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楼梦博览群书学院读书
我们应该怎样来读红楼梦?

我们应该怎样来读红楼梦?

作者: 江山吴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19:17 被阅读34次
我们应该怎样来读红楼梦?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把红楼梦又重新温习了一遍。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我看这本书了。大约是在高中毕业,我就开始看这本书,几次都是废书而叹,读不下去,我从来没完整的把这本书读完过。对于书中的一些情节,我无法理解。这涉及到很多古代的文化常识。比如说为什么薛蟠会那么喜欢蒋玉涵?他们都是男性啊。梨香院的一个戏子,为什么要烧纸来祭奠另外一个戏子?难道她们两个是同性恋?我很纳闷,为什么在这本书中会有那么多的同性恋?还有这个家族里面为什么有那么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古代的世宦家庭都是这样吗?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一回中,为什么贾宝玉可以跟丫头袭人直接在青天白日里行男女之事?贾宝玉和众姐妹在一起玩,竟然没有任何的嫌疑避讳,而且宝玉还经常吃她们的胭脂!这些问题都是我年轻时候的疑问,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表面化、庸俗化。

到如今我的疑问已经不再是这么简单的情节化。而是这本书在写什么?这本书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写某一个情节到目的是什么?这本书里面什么都有,读起来乱糟糟的,感觉毫无重点。

它没有特别明显的线索,一会儿写大观园里众姐妹的自由欢乐的玩闹场景。一会儿又写贾府里外的勾心斗角和肮脏行为。曹雪芹写书的文心是什么?我开始深深的探究和思索。我一直没有看过有关的红学书,也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终于看到了周汝昌先生的《红楼小讲》。读完之后,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受益非浅。周先生是曹雪芹的知音,他就像一位导师,引领着我走进红楼梦的奥妙神秘之处。

一、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我用八个字来概括红楼梦的主题。那就是盛衰荣辱,聚散欢悲。她写得是贾府由盛及衰的过程,她写的是贾府里面的人由荣到辱的过程,他写了大观园里众姐妹之间的聚散无常,她写的是贾府由盛及衰,由欢到悲的过程。她写的是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它是一本描写人性的大书。绝非一般学者所认为的主题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充其量只是主题之下的一个小主题而已。

二、这本书中的人物有多余的吗?

没有。这本书没有多余的情节,也没有多余的任何一个人物。每一个章回的描写,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绝对没有闲笔。

比如说开篇还没几回就写到了秦可卿病逝。红楼梦中写秦可卿的地方很少,她一出场还没多久就死掉了。那他是不是多余的呢?我想它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秦可卿和王熙凤他们都是自己府上的内务主事人。两人都是精明能干,富有机智的。他们互为知己,互为影子,实为一人。写秦可卿的精明,其实也是写王熙凤的能干。秦可卿死了,才能引出王熙凤主事宁国府,具体从她办理荣国府的丧事上,表明她的能干。

2秦可卿的死其实就是从开篇给红楼梦营造了一点不祥的气氛,为后贾府的势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3秦可卿的死,中间也引出了贾宝玉和王熙凤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两个人一同乘车去看望秦可卿,一同离开宁国府。两个人出场退场,总是会在一起。说明了在贾府里面两个人的地位不一般,关系不寻常。

关于刘姥姥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本书中,它是多余的吗?也不是。

她的出现,第一,可以从一个农妇的眼光来看待富家人的生活。通过她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贾府的生活。第二,他每次进贾府,看到的光景都是不一样的。第三,贾府势败之后,最终拯救了巧姐的就是刘姥姥。这个当年贾府上下都轻视瞧不起的乡下人,最终拯救了贾府的后人(王熙凤的女儿巧姐)。

从以上的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的文心缜密。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就不举例子了。

三、每个人的名字性格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吗?

这是周汝昌先生点评红楼梦最精彩的地方。必须要看他的这本《红楼小讲》,才能真正的理解,他点评的红楼梦。

周先生从红楼梦的结构安排,小说布局,还有小说的伏笔,暗线,全面地分析了红楼梦这本书。严厉的批评了高鹗看看原著本意以及伪续后40回多少“罪恶”行径。高鹗版本红楼梦的出现,是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意思,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结局仍然是大团圆,彰显皇恩浩荡,家族小败之后再度中兴。这严重的歪曲的曹雪芹的本意。曹雪芹是被朝廷坑害的一个家族,所以这本书必然是以悲剧而告终。字里行间应该隐晦的透露出对当朝政治的积怨,和对家族命运的不平感叹。曹雪芹的家族衰败到了极点,中兴完全无望,他连后人都没有留下。他只能把自己心中的悲愤都化入到这本书中。只可惜因为当时政治环境的压抑,他的书没有以真面目传播于后世,这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一大悲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应该怎样来读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j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