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几何?游 记谈天说地
《锦江街巷》212:朱自清在成都

《锦江街巷》212:朱自清在成都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3-06-07 09:40 被阅读0次

    《老成都》(连载)

    (作者:李   英;摄影: 完   璧; 编辑:完   璧)


    【此文作于2010年】

            在成都东门外宋公桥慈云庵旁的茅草小屋里,朱自清一家人曾经小住过一段时间。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教授,他的《背影》《荷塘月色》《欧游杂记》《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定海县,他祖籍虽是浙江绍兴,却在青少年时期随父母定居在江苏扬州。

            在他还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因为是朱氏家族中的长子长孙,父母就忙着为他选媳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哪里会懂得什么婚姻大事,选的第一个是农村姑娘。父母给他选的第二个姑娘,是扬州官宦之家的大小姐,东选西选,一直选到快满20岁了,都还没有选到他满意的媳妇。

            最后.他看上了扬州城内一个医生的女儿武仲谦女士,但他母亲又嫌武仲谦的脚大了,不是三寸金莲,母亲给武仲谦的父母出了一个难题,要武仲谦的母亲把女儿的脚包小了才允许成婚,那时武仲谦也是十七八岁的人了,十七八岁姑娘的脚又哪能包得小,真是好事多磨.又引起一场包脚风波。

            人贵坚持。武仲谦痴情,非朱自清不嫁;朱自清也是痴情,非武仲谦不娶。年轻一代费尽唇舌说服了老一代,在扬州,朱自清与武仲谦拜堂成亲。

            婚后,小两口伉俪情深,夫唱妇随,武仲谦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和北平等地。哪知好景不长,1929年11月26日,武仲谦因患肺病撒手人间,给朱自清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儿女。

            当时朱自清在北平清华大学当教授。同时在清华当教授的朱自清好友顾颉刚,看见朱自清长时间沉溺于亡妻的悲痛,便四处张罗为朱自清介绍第二任妻子,但都被朱自清婉言谢绝了。

            外文系教授叶公超、画家溥侗,看见朱自清既要当三个孩子的父亲,又要当三个孩子的母亲,实在难堪重负,便千挑万选,选了一个姑娘,事前未向朱自清说明,约朱自清去北平城南陶然亭酒楼小酌,朱自清到了那里看见还坐着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好像一块吸铁石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下就把他吸住了。

            这个姑娘生得端庄秀丽,超凡脱俗,落落大方,以后还真成了朱自清难舍难分的第二任妻子,姑娘名陈竹隐,成都人。朱自清当上了成都女婿,也就与成都结下不解之缘。

            陈竹隐1903年出生成都一个清寒的书香门弟。正当她16岁花样年华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她成了孤儿,经历了无父无母无依无靠,艰难度日的时光。到了18岁的时候,她从四川省立师范学校毕业,靠亲戚的帮助,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

            陈竹隐爱好广泛,一面在北平艺专师从名画家齐白石和寿石工学习国画,一面向昆曲大师溥西园拜师学习北昆,从那时起她就有个当画家和艺术家的梦。

            陈竹隐在她写的一篇回忆与朱自清第一次见面时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在北平陶然亭我与朱自清见面,我看见他的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有一些正气。但脚上却穿着一双老式双梁子布鞋,又显得有一些土气,只是没有酸气,我很敬佩他,以后他给我写信,我也给他回信,就这样我与他开始交往起来了。”

            朱自清与陈竹隐经过了两年多的情书往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进了感情,于1932年在上海杏花村酒楼举行了婚礼。在他们结婚的那一天,朱自清的好友叶圣陶、沈雁冰、郑振铎、丰子恺等文化界知名人士都曾前往祝贺。

            朱自清在没有与陈竹隐结婚以前,还未到过成都,只知道成都是西南的大都市,是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但与陈竹隐结婚以后.当上了成都女婿,妻子带着他的一群子女,儿子在成都上中学,长女采芷在成都读川大,成都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与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抗战期问,北平沦陷,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迁至昆明。清华与北大、南开等校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朱自清就留在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

            昆明流民三千,房租昂贵,那时学校经费困难,教授工资不能按月十足兑现,只以五折发放。陈竹隐为了减轻朱自清的负担,把担子放在自己的肩上,毅然带着子女回到相对稳定的故乡成都,住成都东门外宋公桥慈云庵。金拾遗老人为了躲避日寇飞机轰炸,新修的茅庵小舍,金拾遗老人住前面,陈竹隐带子女住后面三间,老人拒收房租,还在生活上给陈竹隐一家照顾。

