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菊和小菊是一对孪生姐妹。小时候,她们一起上学、一起打闹,穿一样的衣服、梳一样的头。很少有人能分清她们,有时候,连父母都会认错。
一家人宁静的生活,在她们十岁那年,突然被打破了。
父亲的全部家当被合伙人一卷而光,欠下了一屁股债。暂时还不上款的父母为了躲债,带上小菊搬去了临市,留下了执意不肯离开的大菊独自在奶奶家。
这一别,就是二十年。
后来,去了临市的小菊一路从小学念到了大学。她总说,学无止境,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她要改变,不想一辈子躲债。
喜欢画画的她大学学习了服装设计,毕业后自己开起了网店,卖自己设计的衣服。小店被她经营得很是温馨,顾客频频回头。每个月,大家都翘首企盼她上新,或是留言催促她上新。
她渐渐地攒到了一笔笔款,渐渐地帮父母一起还清了债务。
小菊也学会了打扮。有时盘着低低的发髻,有时束起高高的马尾。有时修一修眉、有时护一护甲。有时淡妆,有时浓抹。有时温婉,有时灵动。
她的衣服总是恰如其分地诠释着她的线条。
她真的改变了命运。
留下的大菊只念完了小学,便在家帮奶奶务农了。她总说,读书无用,读再多也不能改变什么。
她不要改变,只想就这样和奶奶相依为命。
刚开始种田,大菊的劲头很足,插秧比谁都快。田里只看到一排排竖起的秧苗,看不到个头小小的大菊。每年,因为大菊的麻利,收成都很好。
可是没想到,有一天意外发生了。
大菊在骑电三轮去镇上的途中,遇上了车祸,压断了一条腿。之前攒下的积蓄都花光了,妹妹小菊和父母也都联系不上。才十五岁的大菊四处求助无果,只好拖着没有完全康复的腿,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她常常哀叹,自己的人生多么坎坷,也许一辈子就这样了。
后来,她选择了开电三轮载客。一趟一趟,从乡下到小镇,从小镇到乡下。风里来,雨里去。三块、五块、八块······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攒着。
有时候,搭车人也会劝她说,你那么年轻,再继续读书或者自学考试,以后肯定能找到好工作的。
她总是笑笑说,我就小学程度,认不了几个大字,学不会的,考不上的。
大菊从没想过去尝试,也没想过尝试会不会改变自己。
不会打扮的她,总是一头长马尾,一身暗黑或暗红的衣裤。它们并不是很合身,看上去不是太紧就是太松。更别说修眉护甲了。大菊整个人都是灰色的调调。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
还清了所有债务的小菊和父母一起回乡了。
再次见到大菊的时候,小菊信手捂住了自己嘴巴,眼里溢满了泪花。她不敢相信,眼前不修边幅,满脸细纹的女子,竟是曾经和自己不分彼此的孪生姐姐。现在,只一眼,就能分辨出她们俩谁是谁了。
而后,小菊抱着姐姐,攥紧了拳头,偷偷地抹泪。
回临市前,小菊想带大菊一起走。
大菊摇摇头说,习惯了老家,习惯现在的生活,奶奶也离不开自己,就这样挺好。
她望着妹妹精致年轻的脸庞、剪裁得体的旗袍,眸中升起了星星点点的光。而那些微弱的光,却又在几秒钟后四散逃逸,渐渐黯淡了下去。
小菊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让姐姐保重。
多年以后,她告诫自己的孩子说:
“改变认知就能改变生活,因为你活成的,是你认知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