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如潮。教育也要做“弄潮儿”。今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祝智庭教授给我们做了了一个名为《未来学校的》的分享。让我们看到的未来的学校的样子,未来学校已悄然而来。

从历史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经历过三次转型。以古代学校的产生为标志,开启了学校的1.0时代,的个别化教育形态持续了近千年,学校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自由讲学、思想辩论、问难论疑、读书指导等,学校的组织形式相对松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社会塑造出现代的公立学校,学校进入2.0时代,它以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科层制管理为标志,学校教育逐渐走向标准化、系统化和统一化;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学校带来新的可能,教育的空间与机会得到极大拓展,以个性、体验、跨界为特征的学校组织形态深入人心,一个全新的学校3.0时代正在到来。

祝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美国基础教育领域未来学校的专题研究,确定了四类“未来学校”:
第一类是美国硅谷精英创办的高科技非常理想,
非常适合自己的学校,例如微型联校、高科技特许学校等。
第二类是虚拟学校,
是全日制在线学校,美国大多数州都有覆盖。这里讲到了一个机器人高考的故事,听完之后让我们感到很郁闷,也很想哭。

第三类是以工程技术课程(STEM)为主的学校,
美国各州都有许多实验校。关于STEM,祝教授介绍的非常多,也非常细。与中国的国情和政策相结合。研究的非常透彻。STEM也有很多的变式。这个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支撑作用也不可小视。现在我国的国策也在倾斜与这个教育模式,STEM教育,中国在行动。这样的教育在中国要以能力为主,整合教育。其中讲到的关于熊的那道题非常有趣,同时也让人们感到深思。
第四类可以冠以“另类创新学校”的名称,
跳出技术看教育革新,例如由哈佛教育研究生院与邦德公司合办的野趣学习学校,自1991年开始,已在全美发展了165所;又给我们介绍了野趣学校的十原则。又给我们介绍了美国加州开办的达芬奇学校,采取校企联办,生涯定向的办学方针,下设创新学园、传媒高中、设计高中和科学高中;。美国私立学校联盟开始探索高校录取新模式,为每个学生做一份数字化档案,已有80多所著名高校承诺,一旦数字化档案做到可行,高中生无须高考就可能被录取了。

讲座中提到了教育创新策略30条,这个我很感兴趣。当时听课的时候,看着密密麻麻的英文,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去体会。今天听重播课的时候,上网上去查了一下,有相关的报道,但是都是付费的文档,而且还是全英文对照的。但是,我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为了学习,什么都舍得付出。果断冲个会员,为了研究的透彻一些。下载了全部的文档。当我能在专业的道客播放器上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我倍感激动。资料非常的实用,介绍了这30条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以及30条策略的详细解释。因为我是学英语的,这些资料基本可以看明白。通过自己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叫Prakash Nair的一个国际教育设计专家指出的30条教育创新策略。在翻译和总结的时候,觉得这30条策略非常好,在内心里佩服出现在30条策略的模式及学校班级,也为我们未来的娃感到羡慕。今天与各位简友一起来分享我的翻译结果。这30条分别是:关于教育创新策略30条,这个很感兴趣。当时听课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去体会。今天听重播课的时候,上网上去查了一下,有相关的报道,但是都是付费的文档,而且还是全英文对照的。但是,我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为了学习,什么都舍得付出。果断冲个会员,为了研究的透彻一些。下载了全部的文档。当我能在专业的道客播放器上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我倍感激动。资料非常的实用,介绍了这30条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以及30条策略的详细解释。因为我是学英语的,这些资料基本可以看明白。通过自己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叫Prakash Nair的一个国际教育设计专家指出的30条教育创新策略。在翻译和总结的时候,觉得这30条策略非常好,在内心里佩服出现在30条策略的模式及学校班级,也为我们未来的娃感到羡慕。今天与各位简友一起来分享我的翻译结果。这30条分别是:

1 Personalization个性化班级
2 Multi-age classes混龄班
3 Small learning communities小型学习社区
4 Student Advisories学生咨询

5 Small Learning Communities with academies小型学习社区专科学校
6 Multidisciplinary Curricula with Block Scheduling 多学科课程块调度

7 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
8 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基本学习

