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中生活名家名诗每周500字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她朴素的爱着诗歌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她朴素的爱着诗歌

作者: 六洱 | 来源:发表于2016-01-30 18:57 被阅读2737次
余秀华: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某天的知乎上,贴了一首诗歌,作者是个没什么名气的诗人余秀华。我好奇过去围观,看到标题我一瞬间有点愤怒和难为情:肯定是因为标题火起来的,这真是个为了出名什么都敢写的年代。

题目叫《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孤陋寡闻的我,心情复杂的读了一会儿。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
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
什么都在发生:
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传统上,“睡”通常都由男人主动说出来,余秀华偏不,她说我要睡你,非但如此,还要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把自己形容为农村的一个“泼妇”。她的文字果敢大胆,性格倔强,从这首诗就能窥见一二。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最初传于微信,后迅速在网络流传。享有啧啧惊叹的同时遭到无数非议,开通了微博时常有不怀好意的评论。

学者和诗人沈睿称余秀华为中国的Emily Dikinson.我们都知道Emily Dikinson,那个不怎么出门,大部分时间趴在父亲房子的桌子上写诗的女子,性格敏感,文字热烈。

“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诗人沈睿

余秀华仿佛穿越了的Emily Dikinson,唯一不同的是,她患有脑瘫。命运赐予她天赋同时,只赐予了她一根能够活动的手指。生活在农村的诗人余秀华,有的只是一院子阳光和一群鸡鸭,再就是闲下来时候的半壶热茶。创作的时候尤其困难,由于脑瘫,她需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用最大的力量让左手压住右手腕,才能弯弯曲曲的写出字来。每一个字都是个力气活,可比喂鸡拎着兔子累多了。

我突然间懂得了一个敏感的女子,普通的村妇,毫无来由的果敢泼辣。

然而真正击中我的,是《风从田野上吹过》。我从未见过一首感情如此充沛的诗,头两句就让我的心开始疼。我想啊,读一首诗歌,读到典故,读到性爱都不稀奇,读到明白,读到心被撞开才稀奇。原来尘世的挣扎那么痛,能让你的诗里开出花。

《风从田野上吹过》
我请求成为天空的孩子
即使它收回我内心的翅膀

走过田野,冬意弥深
风挂落了日子的一些颜色
酒杯倒塌,无人扶起
我醉在远方
姿势泛黄

麦子孤独地绿了
容我没有意外地抵达下一个春
总有个影子立在田头
我想抽烟

红高粱回家以后
有多少土色柔情于我
生存坐在香案上
我的爱恨
生怕提起

风把我越吹越低
低到泥里,获取水分
我希望成为天空的孩子
仿佛
也触手可及

余秀华像个赤脚的孩子,在农村贫瘠的大地上一直播种,不抱希望。她是诗里孤独的麦子,但是在她眼中即使麦子绿了也是不带半点希望的绿;她是诗里枯黄的秋日草木,自欺欺人的醉倒,假装冬天是一场梦;她说高粱红了那是大地对她的柔情,但是残酷的现实让她不敢随便做出回应。我能看出来她的感情被生存压抑着,“生存坐在香案上”,爱恨变成了禁忌,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被提起来。

余秀华在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里说:

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

余秀华出名之前过着普通村妇的日子,写诗有了名气之后,余秀华承认她的生活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她还是在农村老家,一院子阳光,半壶热茶,哭哭笑笑写完了起身继续喂鸡。

可是余秀华在微博上跟读者强调不要给她打赏(微博文章有打赏功能),后来她母亲患了癌症住院,有读者开始给她张罗捐钱。她说谢谢大家,她现在的钱够用,出版了两部诗歌。她在微博发的诗,不需要打赏。

我一开始不能理解,后来渐渐明白,这不光是一个身体缺憾的人的强烈自尊,还源于一个诗人的本能拒绝。

“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

我突然间想哭。

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生活待她不好,她用左手按压右手,以诗歌温和的表达绝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掠刀:赞👍
  • 80eb9de9b164:通过你了解了她:heartbeat:要谢谢你呦
    六洱:@小朋朋 要谢谢你。
  • 80eb9de9b164:读了几遍,真是不错
    六洱: @小朋朋 谢谢你~么么哒
  • 阿格尼斯:她挺棒的 虽然有诗歌界说她没有写得那么好 但我觉得她的诗歌挺有特点的 挺真诚 这就是最棒的
    六洱:@AgnesD 她还在修炼诗歌。
  • 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我关注她的微博,一点也没觉得她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很多正常人比不上她。
    六洱:@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是啊
  • 547b36da92b4:两年前看职来职往上的一段对话,我还不太懂。求职者被一位女考官提问:“你觉得我穿什么好?”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支吾了半天,小心翼翼的建议了一种搭配,立马就被否定了.“你都没有问我今天要出席什么场合,你就建议了!”女考官一针见血:“你没有服装搭配的人的思维方式!年轻人,记住,你喜欢什么和你能做好什么,是两码事!”

    是啊,这位求职者说自己喜欢平时搭配,可是给自己搭衣服和给别人搭终究是两码事.你愿意给自己搭因为你需要你注意自己的外表,你感兴趣。但是你真的愿意和各种人打交道,留意他们的体型以及适合他们的风格吗?显而易见,他还差得远!

