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个多月,我持续做了一件事,收获喜人,比如
各种能力的提升,包括感受细微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专注力、行动力。
效能的提升,比如能更全面地考虑事情的首尾,有优化流程的意识。
心态的改变,比如向一切学习的学习者心态增强,受害者心态变弱。
以及精力的改善、幸福感的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当然,有的改变很明显,有的变化只有我知道。
是不是很想知道我做了什么事?
什么事情这样立竿见影、一本万利?
一个多月就有如此效果,不会是吹牛吧?
嘿嘿,还真不吹牛,这件事就是锻炼元认知能力。
2.
元认知能力有多重要?
终身学习者、比特币首富、多本长销书作家李笑来老师说,
元认知能力几乎是一切学习与进步的最底层的、最根本的能力。一个人的潜力有多大,几乎完全取决于他的元认知能力有多强。
实际上,这并不是李老师的独家发明,而是认知科学领域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
认知科学上还有两个已被验证的结论:
人脑在后天是可以改变的。
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读完以上文字,是不是感觉碰到了改变命运、改变人生的武功秘籍?
半年前我就发现了这些秘籍,然而仅仅知道并不会让我功力大增。从知道到做到,我经历了很多次打脸才真正意识到:
如果不行动,无论报谁的课、定谁的专栏、看多少书、写多少笔记、见多少牛人,不能产生进步,不能反复到成为习惯和本能,都是一时表面热闹,没有实际意义。
不行动,一切都是虚妄。
于是9月19日那天起,我决定行动起来重塑自己的大脑和性格,把锻炼元认知能力列入我的每日要事。
3.
该怎么做呢?
随便搜索一下就得到答案:冥想,这是最简单方便易上手的方法。你看还有很多牛人背书:
苹果创始人Steven Jobs冥想
篮球巨星科比冥想
笑来老师冥想
著名乐队披头士冥想
美国亿万富翁,全球最大对冲基金Bridgewater的CEO 兼创始人、《原则》作者Ray Dalio冥想
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冥想
我也这么做了,一个多月的实践带来的变化,这份复盘你不容错过。
4.
首先我们得对冥想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 "meditation," or mental training,to be a process of familiarization with one' s own mental life leading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
冥想是一个熟悉自身精神活动,通过心智训练带来长期的认识和情绪改变的过程。
所以我们知道冥想并不限于静静地坐着或躺在某个地方扫描身体或专注呼吸。我们可以在任何活动中都保持冥想状态。
我的冥想状态有3种,分别是坐享、随时随地保持觉察、书写式冥想。
4.1 坐享
这是笑来老师反复推荐,简单、有效、易上手的一种冥想。
关于如何开始坐享,笑来老师已经写得很清晰,点击我阅读。
我个人喜欢双盘坐姿,跟着笑来老师录制的引导词进行。我推荐采用双盘坐姿,因为这个姿势对腰椎、脊椎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锻炼大脑的同时强健体魄,一石二鸟,亲证有效。
我每天坐享不超过20分钟,短则不到10分钟。坐享时跟大多数初习者一样经常走神。于是在坐享过程中加入数走神次数,但没有感到特别明显的改善。
走神、注意力漫游是很消耗精力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坐享反而经常让我感到有点烦恼。由于缺乏足够可感知的进步感和愉悦感,练习了十几天后,我决定改变方式,于是开启了第二种冥想模式——随时随地保持觉察。
4.2 随时随地保持觉察
这种方式让我在当下就收获了满满的进步感,而且几天后,我重拾了对坐享的兴趣并在坐享中感受到专注力的明显改善。如今已渐渐进入上瘾模式。
做法很简单,就是按照字面意思去做,随时随地、在行走坐卧中对自己的思维活动保持如实观照。
听起来有点悬?
给你看几个我的做法。
当我从发呆、走神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声,“刚才我走神了”。
当我生气\烦恼\暴躁时,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在生气\烦恼\暴躁”。
当我什么也没有想,脑子放空时,我观察到自己在放空。
以及,当觉察到自己处于不愉快状态时追问自己:
我为什么不愉快?
我在强求什么?
别人的做法\说法是对的吗?这样做我会进步吗?
如果能,我为什么不能接受?
我可以跟对方心平气和地沟通、讨论吗?
