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丨我在煤城过大年

作者: 肖秦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14:25 被阅读5次

    年味,是关于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和祝福与希冀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年味淡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有意思:香气四溢的年夜饭,断断续续的鞭炮声,贴春联,一家人围成一桌吃年夜饭,守岁,拜年领红包。

    儿时的年味丨我在煤城过大年

    记忆里过年真的是很开心:年前蒸馍馍炸豆腐、炖大锅肉片炒花生、写对联贴对联挂灯笼、穿新衣服、瓜子糖炒花生随便吃、压岁钱、除夕夜和年初一大早上吃饺子放鞭炮、大年初一亲朋好友邻里乡亲、成群结队磕头拜年……到处都是喜气和生机。

    对于孩子们而言,春节是一年中最企盼的节日。购年货、贴春联、穿新衣、发红包、看春晚,放鞭炮、买礼物,看社火、观花灯、红红火火过大年。

    七0后的我,童年的学习生活是在豫西煤城渡过的,煤田纵横百里:在豫西大地上分布着十多个煤矿,如同一颗颗珍珠点缀着这片黄土地。煤城位于豫西,地处崤函古道,北仰韶峰,南眺洛伊。东接古都洛阳,西望历史名城西安。儿时煤城的春节,别有一番年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进入腊月,过了“腊八"年离我们就越来越近了,北方流传的一首歌谣便唱出了年的味道: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买斤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除夕的饺子年年有,大年初一把年拜。腊月二十二,煤城的孩子们放寒假了,矿区的大街小巷迎来了欢笑声,一群群孩子吹着口哨,背着书包一路说笑着蹦蹦跳跳的往家走去。和父母一起去“赶会”,采购年货,高高兴兴过大年。“会上”货摊沿摆满了街道两侧,吃的、穿的、玩的琳琅满目,一眼望不到头。买年货的人山人海,携儿带女,接踵而至。父母说笑着精心挑选着各种各样的年货:糖果、干果、糕点、肉类、蔬菜……有一种糕亮十分的诱人:用面粉做成弯弯的月亮形状,表白沾满了亮晶晶的白糖,有白色、黄色和咖啡色的多种颜色,咬一口里面还有一包粘稠的糖液,你会感觉吃了蜂蜜一般,生活都是甜的。

    二十四扫房子,一大早父母就开始打扫了,我们也加入了扫的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垃圾都被清理走了,看着干净明亮的房子心里暖暖的。二十五,出油锅。父亲在屋子里摞了几层的砖块,支起了油锅,柴火烧得旺旺的,炸了一锅又一锅的豆腐、鸡块、糖糕、肉丸子和素丸子,桌子摆满了一盘又一盘。二十六,做凉粉。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馍头。一大早全家就忙碌开了,父亲揉面,母亲和姐姐盘馅,有素馅的、肉馅的,还有红豆馅的。然后就开始包,我也包了个“小老鼠”。上笼,烧火,蒸了好多锅的馒头和包子。桌上、柜上都摆满了,摞得小山似的。

    儿时的年味丨我在煤城过大年

    冯骥才曾写道: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物,而中国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年味”,并不仅是物质的丰盛,而应是文化的丰盛。

    父亲挥毫泼墨,写春联和横幅。桌上堆满了“春色满园”、"五福临门、“五谷丰登”、“出门见喜”、"吉星高照”、“米面如山”、“丰衣足食”、“出入平安”、“财源广进、“六畜兴旺”“恭喜发财”……门上、桌上、柜子上、面缸、水缸、大门口、院子里、鸡窝上都变成了红红的印章,一片火红,充满了节日的味道,我们高兴地看着笑着。父亲一挥而就,写下了“饮水思源不忘改革开放,迎春追梦尚须奋发图强”的对联,我和哥哥小心翼翼地张贴着,姐姐及时拿来了门楣上的“万象更新”横批。一时间鞭炮响起,此起彼伏,响彻矿区。

