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公众号和头条的朋友,如果有人告诉你一篇10万+的稿子,稿费要达到1000甚至更高,最少也得上百块,你是不是也会心动咂舌?毕竟对于我们工薪族而言,真金白银更加有魅力,“写作”这项技能,无本万利,搭上自媒体的风潮,一路赚得盆满钵满。这是写作者最好的时代,但要持续稳定的输出,还是有难度的。
身边的很多朋友热爱写作,大大小小的群也热闹非凡,有人能每天高质量地日更,有人却十天半个月写不出一篇。我就是属于那个非常慢、非常费劲的类型,状态好,灵感来了,一天能写两篇;没感觉的时候,十天半个月也写不了一个字。说到底还是底子太薄,肚里没货。向那些超级厉害的同伴请教过,“为什么你们每天会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呢?”得到的答案是三个字:“素材库”!他们都有着自己独家的“笔记本”,里面有各种各样分门别类的金句和案例,当脑中跳出一个关键词,他们就会立即在笔记里寻找相关的内容,迅速地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稿子。那么到底该如何打造自己的“素材库”?记笔记的要诀是啥呢?
来自网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群里朋友大力推荐的一本在做笔记方面备受推崇的“入门书”,浅显易懂,操作方便。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笔记专家奥野宣之,传媒业出身,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作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进行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组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他自创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风靡一时。
“读书是门艺术”,奥野宣之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要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头脑中的“智慧”,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讲究一些方法。
一、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带着问题,问问自己,我到底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到底要看哪本书呢?举个例子,自从孩子上学之后,我对于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特别感兴趣,找了许多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书单,一本本地去研究,很多启发。
现在每当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写作业的时候,我都会仔细询问原因,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看表面现象,而是会主动思考“儿童不良行为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跳出框架,放大视野,这就是奥野宣之强调的“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这样才能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再通过做笔记吸取书中营养,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随时拿来思考。
二、如何正确记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就非常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辗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只有足够勤奋地“动笔”才能真正吃透一本书,主席深谙此道,乐此不疲。
我们成不了伟人,但是可以学习伟人的学习方法,胡适说过“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那么到底该如何动笔,如何更有效率地记好笔记呢?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大力推荐“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
拿到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不加任何思考与评论,单纯地读完就好;第二遍重读时,将能触动自己的地方折页做好标记;等到第三遍的时候,还觉得那些标记的地方特别好,就将之摘抄在笔记本上,“找到最能代表这次读书体验的语句是最理想的状态。”摘抄完成之后,写下自己的体会与看法,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还是别样的思考,都有意义。“读书时获得的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奥野宣之给这种一段摘抄一段评论的方法命名为“葱鲔火锅式”笔记法,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三、如何活用笔记?
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更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所有读过的书,不一定都能留存在脑袋里,但有了读书笔记在你需要写作一个选题的时候,就能够快速地完成检索功能。需要创意的时候,只要再读一遍读书笔记,就可以直接把笔记拿来作为创意素材灵活运用。
新媒体写作,本质上就是“议论文”,论点+论据,层层递进、升华。套路都是一样的,但难就难在观点独到,切入准确,事例丰富。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中说:“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奥野宣之建议,为了激发创意,这时可以找出过去的读书笔记重读一遍,或者浏览自己的书架盘点、比较各种各样的信息,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他自己就利用这些笔记成功写出不少精彩文章。
我之前也尝试过写些新媒体观点文,但是最终都因为素材太少而放弃,写出来太过干涩,缺乏可读性。刷屏时代,故事为王,人们喜欢的都是轻松幽默又蕴含哲理的小文章。这就比较考验作者的平时的功力。那些群里稿费拿到手软的同伴们,无一不是收集素材的高手。寻常的小故事,被他们出其不意地组合在一起,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立马就是一篇热血沸腾的10万+,不得不让人佩服。
肚里有货,心中不慌。满满的素材积累,量变引发质变,我终于知道自己的症结在哪里了。想要写出好文章,得从会读书、勤奋记笔记开始。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立刻行动,从今天开始将自己读过的好书,都写一篇书评来作为练习,用实际行动验证奥野宣之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现学现用,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创意宝库。想赚到稿费,除了苦练别无他法,足够努力才能足够幸运。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