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秋  生

作者: 清晨起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19:52 被阅读546次
【乡土】秋  生

勿庸讳言,我到这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子支教就是为了尽快离开,避免后半生都呆在这种地方。

世道太不公平!

我出生在农村,上中学的时候随父母到了县城,高考的时候勉强考了个师范学院。我不想提母校的名字,因为她能给我的只是一张令人嗤之以鼻的大学文凭。

大学四年,我省吃俭用,假期里还得打零工赚钱,而我的一个舍友,她一支口红的钱就够我一个月的开销。说实在话,我对我们之间的贫富悬殊并不十分在意。

同宿舍四个女孩,免不了一起出去玩,我尽量表现得不卑不亢,偶尔也主动买个单。我想,路还很长,我还有未来。可未来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反正摆在眼前的障碍我就过不去。

临近毕业的时候,三个舍友全都找到了工作,那个考试老不及格的烈焰红唇白富美甚至留在了省城一所中学,而我连回我们县城中学都是奢望。谁也指望不上,我的父母、亲戚,或者朋友。Fuck!不如找个干爹算了。

对不起!请允许我说对不起,我真的很沮丧。如果没有支教的政策,也许我真的会堕落。在当时,支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一条可以摆脱窘境的办法。

支教不仅减免了大学学费,暂时可以用支教补助维持生活,同时还能利用假期时间读研,我还能要求什么呢?!一个灰姑娘,梦想在研究生毕业后,有机会穿上水晶鞋。

于是,我被安排到了这个村子,至于有人说安排谁到哪个地方支教也有猫腻,我认了。

相比村民们的房子而言,这个村的校舍还不错,看来,再穷不能穷教育在这个村子得到了落实。村里安排我住到一位大妈的家里,她负责我的一日三餐。

村里人对我这个外乡来的老师也很尊敬,弄得我一度恍惚,甚至想是不是要永远留在这儿。

我教的是初一年级。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在校门口碰到了一老一小两个人,小的是我们班里一个叫“小刚”孩子,当时他正在和那个老头闹别扭,吵吵嚷嚷的,还把书包摔到了地上。

我当即走过去,批评他说:“小刚,怎么跟爷爷发脾气?”

“他不是我爷爷!”小刚冲我嚷嚷了一声,气呼呼地跑了。

我对老人家说:“对不起!您别生气。”

老头讪笑着,说:“老师,老师,老师好!我是他二爷爷。”他一边点头哈腰地说着,一边捡起书包转身走了。

吃晚饭的时候,我无意间说起了这件事,房东大妈立即来了劲儿,笑着说:“二爷爷?你说的一定是拉套的秋生。”

“什么是‘拉套’?”

大妈说:“哎呀,你们这些城里人啥也不懂!一架马车,有一匹马架辕,重了拉不动怎么办,旁边再套上一匹或者两匹马帮着拉,这旁边的就叫‘拉套’么。”

大妈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原来是个赶马车的老头,但是大妈的兴奋点在哪儿呢?后来,我才从人们口中逐渐知道了秋生的故事。

秋生其实出生在春天,因为他有个大他十岁的哥哥,也是春天生的,叫春生,所以他爹二丑老汉给他取名叫秋生。

老人们说:“从起名字开始,春生就把秋生的东西全抢走了,秋生呀,就是个‘拉套’的命。”

哥俩长得并不太像。春生白一些,但是耷拉眉毛塌鼻梁,没精神,秋生黑瘦,却是大花眼,个子也高,看着顺眼。

春生娶亲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媳妇叫桂兰,就是本村的,娘家成份不好,彩礼什么的也没要,抱个铺盖卷就过门了。

二丑老汉捡这个便宜,实在是因为时间不等人,春生已经三十好几了,再不娶亲就要彻底剩下了。

给哥哥娶亲是好事,家里突然添了个女人,秋生都有些莫名的欢喜。可很快的,他就发现,他在家中的地位日渐下降,而且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二丑老汉家只有两间破烂瓦房,此前是老俩口一间,春生和秋生哥俩一间。现在春生娶了亲,那秋生就得挪地方。挪地方,往哪儿挪?如果天底下、野地滩也能呆住人的话,那倒是不缺地儿。

