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明星婚姻看婚姻关系的本质
最近的音乐节目《幻乐之城》和《中国好歌曲》邀请了多年在音乐综艺节目上未见的谢霆锋和王菲,他俩的出现好像引起了80后的集体怀旧,在这个没有偶像的年代里开始了新一轮追忆。
王菲还是那个王菲。就像在电影《重庆森林》唱加州梦的阿菲一样,还是蹦蹦跳跳,可爱的像个少女,可是谁都知道她已是年近五旬的阿姨。大家谴责王菲不守妇道,离婚两次生了两个孩子又离开了两个孩子,但是我们无法用世俗的眼光去看王菲。就像李亚鹏所说,王菲,注定是一个传奇。我觉得王菲是自由的,是自然的,是美好的。在他们这样的圈子里,自然有钱有闲,给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甚至爱都绝不会比普通人少。
当我们用世俗眼光去看这一切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看到我们的世俗生活本身。我们无法去超越无法去提升也无法想象世俗之外的那些美好,我们的生活塑造了我们的认识,我们的社会关系,让我们成为了被重重遮蔽和困顿的“社会人”,我们的家庭以及周遭的境遇以及处事经验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如同贫民无法理解煤老板的思维一样,我们和他们虽然在同一个地球出现,但是精神、物质、思想都属于两个世界。
我最初认识王菲是一首《闷》。小学或者刚上初中的时候,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播放了这首歌的MV,里面慵懒的腔调和洒脱的表演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和放松。因为一些娱乐节目一直渲染王菲“充满磁性”的声音,我想这应该就属于磁性吧,慵懒、不羁、潇洒、从容。我还深刻记得这个MV中她晃动着一把银色的水果刀,眼神深沉却捉摸不透。这首歌也不算是特别规整的、寻常的歌,但却是一首非常王菲的歌。那时候的我透过这首旋律不是郎朗上口、歌词只懂前两句的歌却感受到了一种王菲的独特气质和感觉,这应该就是王菲。在连续听了几天都没赶上开头的歌名后,最后确定她就是王菲。
我想在那时我已经感受到了她。在后来成长的岁月里,也没有过多关注她,可能只是听过一两盘她的磁带,但最终没有儿时夏天那首浙江卫视每天上午十点多播放的那首慵懒的《闷》带给我的那种美好感受。现在看来,这首歌是那么的摇滚,她反对了爱情贞操观的绑架,简单做自己而已。“我不要安稳,我不要牺牲”,这是一种宣言,勇敢成为独特的美丽的自己的宣言。
现在王菲回来了,王菲还是我小时候的王菲,而我已经是一个衣带渐窄终不悔的大叔了。永葆青春的秘诀不是化妆品和保健品,是自由的灵魂。(但王菲肯定特用着不菲的化妆品和保健品)外在的物质可以延缓你的衰老,改善你的样貌,但那颗“少女心”却随着时光的流淌和岁月的雕刻再也回不来了。王菲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幻影。但生活总是世俗无奈的,传奇终究是传奇。
谢霆锋的磁带是我认识他的开端。一盘叫做“了解”的专辑。好像觉得也没有那么好听,仅仅算得上不难听而已。大量的电吉他声音和摇滚元素我那时还不能接受,总觉得是某种噪音。但这盘专辑给了我一个很倔强很坚强的谢霆锋。最后慢慢进入了这些歌曲中,才发现他并不是没有那么可爱。正处于春心萌动的季节,自然少不了伤心的情歌,某些夜晚,开着复读机一遍一遍听着《了解》这盘专辑中的歌曲,逐渐进入了爱情之中。虽然那时还很年少。这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有人说爱情或初恋只有一次,我觉得更应该说爱情的启蒙只有一次。这样的过程非常痛苦非常艰难,充满喜悦又充满绝望。都说是爱人给你带来了痛苦,我认为这种情感最终是指向内心的而不是指向对方的,爱情是一种成长历程,当激情和冲动附加了理性后,站在背后更加清醒地看待这一切,但此时的你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你了,爱情也不是原来的爱情了。当我们逐渐长大成熟,这些情感也就变得不那么纯粹,附加了各种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最终变成了一种双向契约,丢失掉了本真的美。
对于王菲和李亚鹏,我始终觉得这二人是貌合神离的。他们最终分开。大家谴责王菲嫁了三个男人,生了两个孩子,现在又和第三个男人好上,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我觉得离婚在大众眼里看来是一件成本十分高的事件,一般工薪阶层除非你死我活,大部分有性格不合或者第三者出现的都选择了沉默或妥协。“守寡式”、“光棍式”婚姻到处都是,他们坚持这样的婚姻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有的人说是为了孩子完整的家庭,有人说是为了工作不受影响,也有人遵从长辈的安排。孩子家庭的不完整也好过在父母日常的冷战和吵闹中成长,为了仕途或所谓的成功放弃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为了守传统,孝敬父母,把他们的思想强加于自己,被绑架成为傀儡?这一切在现代社会中都是不那么合理的。我们的唾弃和不屑,是封建意识的延续,而真正他们那些财务自由的人、站在顶端的人,是不会遵照守旧的观念来行事的,因为现代的社会形态允许或者纵容这一切的发生(西方自由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的关系变成了金钱的关系。在生活层面,王菲他们显然已经摆脱了金钱关系的禁锢,所以就有了选择一切生活关系的自由,但生产关系呢?我想他们还是没那么自由的。
对了,还没说婚姻关系的本质,那就是法律框架下对自由个体的约束。现代的婚姻,早已和爱情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