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今日看点就爱看连载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作者: 渝夫2016 | 来源:发表于2016-08-29 07:03 被阅读0次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今年6月中旬,网上一条消息引起我的注意:陕西省相关会议决定,法门寺景区交宝鸡市政府运营,曲江退出。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法门寺怎么了?“曲江”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对于曾经去过的法门寺,我是有印象的。虽然有些模糊,但有几个场景,却始终若隐若现,难以忘怀。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这个地名,应该是因寺而来吧?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周魏以前叫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

  因为保存和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法门寺成为很威望的佛教圣地。尤其是在唐代,法门寺极盛一时,曾有八位皇帝先后开启法门寺地宫,恭迎舍利到皇宫供养。

  明清之后,法门寺逐渐衰落。直到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唐代地宫被意外发现,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重现人世。

  从此,法门寺再次进入世人视野,旅游开发也随之而来。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2004年夏日某天,我们一行人从西安出发,驱车前往120公里之外的法门寺。

  那时的法门寺已经名声在外了,游人众多,香火很盛,甚是热闹。

  当时法门寺给我的印象还不错,很有佛门圣地的模样。尤其是寺中的僧侣,一个个中规中矩,不多言不多语,一副虔诚修行的模样。

  这与我之前或之后到过的一些寺院道观不同,修行之处变成了巨大的名利场,一切只为了门票或香火钱。在骊山的一个道观里,我曾亲眼目睹变相胁迫游客、痛宰游人的现象。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在2004年的法门寺,我没看到类似景象。

  那次法门寺之行,不曾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却看到了不少大唐时期的珍宝。尤其是那根纯金打造的禅杖,让我想到了《西游记》,想到了唐僧,想到了宗教对世俗的重大影响。

  可能是一走而过的缘故吧,那次法门寺之行,印象算不上深刻。有段时间,甚至只记得指骨舍利和那根金灿灿的禅杖,甚至连寺名也没记牢,总需要冥思苦想或等别人提及。

  之后数年,我几乎淡忘了法门寺。要不是网上出现宝鸡市政府接管法门寺的消息,我真不知道2004年之后的法门寺发生过那么多事情。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看到那条消息之后,到网上一搜索,才知道如今的法门寺已不是当年我所看到的法门寺,负债累累,纠纷不断,俨然成为一个饱受诟病的巨大包袱。

  这一切,与“曲江”密切相关。

  何谓曲法?负责开发法门寺景区的一个投资机构,与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及旗下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这个又称“曲江系”的投资方,建起了“中国十大最丑建筑”之一的法门寺舍利塔及相关设施,后因经营不善,最终留下了30余亿元的巨额债务。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2006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最终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金字招牌之前不到一年之际,陕西省政府第86次会议决定启动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并决定将其打造为“世界佛都”、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

  而法门寺文化景区的主要操盘者,即为成功打造出文化产业“曲江模式”的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及其旗下公司。

  事实证明,离开了西安这个大本营,“曲江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的路子也并非路路通畅。

  更需要反思的,是越来越离谱的文化旅游开发。

  据说,“曲法系”开发法门寺旅游资源期间,只顾借佛家之名捞取利益,与寺院、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本该成为重要角色的法门寺却被排斥在外,属于寺院的那份门票收入大量下滑,造成僧侣大批流失。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显然,在这场利益博弈中,原本是主体的法门寺被绑架或架空了,不仅失去了佛门圣地的清静,也失去了佛家应有的威严或是尊严。

  佛家不打逛语,凡夫多说无益,只愿法门寺的未来一切安好。

  天高云淡   2013年7月4日07:08于沈水之阳

【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遍河山】陕西印记之06:被绑架的法门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jx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