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很多文章谈论女性对于婚姻取舍的各种看法,在这里跟大家聊聊美国人对于婚姻取舍的观念和看法,为何大多遇到问题婚姻的美国女人敢于直面问题而不惧离婚呢?也许不同观念的碰撞,会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认知婚姻。
在美国,我的一个英文老师,今年她61岁了,离异单身多年,10年前领养了一个中国的小姑娘,今年已经12岁了。
有时她课后跟我们聊天,偶尔会抱怨单身的苦恼,但是总的来说,她挺积极乐观的,常常跟学生们讨论时事,音乐和宠物等等,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课堂上她也是谈笑风生,常常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大家都特别喜欢她。
而且她精神矍铄,体态轻盈,一双蓝色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走起路来步伐相当矫健,一点也看不出来已经60来岁了。
还有一个英文老师碰巧也是离异,她也是60几岁,没有孩子,一个人生活。
虽然年纪不轻了,可是她非常注重外表,发型总是一丝不苟,每天化着淡妆,非常注重首饰和服装的搭配,过着非常精致的生活,没有因为独居生活而放弃对自己外表的修饰。
她是一个非常勤勉的老师,尊重自己的工作,每次课前都做非常细致的准备工作,所以上课非常精彩。她还是个非常幽默乐观的人,对大家又都很体贴,所以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好感和尊敬。
在美国人眼里离婚只是一种人生选择,无关面子更无关人生成败。无非是运气不好未遇良人又或者是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终究不同,最终选择分道扬镳,自己独立勇敢地走下去,生活照样好好继续,照样光鲜亮丽,活得照样风生水起。
应该说社会环境的宽容给予离婚后的女人平等的对待。没有人把离婚后的女性视为异类,或者投来同情的眼光,尤其不会说离婚女人带的孩子是拖油瓶。他们认为每个女子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由!
你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你的朋友同事,没人在你身后议论你的私生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你的私生活,与他们无关。大多美国人都有这样的界限感,不过多的参与及干预别人的生活,让自己和他人都活得自在。
更何况,离婚在他们来看,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如果两个人确实无法走下去,就不要死死捆绑着继续走,也许走到最后两个人的生活都会全无生活质量,一地鸡毛最终大家都窒息痛苦。
而且美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单元文化,大部分已经成家的人下班后很少应酬聚会,都是一心扑在家里,你说人家忙家里那一大摊事儿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去八卦,去拿别人的伤痛当谈资呢?
记得美国电影《he is not that into u》(《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里面有个女生与丈夫是大学同学,青梅竹马,感情深厚。
她的先生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后来她发现丈夫背着她出轨后,她伤心欲绝。痛定思痛之后她毅然选择与优秀并且深爱的丈夫分手。
因为她无法原谅背叛,所以即使深爱,也还是选择忍痛割爱,因为她也爱自己,知道自己无法原谅,如果继续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一段不堪的感情每天患得患失从而消耗自己,不如选择放手,也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于是,她留给丈夫一个字条“i want to move on”(我选择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然后悄然离去。
不想评估每个人决定的对错,然而美国的这些女人面对感情时的冷静理智,自尊自爱,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智慧打动了我。
如果婚姻里不再有爱,就不委屈自己在无爱的婚姻里,也不会为了乞求别人的爱而不肯放手,偏离了自己的价值观,过着患得患失的失去自我的痛苦人生。
大多美国女人对于问题婚姻的处理,会基于自己是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的个体的认知,自信的认为婚姻对于自己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碳,有婚姻固然美好,没有的话,自己也可以过的快乐。
因为认为不幸福的婚姻也许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所以她们很少因为孩子而勉强自己继续无爱的婚姻。
对于问题婚姻的选择都基于自己对于爱情的情感需求能否在婚姻中得到满足,自己在婚姻中是否能够感到幸福和爱,如果是,那么婚姻就继续,夫妻携手共同疗愈婚姻的问题,好好生活;如果不是,那么就终止婚姻,各自走上独立的生活。
美国婚恋市场上,离异女性一样有市场,即使你有娃也不会被人嫌弃。我身边也有离婚后的女人,照样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找到好的归宿。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为大家寻找伴侣大多不会根据表面的标签来影响自己的选择。大家更多的深入考虑两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人品,性格等等这些因素。
当然,还有一些女生可能也不想接受不堪的婚姻,可是也许孩子还小,也许自己受教育程度较低,也许性格原因,离婚后经济无法独立所以不得不维持婚姻。
而美国法律却给了女性更多选择的自由,因为非女方过失的原因离婚的话,假设你离婚后经济不能独立又没有再次步入婚姻,前夫必须支付给你个人的赡养费,直到你能够经济独立或者再嫁,当然结婚十年以上的,前夫必须终生支付赡养费。另外,孩子的赡养费需要前夫一直支付到孩子成年。
如果经济的枷锁不再,那么女性的选择就更加自由了,渣男们也就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出轨嚣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