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筒
喷水筒
当下对于人们而言,说到喷水筒,很容易联想到喷水枪,喷头,等等一类的物体。
但凡事人从在儿童团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游戏。孩子天生爱玩,爱玩是孩子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孩子们的游戏很简单,再简单的游戏也得有相应的玩具。
都说孩童时代是一个快乐的时代,孩童的快乐在于游戏中简单的玩具。只要能够在游戏中获取足够快乐,小石子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玩具。
我们小时候,从工厂中生产的玩具少之又少。游戏中所用到的玩具,多都需要在亲自动手制作。那个时候的小孩,制作玩具的动手能力自然很强。
我第一次见到喷水筒这类玩具,是在读小学时期。高年级的男同学,都在用喷水筒作为游戏的玩具。高年级的男同学,课余时间都在玩喷水筒。
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周围人的影响。瞬间我们一帮低年级的同学,都被高年级同学手中的玩具所吸引。有几个低年级同学向高年级同学,询问他们手中玩具的名称。此时我们知道这种玩具,被人们称作喷水筒。
喷水筒原理其实就和注射器原理是一样的,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就是利用空气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强弱变化来吸水和喷水。不过制作喷水筒的材料和制作注射器的材料并不一样,喷水筒是用竹筒为制作材料。
生长在香格里拉的竹子,和其他生长在热带区域的竹子并不一样。它生长得不太粗大,因此适合用来制作喷水筒。用长短相适宜的竹筒来制作喷水筒,再往细竹棍一头包裹上相应的布料。将包裹在细竹棍一头的布料插入竹筒,在竹筒的竹节底部通个小孔,这样喷水筒就制作完毕了。
俗话说叫花子等不得隔夜食,孩子的心理恰恰就是这样。刚制作好喷水筒,立马就投入到玩喷水筒的游戏之中。一帮子同学分为两队人马,立即就用喷水筒相互喷水。
有了喷水筒这个宝贝玩具,我们的课余生活显得热闹。一到课间休息,一伙男同学,又拿出喷水筒相互喷水。教室里外,都被弄得湿淋淋的。部分男同学确实调皮捣蛋,他们用喷水筒往女生身上喷水。
尽管这样我们课间,用喷水筒相互喷水的游戏一直持续下来。从班主任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我们玩游戏的行为好像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玩得不亦乐乎的我们,当然不会注意班主任的眼神。
照例是课间休息时间,照例是一帮男同学用喷水筒相互喷水。上课铃声响起,不知道是哪位男同学,意犹未尽的将喷水筒里的水喷向教室门口。说时迟那时快,班主任刚跨入教室门,喷向教室门口的一股水完全喷在班主任身上。
看到这一幕,教室内空气一下子沉闷得让人压抑。班主任遭遇这突如其来的一击,并没有立即暴怒。接下来班主任,用带点恼怒的口气询问,是谁干的好事。
那位惹事的男生自动起身站立,班主任这才一五一十将我们的游戏过程讲述出来。原来早有被喷水到的女生,告状给班主任。
又是晴朗的一天,这天班主任说,在中午休息时间,要组织全班开展一次大型游戏,并要求全班男生带喷水筒。
班主任的这个决定,令男生们有点摸不着头脑。
“班主任这是要惩罚我们?”
“是不是因为上次那件事?”
“是祸躲不过,只能够走着瞧了!”
“……”
中午放学路上,一帮男同学议论纷纷。
说归说,一帮男同学尽管对班主任的决定议论纷纷,可都将喷水筒带了来。
班主任来到学校,并吩咐女生带水桶打水。话说完,一帮男同学分为两队人马,立即用喷水筒开战。
中午休息时间,用游戏方式度过,让人心情愉悦。那天明朗的日头下,我们在校园用喷水筒大战,全身被淋湿。
那一天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那一天喷水筒给我们留下无法忘怀的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