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04279/6f064736eb5f38ae.jpg)
初中某天放学,好吃又懒得回家的我又在大伯家就地取材蹭吃蹭喝。
忽闻堂姐跑进来惊讶地说:“堂伯家来了一位台湾女士,说是他以前的战友,可堂哥又说她是堂伯的前女友。”
“是的!的确是前女友。”奶奶不慌不忙地说,似乎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隐情。
在场的所有人听得面面相窥,大概都想问,为什么会是前女友呢?
于是,奶奶开启回忆的大门,给我们讲述堂伯和台湾女士的爱情。
堂伯十几岁就应征参军去了,主要在部队学医,日子过得枯燥无味但也乐得清闲。经过好几年的努力,顺利地通过部队医学考核成为一名军医。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又认识了台湾女士。当时的台湾女士是一名护士,出身于红色资本家的大家闺秀。因为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快擦出爱情的火花走到一起。
台湾女士的家人也是认同堂伯的。深入交往后,台湾女士和堂伯更加笃定厮守一生。
一年后,他们决定把自己的地下恋情报告给组织,顺便请示批准结婚事宜。谁知道不公开还好,一公开激起千层浪。
领导不假思索地告诉他们:“你们不能在一起,在一起男方就是走资派。”简直如晴天霹雳,咋就成了走资派了。
台湾女士忍不住理论了几句:“我家以前虽说是资本家,但也一直支持党的革命事业,何来的走资派。”
堂伯也据理力争了几句:“我们都是在医院工作,在你的领导下工作,何来的走资派。”
领导坚定地说:“现在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鉴于女方的特殊身份,不得不警惕,万一后面有什么风吹草动,一旦结合残局无法收拾。你们都回去吧,结婚那是不可能的,都好自为之吧!”
后来他们还是没有放弃,继续试图说服领导,可领导任凭他们怎么说也是维持原判,铁石心肠硬气到底。
久而久之,他们再也无力抗争。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乌烟瘴气中,看不到一点曙光,越挣扎越无法自拔。不止他们,很多人都在用力地呼吸和生活。
还能怎么着?只能以分手告终,免得互相耽误青春。当然,两个真心相爱的人无奈分开,换谁都伤心难过依依不舍。
再后来,台湾女士一家遭到排挤,实在呆不下去,呆下去不知道有啥后顾之忧。她只能辞职,跟随家人去了台湾。
堂伯也转业到了老家镇上医院工作,告别了那段伤心难过的青葱岁月。
就这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个曾经的恋人从此被迫分离两岸,相见遥遥不可期。国版的柳时镇和姜暮烟最后还是没能走在一起,实属遗憾。
直到那一天,台湾女士的出现打破了堂伯生活的宁静。这让我想起乔羽先生的《思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做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她说她是过来内地看望老战友,也顺便看望堂伯。不过她也明确表示,彼此都各自成家立业,以后权当是好友吧。堂伯也认同她的想法,除了不是恋人还可以是朋友。
如今,不堪回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也希望这世上不再有牛郎织女。
网友评论
还有作者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