在他们忙着写小纸条的时候,我还在座位上狠狠地背诵着二十六个字母。
起初我并不知道。
有一天放学,我留下来值日,他们两个就坐在座位上,悄咪咪的在说话。我把黑板擦完后,看到拖地的同学已经去洗拖把了,于是帮忙去摆凳子。到了座位上时,他们依然没有要走的意思,我提醒也不是,不提醒也不是,就杵在那里好一会。
突然他们站了起来,一个从前门走,一个从后门走了。
一抬头,看见老师正从走廊路过。
放学时,一起值日的同学说,他们现在是一对。
当时还没明白“一对”是什么,并不是我愚笨,只是那个年龄对这个词还没那么敏感,甚至怀疑他们是什么时候分的组,那我和谁是一对?
那是我对恋爱的第一印象,两个人坐在一起,没有隔太远,也没有挨太近,脑袋凑向对方,窃窃私语,又滔滔不绝,虽然这样形容很奇怪,但的确是我当时最真切的印象。
在这里,我也有几个喜欢的男孩子,我所谓的喜欢,又好像只能算是欣赏。
有一个男生,很调皮,是那种音乐课上都能因为破坏纪律而被罚蹲的学生,但他非常的聪明,即便书本练习满桌飞,课上有事没事转转笔扔扔书,但开始成绩能排年级前三。
老师们个个嘴上骂他,背后笑眯眯的夸个不停,说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果然,后来保送了重点高中,进了985高校,前途无量。
另一个男生,小时候和我一起逮过鱼摸过虾,捏过泥巴玩过过家家,成绩也是一般般,和我半斤八两。初二的时候,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那小子的成绩蹭蹭蹭的往上涨,直接冲进了年级前五名。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的小火苗似乎被点燃了,一股脑的奔赴到了学习上,临毕业时刚刚挤进年级前十名。
还有一个男生,学习好不好已经没印象了,只知道他画画贼厉害。他皮肤有些黑,中等个儿,留着刘海儿,清清爽爽的样子。他爱画素描,爱往人物像上涂抹五颜六色的颜料,我不懂画,只觉得捏起画笔的他自信又帅气,让人非常想多看两眼。
进入高中后,我又喜欢了很多面孔,有男生有女生,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不好的。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喜欢上一个人,比如他的字写的漂亮,他的球打得好,他的发型看着很舒服,再比如某个女生的外套很好看,她读的书特别多,她的寝室就在我隔壁,又或者她也喜欢看天空的云。
就连体育老师无意间聊起一部我也刚好喜欢的电影,我都会瞬间觉得对体育课的喜欢多了一分。
我的喜欢很简单,只有那么一点点,但足以相信那个人、那件事,是值得信任的。
也因此,我经常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