9 Peer Tutoring 同伴辅导
10 Peer Instruction对等指令

11 Team Teaching 团队协作学习
12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社区服务学习
13 Looping 循环

14 Business Partnerships for Assessment, Resources and Funding 评估、资源和资金关系
15 Global Connections 全球联系
16 Internships实习

17 The Resurgence of Art 艺术复兴
18 Laptops and Wireless Technology for Anytime, Anywhere Learning
笔记本和无线技术的随时随地学习

19 Parent Involvement父母参与

20 Student-Led Performances 学生主导表演
21 Non-Academic Life Skills Curricula非学术生活技能课程
22 Meaningful Career Counseling 有意义的职业咨询

23 Social/Emotional Counseling 社会情感咨询
24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s -Beyond Sports体育健身超越运动
25 Outdoor Learning 户外学习
26 Student-Run Independent Newspaper学生自主经营报刊
27 Relevant Staff Development and Adequate Staff Preparation Time员工的相互发展和准备
28 Portfolio-Based Assessment 投资组合评估
29 New Paradigm School Buildings 新式学校建筑
30 After School Programs and Community Use of Schools课后计划和学校社区的受用

学习兴趣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这样的总结,下载和翻译费了我整整2个小时。但是在整理和翻译的过程中,这里面的每一条都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每一条都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内心。想象着祝教授口中的个性化学习,创新教育的第一选项。学习空间的创新设计非常重要。要坚持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真的很感慨国外教育的那种人性化,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优势。如果自己家孩子将来有幸接触这样的教育,真的是可遇又渴求的了。非常羡慕国外的孩子,这种教育一定是个性化的,差异化的,一定是孩子们能接受和喜欢的。

野趣学习也是这个课程里学到的一个新名词。讲到这里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原生态的学习模式吗?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无忧无虑,清新洒脱的田园学习模式吗?在大自然中感受天然的学习氛围,我们小时候不就是这样成长的吗?这个野趣学习还有非常完善的体系和原则。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孩子缺乏的各项非学术的技能,无不让人们赞叹不已。

现在,我们离科技越来越近,离自然越来越远。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的中国母亲认为自己的孩子常在大自然中探索。现实中,很多孩子把时间花在了名目繁多的培训班,或者电子游戏虚拟世界中。一些孩子甚至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难以集中精力,而这些“症状”被冠名为“自然缺失症”,即现代城市儿童丧失了与自然亲近的本能。现在的孩子就缺乏这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所以现在市面上的各种夏令营,各种军事训练基地,各种游学就会受各种老师家长的青睐。它能激发孩子天性和深入学习欲望,寓教于乐。孩子时很期待,也很喜欢这种学习模式,从中获取的知识要远远比书本上得多。我家的孩子,有条件,有时间我会每年安排这样的机会去让他参与和感知。这种收获是学校课本上没有的,不是知识性的,而是实践性的。这些生活和学习技能的学习也是非常珍贵的。在这种自然缺失症时代下,野趣教学活动也深受孩子喜爱。这个值得我们去思考。

这节课的名词还真不少,我们所熟知的电影“奥斯卡奖”。也在我们的脑海里闪现了一回。在教育届还有一个奥斯卡奖-----“教育在想象”国际奖,教育创新的“奥斯卡”奖,它包括国际各个地区的奖项,从图上的英文可以看出三个方面,分别是主要的奖项,各地区或地域的奖项,纪律条规奖项和特殊奖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图上第一列的e-learning的这个奖项。就是电子网络学习的意思。这个不就是当代教育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写照吗?这个地区和地域中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等多地的奖项。关于图上的第三列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教育,信息,艺术,人文,自然科学,MBA以及最后一条祝教授提到的STEM.看到这些,我不禁在想,我们未来的努力会不会跻身于这些行列里呢?