秋生家除了那两间房,就剩下一间抬头就能看见星星的柴草棚子,权且称之为厨房。所以,喜庆的鞭炮声一落幕,秋生就被撵到了柴草棚里。

第一天被赶出来,秋生可没有沮丧,晚上还爬他哥和嫂子的窗户,俗称“听房”。

此事秋生抵赖不了,他一辩解,就有其他“听房”者揭他老底,说我们都看见你来,耳朵紧贴着窗户,要不是新安了玻璃,你脑袋都钻进去了。后来秋生就懒得分辩。

春生娶亲后,二丑老汉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再没心劲给秋生张罗亲事。客观上,家里的资源已经分配完了,什么也没有了,再给秋生说亲,老汉确实没能力了,别的不说,房子就是件大事。

爹娘不管不顾,秋生怎么能不恼火。都是儿子,老大娶了亲,怎么到老二就没人管了。有一段时间,秋生成天发邪火,他爹二丑老汉则一味装聋作哑。

生气归生气,住的柴草棚子还得自己拾掇。秋生砍些树杈加固一下所谓的梁柱,房顶上铺些烂麻袋、硬纸板,再和些泥巴抹一抹,总算不用晚上睡不着数星星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几年功夫春生老婆一连生了两个小子两个丫头,二丑老汉高兴得合不拢嘴,传宗接代的事有了着落,秋生就更被晾一边去了。

这四张小嘴吧嗒吧嗒,全家几个劳力包括秋生在内,挣的工分、口粮全被吧嗒了。

秋生的手巧是村里出了名的,不仅是农活。光棍一条的秋生连针线活儿也能拿得起。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他嫂子。那个年代其实谁家也不富裕,衣服上打补丁是常事,家家如此。

可同样是屁股上打补丁的裤子,别人家的补丁裁剪得圆圆的,针脚缝得细细的,春生家的孩子,那块补丁不知道是几边形,胡乱轧上几针,没几天就扑扇扑扇的,象绵羊尾巴。

秋生看见了气得骂一顿,然后亲自上手给侄儿侄女缝裤子。他嫂子假装没听见,反正有人给做活,自己正好装大度。

包产到户的时候,秋生也到三十岁了。秋生明白,自己的事还得自己想辙。他翻来覆去烙了一晚上饼子,第二天就跟爹娘摊牌,要求分门另过。

二丑老汉没办法,自己无能,解决不了小儿子的亲事,还要拖累人家,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分家!

秋生成了孤家寡人,可是他有他的目标,一天到晚拼了命地干活。地里的庄稼活儿秋生下足了功夫,收成总比别人家多一成。

他还养了一头牛,肚子喂得滚瓜溜圆,一年一仔。农闲时还要用紫穗槐编箩筐子去卖。

五六年的功夫,秋生凭一己之力,居然在院里盖起了两间西房。那时候,秋生已经奔四十的人了,就想着赶紧找个女人,带孩子的也算。

有人给秋生介绍过几个,但是终归没成。至于原因,村里人说主要就在他嫂子身上。

人们说秋生对他哥一家人这么好,主要是因为他嫂子,秋生就是给人“拉套”。我这才明白,敢情“拉套”不只是帮衬着干活,言外之意是嫂子的炕头也有秋生的份儿。

有人绘声绘色地讲春生和秋生哥俩的故事。说一到了初一、十五,春生就有事出门,看菜地,浇麦子,赶牲口,反正一年四季有活计,嫂子的被窝就留给秋生。

讲的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听的人更是宁信其有,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进行艺术再加工,再给别人转述之前,还不忘加上一句,这是听人说的,但估计八九不离十,等等。他们早忘记了自己已经给添油加醋,上了十二分的作料。

关于这件事,春生、桂兰均不曾站出来辟谣,到底是怕越描越黑徒惹人笑,还是成心给秋生弄一身臊,打心眼里就不想让他成亲,不得而知。

哥哥为什么不希望弟弟娶媳妇呢?用房东大妈的话说,那还不明摆着。春生的儿子马上也二十岁了,也该张罗了,就春生那怂样,拿啥给儿子娶亲,还不是惦记着秋生盖的那两间房。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大侄子最后终于娶了亲,就在秋生日夜操劳盖起来的两间房子里。所以有一个版本说,此前秋生跟嫂子并没什么,就是因为这两间房,嫂子才和秋生好上的。

当时,桂兰哭哭啼啼一个劲儿央求秋生,秋生就是不松口。他知道让出这两间房,自己此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未来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