……
随着持续练习,走神的次数明显减少,即便走神也能很快回到当下,这样的明显好处是止漏,由于走神、胡思乱想消耗的精力被拯救了。
对不愉快状态的追问让我将注意力牢牢锁在自身,当下立刻反思。
过去的模式是,不愉快引发逃避、对抗、找借口、拖延,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不开心,消耗大量精力、注意力。
现在的模式是,不愉快引发自查、自省、反思,勇敢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我相信一句话: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你感到不愉快,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
当我真的这样践行时,我还是被它的效果惊讶到了。比如,在过去,当我不好的生活小习惯被家人指出时,我经常感到恼火、被挑战,继而对抗,觉得家人大题小做。而自从开启这种冥想模式,每一次对不愉快的觉察和追问都导向同一个结果:是我错了或做得不够周全,或困于面子或困于懒惰。无一例外。
当我经过一次或数次这样的思维,必然带来行动上、心态上的改变。
现在,再面对家人的意见,我会首先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再遇到不愉快,我经常会感到愉快,因为这是一次进步的机会。遇到不愉快感到不愉快,也不怕不怕了,我知道如何与它相处并从中学习的方法。
接下来,我就要带你认识这种方法。
4.3 书写式的冥想:反思日记和一个心智工具
你也看到了,我在冥想方式二、随时随地保持觉察状态时会进行即时反思。
所以当落到笔端,反思日记就是一种书写式的冥想。如果定力不足以让你对当下情绪反应保持如实观照,那么让一切诉诸笔端不失为一个让你保持旁观心态的有效方法。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旁观者的心态记录,很快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写过反思日记的人应该有此体会。
在这个基础上,我再祭出一个书写式的冥想、一个杀手级的心智工具:
它的每一步都在让你锻炼如实观照的觉察能力,它能让你体验到不愉快是一种提醒,它会让你开始质疑给你压力的念头
它就是美国身心灵导师、畅销书《一念之转》、《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作家拜伦凯蒂发现的功课(The Work)。
功课很简单,只有四个问题、三个反转。有一支笔、一张纸和一颗开放的心就能做。
(建议在电脑上阅读、观看)
我7年前接触到功课,立刻被吸引,通过实践化解了不少困惑。
比如,我跟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在相处的第一年经常吵架,自从介绍功课给老公,两人有不愉快就启动功课对话模式,逐渐形成坦诚、开放、愉快的亲密关系。
比如,我的功课爱好者朋友和她3岁就开始实践功课的女儿的日常。
瞧瞧人家的母女的觉察、反思、发现和爱。
你问我怎么如此杀器在手7年,还会因为被家人指出坏习惯而气急败坏。唉,我7年前也知道写作很重要、思考很重要啊,不行动,一切都是虚妄。有工具在手,奈何我也并未用到事事清明的程度。
我再摘录一些金句,期待你们之间的花火
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和我的事。
对我而言,老天这个词意味着“现实存在”,现实存在就是老天,因为现实存在统治一切。
如果对这三类事的理解足以让你管好自己的事,你的生命将获得你无法想象的自由。
下次当你觉得有压力或难受时问一问自己,“我在操谁的心呢?” 你可能会放声大笑!这个问题会马上让你的心回到自己身上,你可能会进而意识到你从来都没有真正活在当下,你一生都在时刻操心着别人的事。
痛苦并不会让我们成长,尽管我被告知曾经有且现在依然有很多认为痛苦有益的宗教观念。
让我们成长的是,理解我们的情绪,质疑它们背后的念头,彻底明白它的因果关系。那样,下次这些情绪——比如愤怒、悲伤、抑郁或任何形式的困惑——出现时,我们知道如何去做。
当你不断操控你的伴侣企图赢得她对你的爱时,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连请她吃顿晚餐都有目的,这是非常令人痛苦的。
觉知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期待你想要再次操控她吧,因为当你进入“考察”时,你的旧有模式会发生改变,你完全成了一个未知数,这令人无比的兴奋——因为没有了动机,你完全无法知道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你认为你需要人们的爱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你是否为赢得他们的赞同而甘愿成为一名奴隶?你是否因为不能忍受他们可能不赞同你的这个念头,而过着口是心非的生活?你是否像条变色龙一样---企图发现他们对你的期待,然后力图成为他们期待你的那个样子?
不要相信我,也不要相信拜伦凯蒂,自己试试功课。期待这个工具跟你有缘。
以上就是我这31天来的冥想复盘。冥想于我,已经如吃饭喝水睡觉般自然。精力、效能和幸福感的持续提升是必然的,而且可以预见,如此持续下去,必将亲证人生开阔、平静的本质。
请不要相信我说的,请亲自去验证一下。毕竟,没有行动,一切都是虚妄。
这里有一份锻炼元认知能力的30种方法,我打算多多验证。你会吗?期待跟你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