韦钰这个名字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接触互加计划之后,有好多的第一次听说,真的是学到了很多。真的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祝教授的讲解中提到,韦钰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实质就是在构建人脑。韦教授一直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培养儿童的决策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她认为,“在人的智能中,最重要的是决策智能。在培养人的能力上,教育应围绕培养知情的决策者这个目标,特别是建立在科学概念和模型上的直觉决策能力。” 她还提出科学教育在培养决策能力上有特殊的功能,因为科学注重实证。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不仅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脑的认知中更重要的是对群体和个人(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社会情绪能力同样对人的行为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同感”能力(同理心)和执行功能,它是社会情绪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决定人一生幸福和成功的不是IQ(智商),而是他的社会情绪能力。

她的一句至理名言我也非常赞同----教育方法不对,再勤奋也没用。还提醒父母绝对不要忽视自己作为教养者的不可替代性,要尽可能亲自教养孩子,要认识到婴幼儿是通过与教养者的互动去习得语言、发展各种感觉、进行科学和社会认知的。并且,孩子对教养者的依恋感情,是人一生中拥有的两个最强烈的感情之一,会影响孩子一生对你的感情。即使父母因工作或疾病等原因不能亲自教养孩子,也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或及时给直接教养者以有效的指导。不要把孩子交给不爱他的人,交给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更不要让孩子孤独自处,或交给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来陪伴。作为家长的我,也一直用这种理念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好好学习,多些陪伴,孩子会天天向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对此也感同深受。

一直以来就像找个机会来感知德国的教育,好久以前就听说德国的教育。德国的教育体制在世界上独行一帜,我一直很喜欢他们的教育,是我们国家很好的借鉴。他们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师生平等, 他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大都是中国学生所向往的。德国的教育注重能力和时间的培养。今天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来聆听祝教授的讲解与对比。祝教授讲到德国最好中小学的六大特点,个个戳中了中国教育痛点。他表示,单凭技术无法带来最好的教育。未来教育的理念可以借鉴德国评选最佳学校的六条标准:让学生合作而不是竞争;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负责自己的学习;重视让学生民主参与决策;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跨年级合作;将学生父母视为最重要的教育伙伴。总结更是深入人心。最好的学校为学生参与生活做准备,而不是为了考试。这句话我想学生听了也会非常的高兴,但是他们又会有多少这种生活能力呢?今年夏天,我儿子就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参加上德国与泰姆凯迪合力推出的夏令营而感到遗憾。听了今天的课,我一定找个时间弥补一下。让孩子感知感受体验参与一下,也算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如果能成为他心中的梦想,那就更好了。

这节课真的是大开眼界了,祝教授又谈到了智慧教育,从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这个核心关键词出发,通过智慧教育的概念内涵、环境建设、应用发展和发展新路向四个要点展开了说明。在祝教授看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而非引领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种智慧型教育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智慧学习和学校教育所发挥着很大的影响。 此外,祝教授表示智慧学习与应试学习并不冲突,也不能相对抗。智慧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不但会考试,而且考得更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祝教授建议我们以数据智慧增强教学智慧。同时,祝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对智慧学习实际应用的相关畅想,如个性化评价、教学环节优化、发散思维、思维教学、思维可视化等,并且表示他提出的只是冰山之一角,更多无限的可能留给未来的教育工作者。祝教授总结性地向教育学子们娓娓道来其独家见解:智慧教育是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其核心价值是使学生获得美好的发展体验。

互联网+”给学校带来新的可能,教育的空间与机会得到极大拓展,今天的教育已经与强调整齐划一的传统教育截然不同。未来学校关注的重点不是单纯的教育信息化,而是新技术支持下的系统性变革,包括“营造智慧灵动的学习空间”“采取泛在多元的学习方式”“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创设弹性融合的组织管理形态”。未来学校是一种方向,指向教育的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让教育亦可实施私人订制。

我眼中的未来学校首先时一个智能的学校。一个充满智能设备和智慧教育的学校。其次要是一个个性化和创新教育的学校。坚持以个性化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负责自己的学习。最后,我觉得未来学校还应该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空间深度融为一体,云幻科教运用3D/AR/VR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打造智慧化教学空间。创新改变未来,3D/AR/VR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让教学变得更智能、更高效,3D/AR/VR技术与教育相融合势必会对未来教育教学有深远影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