当然,他也知道这两间房对大侄子的重要意义,自己就是现成的例子。最后桂兰说,秋生别拗着了,嫂子今天就睡你这儿了。

现在的秋生已经老了,关于他有没有睡过他嫂子的事,他已经不再跟人急着撇清。别人当着他面调侃,他也好象听荤段子一般,嘿嘿地笑。

两个侄儿也都当了爹,概不理会这些闲话。倒是小孙子已经渐渐懂事,听人们说二爷爷和她奶奶的事就脸红脖子粗地骂。

老头们本来觉着说得寡淡无趣,这下有人应口,更谝得上劲儿了。

孙子回家给二爷爷脸色看,秋生就把好吃的拿出来哄他们,或者偷偷给两个零花钱。

我得承认,尽管我是一个姑娘家,对这个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综合许多传闻,我认为只有秋生听他哥哥嫂子的房这一点,秋生赖不掉。

再以后,秋生的一切就都贡献给了这个家,这个属于他也不属于他的家。后来我也多次见到过这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人,佝偻着腰,满脸慈祥地跟在孙子,不对,是侄孙子屁股后头。

我想,老头儿付出这么多,侄儿侄女们想来也应该孝顺他,似乎也是个不错的结局。可惜,我的理解和村里人想的还是有很大差距。

房东大妈说:“唉,那可不一样,死了埋了还是孤伶伶一个人。”

他们觉得那边还有一个世界,有另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生活。

世道真的不公平!

秋生“生同裘、死同椁”的念头和我上学时候心仪的一支口红一样,就是得不到。

三年之后,就是我把秋生的小孙子带到初三毕业的时候,我调回县城了,之后再没有去过那个村子。

这个叫“秋生”的老人逐渐沉淀在我的记忆中,他的故事对我而言,不知是鸡汤还是毒药,我自己也分辨不清。

相关文章

  • 【乡土】秋  生

    勿庸讳言,我到这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子支教就是为了尽快离开,避免后半生都呆在这种地方。 世道太不公平! 我出生在农村,...

  • 信马由缰

    土地还是这片乡土 树木花草还是习惯 习惯这片养育它们 千秋万代家族的乡土 生生不息于这片乡土之上的人类 那么熟悉 ...

  • 《乡土的秋》

    初秋头几天的云是非常厚实的,压的也低,像牛仔料做的大被罩,把天豁开,又“嚯”地压下来,水银一样压在北方山村起伏的瓦...

  • 【鹤远飞】·春雨乡情(曲度全格词谱)

    万物生。万物生。 春雨润滋千紫景。 碧野田间陌,躬耕垄上行。 躬耕垄上行。 乡土情。乡土情。 似见儿时嬉戏影。 椿...

  • 【乡土】127秋烧

    秋烧自然是在秋天,在村庄里适合燃烧的地方烧起来。 庄里的每一条巷子里,在那些年里都不少于十棵梧桐树...

  • 立秋赏竹篱丝瓜

    黄花不减夏之势, 秋来放姿未肯迟。 不因乡土含羞色, 纵任藤蔓簇新枝。

  • 贺乡土文化研究会成立

    百折不挠创新刊,挖掘传承雅俗赏。 立足乡土看世界,春华秋实满庭芳。

  • 云生故土[乡土]

    云生故土 南国的冬天,空气里仿佛飘射着刺骨的冰针,而今年尤其冷,冰针凝成了雪。 火车在黑暗的隧道和皑皑的白雪中穿梭...

  • 负能量 目录

    【乡土小说】负能量 5 离家 【乡土小说】负能量 4 离家 【乡土小说】负能量 3 离家 【乡土小说】负能量 2 ...