    儿时的年味丨我在煤城过大年

    除夕的饺子年年有,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包起了饺子:父亲擀皮儿、母亲盘馅、哥哥和姐姐包,我也不由得加入了,包了几个"四不象”。摆满了桌子,放不下的饺子都摆到箱子盖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出了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的“春晚”节目,暖洋洋的屋子里洋溢着欢歌笑语,幸福感爆棚。“咚咚咚"震耳的响声把我们催醒,原来父亲在放开门炮。我们一骨碌儿爬起,放起了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小孩子们随着邻居家的鞭炮声而来,捡地上没引爆的小炮点着玩儿,一家响罢另一家接着响起,接二连三,小孩子们跑得满头大汗,一时间鞭炮声响彻煤城。正月初一来拜年,糖果干果随便吃,临走还发压岁钱。穿新衣、放鞭炮、买礼物、看电影、逛市区,领红包,开开心心过大年!

    从各个矿区到矿务局,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春节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灯展、社火、杂技、舞龙、舞狮、猜迷语、踩高跷……从正月初一直闹到正月十五,煤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街小巷,齐乐融融。我们住在老校区每到春节时,父亲便背着我带领全家去东工地的矿务局看灯展。五颜六色、名种各样的花灯东西两列一溜儿排开,望不到尽头,人山人海,灯火灿烂。十二生肖、悟空八戒、火车汽车……看得人眼花潦乱,其中有盏“童子莲花灯”一开一合,最引人注目。一个裸体的小男孩站在莲花台上,莲花开时小孩“嗞”地一声尿出一泡水来,溅的人一头一脸,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着躲闪。

    儿时的年味丨我在煤城过大年

    各个矿区都有灯展、社火,并到市区、矿务局、矿区巡回展出。矿区大门口张灯结彩,大门口挂着巨大的大红春联,一进大门一个坐在长木上穿着唱戏大袍花脸的小丑扑面而来,八字胡还一翘一翘的,滑稽极了。学校的军鼓队也在这里表演,同学们穿着统一的军乐服,一招一式非常的神气。“好!好!”西边传来阵阵喝彩声,走近一看原来在舞狮子。一张张大方桌一层一层的摞起,越摞越高。狮子在方桌上欢腾跳跃,追随着举着绣球的人一层一层的爬高,看得人大眼瞪小眼。还有俱乐部门前的杂技表演更是引起尖叫声一片。一根铁杆矗立在广场上,高过机关楼,两根绳索拉向地面。只见一个杂技表演者爬上了铁杆儿,站在了碗口粗的顶端旋转着双脚,看得人手心发汗。“嗖”的一声铁杆上端的人,双手抓着绳索飞速冲向地面,引得众人一片尖叫……

    听到欢腾的锣鼓敲起来,热闹的喇叭吹起来了,就又跑出去跟着人群追着看大秧歌。秧歌队里有一种踩高跷的,有一种是跑旱船的。跑旱船,有扮作“骑驴”的,一个穿着戏服的人站在“驴"道具里,另一人举起鞭子追着满大街的跑,引来阵阵笑声。道具是一艘漂亮的小船,一个“美娇娘”站在船里,和船外装扮成“老艄公”模样的搭档,嬉笑怒骂,转来转去,让人忍俊不禁。

    “踩高跷”同样精彩,一队一般一二十人。男男女女脚踩一米多高的高跷,一路纵队走向矿区广场。我们小孩子仰着头看得入迷,踩着这么高的高跷怎么走得这么稳当,真担心他们不小心摔倒了如何爬起来。身穿五颜六色的戏服。脸上都化了妆:红脸、白脸、黑脸、花脸,瞅不出庐山真面目。女人头上戴着假发,珠子簪子应有尽有,男人戴着秀才似的帽子,一个个就像古代的公子小姐,风流倜傥,羡煞旁人。随着喇叭,手摇扇子,翩翩起舞,欢欢腾腾地扭起来了。“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就这样扭起热热闹闹的大秧歌,一直到闹正月十五才收场。

    一大批优秀精彩的节目,吸引了煤城和附近十里八乡的人民群众的眼球,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常听到有人说年味淡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有意思:香气四溢的年夜饭,断断续续的鞭炮声,贴春联,一家人围成一桌吃年夜饭,守岁,拜年领红包。

    儿时的记忆是『人的一生中最柔软的记忆』,每个人关于『儿时、新年』的记忆总是最深刻的 。儿时的年味,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丨我在煤城过大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z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