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看吴晓波写的《大败局》这本书。书中的《“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这一章节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描述13年前三水政府将健力宝公司转让给浙江国投的签约仪式上,“魔水之父”李经伟含泪仰天,这幅画面可谓定格了中国企业家史上最悲情的一幕,不经令我想起十多年前喝的第一罐健力宝,心情竟然变得十分沉重。
|图:百度 签约仪式上含泪仰天的李经伟|
时过境迁,斯人已逝。2013年4月22日,李经伟躺在病床上,带着或许始终无法释怀的遗憾告别了这个曾经让他呕心沥血的世界。自此,李经伟的传说将漂流在历史的长河中。
与十几年前相比,今天的世界已经焕然一新。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蓬勃发展与革新。行业内的竞争也逐渐变得透明而残酷,被硝烟所弥漫的企业家们在创业路上杀红了眼,战略、融资、布局、扩张,为了敲响上市的钟声而昼夜奋战。这不经让我想起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当年的壮志雄心,与那个年代的铮铮铁蹄。
然而,在这片看似繁荣的景象中,我却因为有些悲观而深有不安。那就是,无论企业处在挣扎的生死线边缘,还是在如火如荼的火速扩张,他们在内部的沟通协作上,是否灵活而有序?企业发展上,是否目标一致,上下同欲?企业运营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数据,是否有效留存并可随能查找利用?还是说,企业正处在管理失控的边缘?
前面说了这么多,我最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企业是否能呈现良性状态而持久运营,是离不开内部信息建设的。这就像李嘉诚先生的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一样,他因为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未雨绸缪上,会预测所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坑,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而且越早越好,所以,他因此战无不胜,蜚声世界。与之相比的反而教材,就是科龙集团当年的下场,在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下而肆意的扩张。最终,科龙这条世龙在一声沉闷的响声中悲哀的倒下,留下悠远的哀鸣。
为什么要进行企业信息化革命?
在给出答案前,让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17世纪40年代,蒸汽机发明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70年代,电力开始广泛使用;从20世纪开始,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相续诞生,标志人类正式跨入第三次工业革命。自第三次革命之后,世界迎来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批企业收获了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交红利,获益颇丰。
每一次革命的原因,不无是对原有生产力低下的呐喊,通过技术性的全新变革,实现了生产力进一步的全面解放,人类的生活与世界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当冲突达到白热化阶段时,变革就会自然产生。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企业如果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在面对种种不确定因素时,让我的担忧变得更加明确吧:
如何能以矫健而灵活的姿态支撑企业前行?
如何能在面对重要战略调整时迅速响应?
如何能为企业沉淀宝贵的知识财富?
如何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比同行更高效的运营?
前几天我到南城拜访一家电商公司,今年4月份成立,企业目前在蓬勃发展,团队规模在快速扩增,公司的三位合伙人马不停蹄地在外见投资人。
然而,也许在外人看来,这家企业风光无限,披着被人羡慕的外衣。但企业经营者却有些忧虑,在公司快速前进的路上,企业还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内部除了自己的业务系统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互联网协作软件,面对企业不断扩张的趋势,这种焦虑变得更加明显。
我接触过许多企业,他们行业各有不同,规模从十余人到数百人。但他们都有一个愿景:能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内部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蜕变。那些企业主和经营者们清楚的告诉过我,企业在发展上遇到了管理上的痛点,它们主要表现在内部沟通不畅;任务拖沓遗忘,无法有效跟踪与推动;形成的宝贵数据无法有效沉淀;企业的纸质审批效率低下等等。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幅度减轻他们遇到的这些问题。如果要等到以后再完成信息化建设或者仍然不考虑,那么,这些企业距离告别它的同行,也许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