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就是端午了,突然觉得特别特别的想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吗?嗯,就是这种感觉。
想念爷爷奶奶,想念奶奶做的粽子,油糕,鸡蛋,甚至想念家门口的大槐树。
每到过节的时候,家里总是格外的热闹,不对,更准确的来说,是特别的“忙碌”。
每年端午节的前一个星期,奶奶就催爷爷去竹园捡竹叶,用来包粽子。四村八乡,就那一片竹园,去的早了,怕竹叶不够好,太嫩,去的晚了,怕好的都被人捡走了。奶奶总是很纠结。
其实,我一直特别想进竹园里捡一次竹叶。可是,那时候,总是听说,竹园里“很恐怖”。爷爷叫我一起的时候,自己总能找个理由,不进去。现在想来,觉得有些遗憾。
那片神秘的“竹园”,我至今没有进去过。
印象特别深的是,奶奶会提前就把糯米给泡上,大大的盆子里,白白胖胖的糯米,特别的喜人。
五月初四的下午,奶奶一定是在包粽子。
尽管,我好几年没在家过端午了,但是我知道,年年如此。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虽然,自己一直是在帮倒忙,但总是乐此不疲。好在,奶奶脾气好,每次都耐心的教我,可是回想起来,自己似乎没成功过。不是包不住,就是系不好,一上锅煮,就全散了。
傍晚,热气散的差不多的时候,爷爷会到地头割艾。艾,是一种草,过端午节的时候会插在门眉。以前,总会缠着爷爷问为什么要插艾啊?爷爷总是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哦的一声,爷爷接着说,习俗,老祖宗传下来的。
我似懂非懂的瞎点头。
爷爷割好艾草,放进背篓里,拉着我往家走,边走边同我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
“屈原是谁啊?”
“屈原是个当官的。”
“哦……”
“他是一个好官,很是爱国,但是后来,他投江了,就是五月五日……”
忆端午小的时候,很喜欢听爷爷讲故事,觉得讲故事的爷爷特别的厉害。后来,知道,自己是想夸爷爷“博学”。
回家后,爷爷也不会得空。要帮奶奶烧火了,奶奶要炸油饼,油糕……忙忙碌碌,直到晚上,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大锅里煮。
粽子要煮一夜。
五月初四,就过去了。
五月初五,大早上,爷爷就把艾草给插好了。每个门楣,和每个窗前,都插,还有中堂的供桌上放的也有。
奶奶的头发上也插着艾叶。那时,特别羡慕奶奶的辫子上插着的艾叶。我也想,惦记了好久。
因为自己尽管是个丫头,可是没有长辫子。
后来,有了辫子,却突然一下不喜欢了。插在头发上,绿绿的,也没有那么好看。
想不通,为什么渴望了那么久的,得到了也不过如此。
所有的忙碌,都在端午的早上得到回报。
急匆匆的想要去拿粽子吃,可总是被拦下来。奶奶一定先逼着我吃一个“大蒜头”。大蒜头是完整的放到粽子锅里煮的,什么都不做,扔进去,熟了,就拿出来吃。
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吃,最开始偷偷的吐掉,后来被奶奶发现了,她就盯着我吃。
唉,奶奶有时候很执着。
奶奶总是说,吃了端午的蒜,就不生病了。
哦,又是一种习俗。
吃蒜头,吃茶叶蛋,吃粽子,吃油糕……我的端午,只剩下了吃。
如今,又是一年端午到。
我能做的,却是,闭上眼,想想走在乡间小路上同我讲故事的爷爷,想想逼着我吃蒜头的奶奶……
思归。
2017年端午前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