            陈竹隐安定下来,日日夜夜牵挂在昆明的朱自清。朱自清一个人住在昆明,也是日日夜夜思念陈竹隐,思念他成都的家,思念他在成都的子女。

            昆明至成都路距千里,关山阻隔。那时没有铁路,更没有民航.只有一条为了战时军运物资草草修成的川滇公路。战时没有汽油,交通工具民用的只有木炭车。

            尽管那样的苦不堪言,朱自清在每年的寒假暑假,严寒挡不住,酷暑也挡不住,他都要回到他在成都的家探亲,与亲人团聚。

            朱自清就是那样来来去去在成都住了三四年,如果不是因为要回北平教书,也许他会在成都住得更久一些。

            有人在报刊写文章,说朱自清在成都就是一个“闲”字,其实事实并不是那样,朱自清一生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那时成都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朱自清下车伊始就投身其间,他与叶圣陶、李公朴参加成都反法西斯的火炬大游行、抗日大游行,到成都的大、中学讲演,还常常与巴金、李劫人、叶圣陶、徐仲舒、谢文炳、吕叔湘诸先生相聚,或交流创作,互探疑义,或讨论时事,共商文运,从不使时光虚度。   

            1940年,四川省教育厅聘请朱自清任教科书的编辑委员,厅长郭有守陪同朱自清参观成都大、中、小学,整顿成都教育,扫清成都办学的流弊,朱自清在参观成都各大、中学后,为了整顿成都教育,呕心沥血写了三本书,一本是写给国文教师看的,书名《国文教学》;两本是给学生看的,书名是《略读指导举隅》和《精读指导举隅》。这三本书都由当时成都的开明书店出版。

            朱自清写这几本书,并非空发议论,而是针对成都国文教学,十万学生读书存在问题才写的。

            成都各大、中学的国文教师有贪多贪深的倾向,教国文都喜欢选古籍中的一两篇,有的选《国策》《汉书》,有的选《资治通鉴》《史记》《全唐诗》,这些古籍大都篇幅浩繁,大部份还是线装书。学其中一二篇,买书几大摞,书价的昂贵,使学生望书兴叹,学生读所选文章一下是春秋战国,一下是秦晋汉唐,好像什么古籍都学过,实际上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生读古籍,不懂什么叫粗读,什么叫精读,结果还是开卷了然,闭卷盲然。朱自清在考察成都教育时,看到这种流弊才有感而发。

            朱自清和叶圣陶两先生为扫除成都国文教学的这些流弊可谓费尽苦心,两先生为了解决学生因书价昂贵买书难的问题,他们还促成成都开明书店出版他们精选出来的古籍中的活页文选。活页文选每篇不过两三角钱,使成都十万以上的大、中学生深受其惠,实在是功德无量。

            有一年,在川大读书的爱女朱采芷,在望江楼九眼桥河畔,遭到劫匪抢劫,身上几处负伤,那时朱自清在昆明,他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便决定回成都看望自己的女儿,但是又没有路费,迫于无赖,他把自己珍藏的清代著名书画家包世臣所写的一件条幅,拿到昆明中央银行去作抵押贷款,中央银行的办事人员看都不看一眼,就说那不是不动产,朱自清一开口就被拒绝了。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朱自清学生迟镜海,听说了这件事,便立即筹措了三万多元法币给朱自清送去,朱自清要把包世臣所写的条幅拿与他的这个学生,学生坚决不要,朱自清也坚决不收迟镜海送来的钱,后来迟镜海知道老师是一位不肯平白无故受人之惠的人,就勉强把那条幅收下了。

            这件事过去了几十年,迟镜海已在巴西定居,1992年迟镜海又把那条幅寄赠给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档案馆已把那条幅作为朱自清的遗物珍藏。

            朱自清在成都前前后后住了三年多,成都多姿多彩的人文艺术,靓丽景色,都曾使他留恋忘返,他经常与好友叶圣陶游览成都的名胜古迹,在望江楼凭吊女诗人薛涛,饮酒谈心,饱览江水绿波,远眺如茵平原,到杜甫草堂,瞻仰杜甫;到武侯祠,朗诵诸葛亮出师表、岳飞满江红;到原少城公园鹤鸣茶社品茗,与二三友人谈今论古。

            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结束了。流亡到成都的千百万外省人,结束颠沛流离生活的希望终于到来了。外省人归心似箭,恨不得像南归雁那样,一展翅就飞回了自己阔别八年的故乡。   

            这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大解体,原来的清华大学要搬回北平,教育部拨出专款作学校及教职员工的搬迁费,朱自清是清华的教授。只好回北平去了。

            朱自清对成都有深厚的感情,在他未回北平前他先到成都,带着照相机把成都他游览过的地方都照了下来,又与夫人陈竹隐带着儿子朱乔森、长女朱采芷、二女朱蓉隽,到总府街留真照像馆照了全家福,以作他在成都几年的纪念。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胃病,医治无效病逝。

            1990年6月19日,陈竹隐也因患肺病逝世。

            陈竹隐与朱自清合葬于北京万安公墓。

          (下篇:《朱自清与悦来茶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江街巷》212:朱自清在成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y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