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由三部分构成:
du+plic+ity(名词后缀)
du:双
表示“双,两面”。它也单独做单词,表示名词“二重唱,双人组合”。末尾加“al”后缀成为单词“dual”,意思是“双的,双重的,两部分的”,例:
The road was already dualled.
那条路已改成了双车道。
【温习下之前学过的表示“双”的词根,“di/bi”,如:dioxide、bilateral】
plic:意思是“倍,重,折叠”
单词举例:
熟悉的单词:complicate使复杂,复杂的
com“共同”/“强调”,“ate”一般做动词后缀,可由词根理解为“共同折在一起”——复杂
长相相似的另一个单词“complicity”表示“(罪案的)共犯,同谋”,
com+plic+ity(共同‖折叠‖名词)
可以联系成语“狼狈为奸”来理解记忆——狼与狈勾结在一起做坏事。
explicate:
ex“出,向外”:如exit“出口;退出,离去”因为词根“it”有“to go”的意思,所以就是“向外走”。比如“visit”是拜访,参观,视察之类的意思,“vis”是“看”(visible可见的,supervise监督,visual视觉的),“it”是“to go”就是“走走看看”。
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仔细解释/详细说明。由词根来理解:向外折——向人展示(意思)。
ity名词后缀:
able~ability
vital~vitality
real~reality
duplicity词义理解:
du“双,重”;plic“倍,重,折叠”;ity名词
它有三层意思:
双重性;表里不一,口是心非;欺骗,欺诈
我是按理解顺序写的词义:首先记忆最基础的“双重性”,它是中性词,可用于学术等方面表示的“两面性,双重性”—这是事物的双重性。再联系“人的双重性”,即第二层意思“表里不一”。最后是把“人的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做了含义的外延拓展,表示“欺骗,欺诈”。
例句:
1.双重性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unified by the duplicity and dual-structure.
社会意识的结构是两重性和两层性的统一。
2.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His duplicity caused us to distrust him.
他的口是心非使我们不相信他。
3.欺骗,欺诈
They were accused of duplicity in their dealings with both sides.
他们被指控双方都存在欺骗行为。
结:
在所有的单词记忆方法中,联想和词源记忆不太常用,最常用的是词根词缀。
一方面因为它科学有效,将单词的拼写组合与词义紧密结合,且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联想记忆,不太符合英语思维,很多时候,感觉是用我们的汉语来记忆英语。很多时候也是比较随意地拆分单词,随意地改变发音,只为了记住单词的意思。而且可行性不大,需要记单词时去天马行空地联系。当然,这个方法可以短期甚至长期有效记住一个单词的意思。“长期”的情况一般是与自己感情联系到一起了,所以会深刻记忆。有人用联想记忆单词时,因为联想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了会发笑,这个时候就会长期记忆下来。
词源记忆这个方法很难,需要去记忆一些造词规则,要能由发音、拼写、意思三方面的相似性迅速反应出一个改变了的单词的词源。
所以记忆词根词缀最好。
大家还需要去了解记忆的科学规律。
人脑可以短期记忆5±2个事物(也有科学研究说是3±2),所以对于单词的多个意思,自己尽量找到联系,浓缩词义数量,越少记忆效果越好。
不同类型的事物,记忆深度不同。对于高形象和低形象事物,前者更易记忆。所以能用图片记忆的东西,尽可能使用图片。所以有些形象的且能用图片展示的名词,我会放一张图片。
在记忆方面,依次有难到易或者说从记忆效果来看由弱到强顺序为:机械记忆>逻辑关系>情感联系。联想法就是在做后面两件事,它将毫无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义,甚至有情感。词根词缀在运用逻辑记忆。
摆脱前摄干扰和后摄干扰。也就是尽量在一天的开始和一天的结束来记忆东西。与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和尾因效应相似。举个栗子,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如果一群人在台上发言,从心理学和自己平常经验来看,不考虑其他因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第一个上台演讲和最后一个演讲的人。中间的人的演讲都受到了前摄干扰和后摄干扰。
由此可以看到,我们学习一些知识,懂得一些科学规律是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