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在文化大革命的人

作者: 张蒸发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19:55 被阅读142次
一个生在文化大革命的人

1965年,马晓旭出生,在他一岁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他的家里一共有四个孩子,他是最小的那一个。妈妈没有工作,爸爸在机关单位的食堂里煮饭,一家六口人住在只有三十多平方的破房子里,全靠爸爸那一点微薄的薪水生活。

妈妈这辈子都没工作过,一生都在生孩子和养孩子中度过。

妈妈这一生生了六个孩子,和前夫生了两个,离婚后嫁给了年龄又大又没钱的爸爸,又生了四个。

马晓旭五岁的时候,大姐初中毕业,那时每天都有人在他家门前敲锣打鼓,号召大姐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那时的马晓旭还小,对这一切都还没有什么概念,只觉得那些人很烦,吵的他很早就得醒来。

后来大姐还是走了,对面同样初中刚毕业的姐姐也走了。

大姐这一走就是十几年,走时还是一个无知懵懂的小姑娘,回来时已经年近三十,马晓旭在她身上找不到一点,记忆中大姐的影子,仿佛这十几年的光阴已经把她变成了另一个人。

那时他家住在检察官家属大院附近,他常去那里玩,那里住着一个很好看的阿姨,名字叫胡蝶,有时会给他几块糖吃,还会给他讲故事听。

胡蝶原是市里的检察官,但文化大革命一爆发,不知怎的,她被人打成了反动派,每天被人拉出去在街上游行,有时大晚上的也会被人拉到广场批斗。

他们给她戴上了一顶纸糊的高帽,胸前挂着张牌子,上面写着“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还有她的名字,名字上被打了个大大的叉。旁边有两个人压着她的肩膀,她的头低的很低。就算没有人压着她的肩膀,她也会把头低的很低。有时就算批斗完了,他们也不让她走,让她在那站上一天,不许她吃饭。

马晓旭偷偷去看过他们批斗胡蝶,一群人在台上激动的大呼小叫,底下一群人欢呼迎合,被批斗的人低着头一言不发。有时那些人说到激动之处还会动手打她。那些人按着她的头,剃下她一部分头发。

马晓旭很心疼那个阿姨,他觉得她是一个好人,因为她给他糖吃,还给他讲故事。可那些人为什么会说她是坏人呢?他问妈妈,妈妈让他以后都别说这些话。

于是他闭上了嘴,对这类事绝口不提。他怕他也会和那个阿姨一样。

胡蝶的家人和朋友全都和她断了关系,只有看门的一个瘸子愿意收留她,后来她就嫁给了那个瘸子,生了两个孩子。

马晓旭家隔壁的一个阿姨被人说成了破鞋,说她男女关系混乱,在她脖子上挂了一双破鞋,整天被拉着和其余人一起上街批斗,街上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骂她,她的儿子女儿骂她,她的丈夫也骂她。可她到底和哪个男人乱搞了呢?没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马晓旭不知道她的家人,是不是真都觉得她是个破鞋。但某天夜里马晓旭出门上厕所,路过他们家的时候,听见屋里隐隐传来他们一家人压的低低的哭声。

马晓旭有时会想,既然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是破鞋,那乱搞男女关系的男人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没人批斗那个阿姨的相好呢?

他虽然好奇,但没人会给他答案。

他的二姐有个同学,不知道哪跟筋搭错了,居然在学校的墙壁上写反动标语,当晚就被一群人从家里揪了出来,连夜审讯他的动机和出身。

幸好那个同学的家里成分很好,三代都是贫下中农,家里穷的连地都没有,那帮人对他批评教育几天,又让他在广场上自我批斗后,就放了他。

二姐班上还有一个平时都在逃课的同学,什么课都不听,什么也都不会,考试的时候,他在卷子上写了一行字:“文化大革命万岁”,老师不敢批评他,也不敢让他不及格,就给了他满分。

