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二、浅尝辄止
[原文]以昌黎之崛强,宜鄙俳体矣;而《滕王阁序》曰:“得附三王之末,有荣耀焉。”以杜少陵之博大,宜薄初唐矣;而诗曰:“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以黄山谷之奥峭,宜薄西昆矣;而诗云;“元之如砥柱,大年若霜鹄。王、杨立本朝,与世作郛郭。”今人未窥韩、柳门户,而先扫六朝;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轻温、李:何蜉蝣之多也!
[译文]以韩文风的刚强有力,雄健豪放,应该视徘体文,然而他却在藤王阁序中说道:“如果能被附在三王之后,那将是很荣耀的事。”以杜甫诗境的开放旷阔,博大精深,本应该轻视初唐诗人;然而他在诗中言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的文体为当时的风尚,其所著诗文在他们死后,仍可以像江河一样长流不止,流传后世。”以黄庭坚诗歌的新奇挺拔,艰深奥涩,应该看轻西昆派的;但是他在诗中却说道:“元文如中流砥柱,大年像霜雪之中的鸿鹄。王、杨挺立于当代,共同构建诗之城郭。”现在的人还未能窥得韩愈、柳宗元这些大家的门户,不识其法,就先舍弃六朝的文章;没有得到李白、杜甫诗歌奥秘的皮毛,也没体会到其中的美妙,却已经先瞧不起温庭筠、李商隐:怎么小报之人有这么多呢!
[笔记]袁枚在这里论说诗史上的六朝的诗词,说是前人先辈的诗人都应得到尊重,批评了当时:“今人未窥韩、柳门户,而先扫六朝;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轻温、李:何蜉蝣之多也!”
诗曰:“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三“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其皿“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其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其六“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以黄山谷之奥峭,宜薄西昆矣;而诗云;“元之如砥柱,大年若霜鹄。王、杨立本朝,与世作郛郭。”
出自宋 · 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其一》:“元之如砥柱,大年若霜鹗。王杨立本朝,与世作郛郭。观公有胆气,自可继前作。丈夫存远大,胸次要落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