  • 一苇三行诗-家乡土特产

    家乡土特产 游子的心里 乡土,才是 最好的家乡土特产

网友评论

  • 绿笙:17年做扶贫工作的时候,听到一些这种两兄弟共一个老婆的事,真的…如果不走进乡土,真的想也想不到…这个故事真的就是那些贫困户的真实写照
    清晨起:@绿笙 嗯,是真有其事。无奈之下只好......
  • 向南小姐:文笔细腻啊,我奇怪为什么不推这类好文上热点,让更多人读到好文章。本人看腻了标题榜的粗制滥造了。
    清晨起:@I阁夜 谢谢你的认可。总会有伯乐的。:blush:
  • 月舞倾城:秋生也太可怜了,诶!
    清晨起:@月舞倾城 嗯,农村的现实。
    月舞倾城:@清晨起 我们那好像也有类似的事情,三兄弟只一个结了婚,另两个有点傻。
    清晨起:@月舞倾城 是啊,让人感叹的命运。
  • 红樱桃的凌波微步:好精彩的一个农村故事!🍒🍒🍒🍒🍒
  • 米老爹:兄弟俩共一个老婆的事我们老家就有,都是穷的没有办法啊。
    清晨起:@米老爹 是啊,窘迫的现实让人不得不低头。
  • 三湘涟漪:看了这个故事有点心疼
    清晨起:@三湘涟漪 谢谢友友。: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三湘涟漪:@清晨起 是的!可见友也是非常善良的人
    清晨起:@三湘涟漪 是啊,有的人的一生就是让人百感交集,心疼不已。
  • 丛铭:这样的故事,最喜欢了😍 😍 😍
    清晨起:@丛铭 谢谢亲爱的,谢谢喜欢💕
  • 心缘育儿:真实的故事
    清晨起:@心缘育儿 是啊,农村有很多事情就是那样真实存在着。
  • 海燕麦萌:是鸡汤也是毒药!农村的现实世界!
    清晨起:@海燕麦萌 嗯,现实就是这样,有感动也有悲愤。
  • 4c081c9200c7:乡土间的一辈子,就像这草木一春一秋,单调轮回,个中滋味却只有自己体会!
    清晨起:@西妈妈 谢谢亲:heart::heart::heart:
  • 董大小姐_2315:👍 👍 👍 现实生活的无奈,留给人无限想象。。。。。。
    清晨起:@董大小姐_2315 谢谢亲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heart::heart::heart:
  • 4c081c9200c7:乡土间的一辈子,就像这草木一春一秋,单调轮回,个中滋味却只有自己体会!
    清晨起:@西妈妈 人生不能细想。甘苦无法言说。
  • 婵印:秋生累了、悲了,可他心中充满了对生话的爱,只是这份爱很累!但有爱的生命是宝贵的!
    清晨起:@婵印 乐于付出是宝贵的。
    清晨起:@婵印 是啊,有爱有责任就累。世道就是这样的。
  • 西丝轩主:写得真好!替秋生一叹!
    清晨起:@西丝轩主 谢谢你的鼓励:blush::blush::blush:
    清晨起:@西丝轩主 是啊,一声叹息。很多人的命运不能细想。
  • 阿冼兄: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
    阿冼兄:@清晨起 👍👍
    清晨起:@阿冼兄 谢谢阿冼兄。:blush::blush::blush:
  • 易简之:又学习一遍
    清晨起:@易简之 早安:blush::blush::blush::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 就爱嗑瓜子:生活是一团麻,怎么能理出头呢?
    清晨起:@就爱嗑瓜子 是啊,总有那解不开的疙疙瘩瘩。
  • d56dbbbfe05e:😊 😊 😊 乡土故事非常好
    清晨起:@d56dbbbfe05e 谢谢亲的鼓励。:heart::heart::heart:
  • 贡梓成:农村故事真实,
    大志_a220:写的真好,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清晨起:@贡梓成 是呢。农村人现实。
  • 易简之:我觉得这个故事好。
    清晨起:@易简之 问得好,接受和抗争是个问题。
    易简之:@清晨起 用了一个故事做引子,表现力强了很多。对于这样一种境遇,接受还是抗争,是个问题。所以这个老师也分不清是鸡汤不是毒药。起起加油!
    清晨起:@易简之 嗯,乡土故事,有很多非常人生,甘苦自知有味道。
  • 6e4a1f6537e7:👍 👍 👍
    清晨起:@6e4a1f6537e7 谢谢亲:heart::heart::heart:
  • 易简之:都是生活,都是一辈子。
    清晨起:@易简之 是啊,一辈子不容易。
  • 风中默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觉得大家谁也说不准,留更大的空间让自己想象也不错,挺有深意。
    清晨起:@风中默白 是啊,说不清楚,反正是受苦一辈子。: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 Aallonsy:好故事
    清晨起:@Aallonsy 谢谢你: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 三叶草青青:我来助攻
    清晨起:@三叶草青青 谢谢友友:blush::blush::blush::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 一句情话去旅行:我来了!
    清晨起:@一句情话去旅行 谢谢你:blush::blush::blush::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 王心宜:我觉得秋生和嫂子没奸情,但愿我猜的是你的故事结局,不过好像你的最后一句让我又不懂
    清晨起:@王心宜 都不重要了。谁也说不清。农村有很多事都不仅说不清,而且让我们没法理解。

本文标题:【乡土】秋  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ww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