当时市里有个非常出名的人,那人在考试中一题不答,通篇卷子都在写:人为什么要考试,考试的意义何在,与其浪费时间考试不如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之类的话。后来据说他当上了个不小的官。

这更加坚定了那些红卫兵们,学习无用,考试无用的想法。

过年的时候,红卫兵不许所有人家里吃鱼吃肉,通通只能吃玉米面窝窝头,说要忆苦思甜。大哥和二姐都很不开心,因为这本是一年之中唯一可以吃上一整头鱼和两斤肉的时候,可马晓旭却没什么感觉,因为自他记事以来,过年就只能吃窝窝头了。

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爸爸食堂里炖肉的时候,每次食堂里炖肉,爸爸都会用报纸包上几块偷偷带回家。

一家人围着肉坐下来,像是在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妈妈会让爸爸先吃,爸爸就说自己在食堂里吃过了让孩子们先吃,大哥会让二姐先吃,二姐就会让他先吃。最后全家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先吃,马晓旭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最大的肉放入嘴中,因为吃的太快,没尝到什么味道就吞下去了,马晓旭就想再吃一块肉,可他一抬头看见全家人都盯着他筷子下的肉看。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吃了,便违心的说自己吃够了,这时大哥和二姐才动筷去夹剩下的那几块肉。

那时街道两旁的墙上都被糊满了大字报,谁想揭发谁就写上那人的名字和罪行贴上去,对方很快就会被红卫兵们抓起来批斗。

没人关心大字报内容的真假,只要能有被批斗的人,只要被批斗的人不是自己就行了。如果不想自己成为被批斗的对象,只能去努力揭发、批斗别人。

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也是个无比疯狂的年代。每个人都是被裹挟在历史洪流里的一粒黄沙,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只能任由历史推动着前进,他们就是那个年代,他们就是那段历史。

像马晓旭这样生在文化革命大爆发时候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在最小的年纪里,见识了这世上最混乱最丑恶的人和事。

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他们仍是孩子,他们还能拥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现在距文化大革命过去已有四十余年,当年的孩子现在都已为人父母,他们中有些人会向自己的孩子说起那个年代的故事。

故事不会消失,会通过口口相传,一直流传下去……

相关文章

  • 一个生在文化大革命的人

    1965年,马晓旭出生,在他一岁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他的家里一共有四个孩子,他是最小的那一个。妈妈没有工作,爸爸在...

  • 043|电影赏析《芙蓉镇》

    《芙蓉镇》这部电影拍摄于1986年,导演是谢晋。一部对文化大革命反思的电影。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63年,文化大革命...

  • 活埋

    我要讲一个发生在我们村的真实的故事。 确切的说, 这件事是发生在我们邻村。 我爷爷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每个村都要...

  • 《平凡的人生-一》-《开场》

    《平凡的人生》-《开场》 大叶出生在 60年代,有四个兄弟姐妹,大叶是老大。大叶小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后,在四人...

  • 外公,好想你啊

    外公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经历过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但无论在多难的境...

  • 嘿,那个人

    她,60年代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处处小心翼翼;她,经历过幼年丧母,青年丧子,中年丧夫,悲伤...

  • 文化大革命

    这是我一直思考的话题,但是我也一直很犹豫,不确定现在谈这个的时机是否合适。 首先,我是文革一生黑。当然我对文革的仇...

  • 我们这一代

    我们这代人,生在文革中,沐浴春风里,走进他乡路,思还故园情。在"文化大革命"的大浪潮中,到处彩旗飘飘,战天斗地,抓...

  • 小芳(1)

    小芳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尾声,父母都是下乡的知青。母亲有副好嗓子,小芳猜想她的摇篮曲都是《谁不说俺家乡好》,《泉水...

  • 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是一个独生女,出生在20世纪,没有受过文化大革命的苦,可以说是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他们让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生在文化大革命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bx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