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派锦衣卫前往晋江灵源寺,交给主持灵源大师一瓶鹤顶红,传皇上密旨:令藏在寺中的沐讲禅师自尽,若他不肯自尽,主持自己自尽。沐讲禅师名叫张定边,文武双全追随陈友谅转战荆楚,征伐两江边陲重镇攻无不克,在鄱阳湖决战中败于朱元彰,遁入空门,削发为僧,号沐讲禅师。对朱元璋来讲,张定边依然具有危险性。
灵源大师佛心善度,不愿杀人,自己倒了一滴鹤顶红到水中,一饮而尽。众人哭声召回了面壁修行的沐讲禅师,问明缘由后,他也喝了鹤顶红,去追随大师。
结果呢?两位都没有死,因为朱元璋带去的不是真的鹤顶红,他是用这样方式让沐讲禅师领教他生杀予夺的权力,使大乱初定的明朝政局不再生变数。
震摄统御,展示了皇权的力量。
2.
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其他诸侯相比是个奇迹,他在复杂混乱时局中日益壮大。《先主传》中说他“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这就是说明他有一种极具魅力的领袖型人格,能令人信任热爱和归附。《三国志》中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但这种同甘共苦中仍带有领袖尊严,比如“怒鞭督邮”的壮举,若无此果敢狠辣,也无法折服关张赵这样的一流豪杰。
以礼统御,人心附之。
3.
重耳离开晋国十九年,历经磨难,跟着他的智囊团一个都不少,后来帮助他继位成了晋文公。由此可见他用人的策略。但是重耳也是个实用主义者,他继位后,有一次打下曹国,因为当年曹国大夫僖负羁曾给过他一顿饭,就吩咐人不可动他家一草一木。结果当年的智囊魏犨仗着功劳大,一把火烧了他家,结果火势太大,还差点烧死自己。重耳的处理方式是派人去看望魏犨,如果伤重,就军法处置,斩立决;如果伤轻,还可效劳,就口头批评,罚酒三杯。
实用统御,晋文公的用人之本。
4.
《雍正王朝》作家二月河在这部宏大的巨著里面,有这样一段特别精彩的描述。虽然小说不是史实,但给人很大启发。在小说里,雍正夺嫡,主要靠一位邬先生出谋划策。但在夺取大位的努力终于大功告成之后,邬先生当天夜里就向雍正辞别。邬先生说:他帮助雍正夺嫡,用的都是阴谋诡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本人就是“阴谋为体”,会的都是些派系斗争的小计谋。这些东西,作为臣子,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那是有用的。但是,从今天开始,你做了皇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邬先生说,从今天夜里开始,你雍正做了皇帝,就应该开始行 “ 光明正大 ” 之道,应该使用 “ 光明正大 ” 之臣。
阴谋上位,阳谋统御。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用人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了,就先回答这个问题:是领导比较重要,还是管理比较重要?如果你认为是管理,那你还不是个大老板,因为管理的重点是控制,控制什么?控制缺点,控制比自己弱的人。
选一两个能干的左右手赢过几百个笨蛋,刘邦没有韩信,刘备没有诸葛亮他们就无法建功立业,而统御这样的部下就要看领导的本领了。
有一个概念:道德领导。强调了两种领导人:一种是有道德的领导人,他们正直、坦白、诚实;另一种则是虚伪的领导人。前者在行为里让人看到道德的力量;后者从来不相信道德,却满嘴仁义道德。“道德”究竟是什么?这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对于常人和圣人,道德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还是要从常人的角度来看待“道德”这个概念。那么,最基本的道德水准,就是要具有同理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稍高一点的道德要求,就是“诚实正直,心安理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做一个真诚、正直、谦和、慎言有正能量的人,正大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