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上,我组织了一场非暴力沟通体验沙龙,快结束的时候,有小伙伴希望我能演示一下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于是我邀请一位小伙伴上来讲述自己的事情,我来做倾听。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看着对方的眼睛,非常专注,这时候听到台下有些嘈杂,发现有两三个小伙伴在私聊,我有些不高兴,停了下来,我对台下说“现在我给大家演示非暴力沟通的运用,请大家保持安静,我知道已经过了原定的活动时间,如果大家有别的话要说,可以先离开,避免影响别人。”
这话说出口,我自己就感到有些生硬,当时还要继续演示,不容多想。回来的路上我再次想起当时说的这句话,感觉很不妥。
我在台上演示,听到台下嘈杂的声音,我感到不高兴,因为我看重秩序,我需要尊重,于是我请求大家保持安静,有话说的可以先离开。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看似没有什么不妥,问题是我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直接提出了请求,而且语气有点生硬,大家听起来可能就觉得请求成了要求,甚至有点指责的味道。
当台下嘈杂的时候,我有四种选择,指责他人、指责自己、同理自己、同理他人,而我说让大家安静,不想听的可以先离开,这其实是选择了第一种——指责他人。我认为是他们不好,他们不应该在我演示的时候说话,何况是他们请我来演示的,何况我是超时长,何况这是一个完全免费的活动……
当台下嘈杂,我下意识说出那段话,我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另外三种选择。现在回过头来看,另外三种选择都比第一种好太多。
1、指责自己
我这里说的“指责自己”,并不是内疚或者说自己有多不好,而是承担责任,这是一种用户思维。我是在提供产品和服务,台下嘈杂,这是我的服务不到位,不够吸引人,这是我的责任。
记得在《好好说话第三季》中马东老师说过,现在我们说话是“讲者责任制”,不能像小时候老师和父母对待我们那样,没听懂是听者的问题,你怎么记性不好?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讲?你去洗把脸再过来!
显然,我不能这样去说观众,可是我说不想听可以先离开,这也是把责任推到了听着的身上。
马东老师说他现在会这么说:
- “不好意思,今天我的表现不精彩,下次努力”
- “不好意思,没让你留下深刻印象是我工作不到位,我再找一句你一定能记住的slogan。”
看到了吧,这种“指责自己”更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这种表达方式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我当时就可以这么说:不好意思,没有能让大家安静的倾听,是我演示得不够精彩,下次努力,现在大家还想继续看我的演示吗?
我想上面这样的表达,会更容易满足我对秩序和尊重的需要,也能够产生更好的连接和互动。
2、同理自己
正如我一开始反思的,我可以请求大家保持安静,还有几分钟就结束了,但在提出请求之前我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样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听到台下有点嘈杂,我感到有些不高兴,我需要秩序、尊重、支持。
3、同理他人
除了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和提出请求,我还可以选择去同理他人,当时台下私聊的小伙伴他们有什么感受和需要呢?
他们是不是有分享、沟通、连接、互动的需要,他们是对我演示的不感兴趣,还是不能理解?
那我当时就可以这样说:我听到台下有小伙伴在私聊,大家是不是有分享、沟通、连接、互动的需要,是不是对我演示的不感兴趣或者不能理解?
经过上面的反思,我看到了自己的另外三种选择,正是这样的觉察和反思,我才能离自己的心更近,也能做出更能满足自己需要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