    十天之前,我去一家软件公司应聘.填完简历,我被要求做一张专业的测试.,才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之前的半年,一直在做硬件,未曾离开大学所学专业.面试官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他犀利的指出:“从硬件到软件,这个跨度太大了!很显然,你并不熟悉这个领域.”虽然我的简历上写着我可以接受零收入,但是他依然不愿收留我.他坚决的说抱歉,告诉我:”如果你真的爱这一行,不如利用你的业余,半年之后你再来.“

    听懂了?当时我并不确定我适合软件,只是隐隐的感觉自己有想去了解它的需求. 而我去应聘的职位是一个软件开发者,我觉得我可以做的理由是大学学过C语言.而事实上,那时我并不了解做手机App的人需要非常熟悉数据库。我还在面试中试图询问他这份工作是前端还是后端的时候,我就已经被淘汰了.因为,我并不曾深入的了解这个领域。我只是熟悉那些词语,见过,模糊的理解。而这些离我胜任这个岗位这件事差着甚远,又岂止是半年的时间可以恶补呢?

    我喜欢什么和我能做好什么,两码事.那如果我是真的想把我的喜欢变成我的工作呢?那家软件公司为什么不能收留我呢? 我都说了,零薪资,打杂还不行吗?我回答你:不行!

      为什么? 一看你就是外行。企业最难的就是招人,如何招到合适的人!他们并不希望你去他们那里的目的是得到一些经验,他们需要的是你能给他们创造价值。是用你自己熟悉的方式能给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是在用钱买你的技能,你的时间。他们需要你熟练的东西为他们做流水线,你不停的在做那件你熟悉的擅长做的事,他们会夸你very good,但是,你却不一定能向上进步。因为你出卖了你的精力和时间,而这些都是有限的.从这个方面看,留下我对他们的成本太高了。相当于零报酬培养了一个新人,还不确定这个人是否是块料,是块料的话还不一定肯继续呆在这里为他们继续创造价值。

      如果你不确定从事这一行,不确定留在这被他们压榨,那他们凭什么要收留你?

      所以,你若想转行,先搞清楚这些,最坏的结果,你能接受吗?

      那,是不是,就一定转不了行呢?不是!如果你真的很爱,那么外界或者内在的力量会让你坚持下去。你的代价就是,如果你辞职的话,你会变成“低保人”。假如你的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的话,你可能会饿肚子。我记得一位艺人说过,单靠艺术,是养不活自己的。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明星会出席各种场所,因为出席是可以拿钱的(节目利用明星效益赚收视率,明星又可以利用节目广大知名度)。所以,我更倾向于一种中庸的选择。那就是,选一份你并不讨厌,有些业余时间的工作先把钱赚起来了,不至于饿肚子。然后的事,才是你的爱好,你的喜欢。

      什么?你等不了?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是吧?屁!你的种种借口只能说明你不够爱这项工作,所以你转不了行。如果爱,我相信你会为它吃尽一切苦头,包括赚钱,包括等待。

      还有,如果你爱,每时每刻你都会想这件事,拿出手机查资料,或者思考新的问题,下班的时候再去解决。我相信一个人必须先产生疑问,才会有兴趣学,否则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就像你大学里听的课,你这会啥都忘了!为啥?你没建立知识体系,你只是印象,没有理解。而如果你真的对它感兴趣,你要把这条鱼翻过来看个究竟!对不对?

      文章的末尾,我要告诉你一件好事。事实上,有一种方法,可以存在于转行和不转行之间 。Michael Jackson模仿秀有一位很厉害的李昕。他十三岁父母离异,心中孤独苦闷。而当他看到杰克逊的舞蹈后,他每天坚持在夜灯下模仿。十一年后的今天,他站在了魔方秀的高端舞台上。这样的转身,是不是一种华丽的转行呢?其实你完全可以找一种两不误的姿态,去朝你的方向努力。社会还是现实的社会,你的梦想还会是你的梦想,只要它适合你,你爱它。

      李昕的成功在于他把悲愤释放到了艺术里。那么你呢?你的悲愤,又可以释放到哪种生涯里呢?只愿你能找到快乐。

    (喜欢我就关注我,更多好文等你来)
  • c5fe89185f61: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说余秀华这个名字,之前在电视上看到采访余秀华的节目,看过她本人的思维和谈吐,震惊加折服。如果不是后来主持人说她脑瘫,根本看不出来,只是觉得她有点怪。思维很敏捷,说话很直,那个稚嫩的主持人其实好几次被她弄得说不出话(提的问题很幼稚被她立刻否认以及更深奥地解答了)。怪就怪在好像跟我们这些懂得人情世故的正常人不同。比如主持人说你当时遇到怎么怎么困境当时一定很苦吧之类的,她说其实没什么苦的都过去了然后说了一堆自己对人生的见解(不确定完全是这样哈记不清了),说的很好。还有一次是主持人问你在农村写诗歌会不会有人觉得你很奇怪,然后她反问说为什么那些写小说写文章的人你不觉得奇怪写诗歌就觉得奇怪呢?写诗从来不是一个奇怪的事。其实这里我觉得主持人的侧重点可能是农村人和诗歌,她可能有点跑偏,但是仔细想想,她说的是不是更根本呢?人们对诗歌与其他种种存有矛盾的这种看法,本身就是对诗歌的偏见。她不会为附和而附和,她也说自己这样直很得罪人(她自己反复强调,其实我倒不觉得她说话有恶意)。比较印象深刻的是访谈最后她咧着嘴笑着说余秀华就是一个老太婆,世事看得很清楚了。这其中是睿智是自负的成分掺杂多少不得而知,只是,从此记住了她。你说脑瘫和农村是她出名的噱头,我倒觉得是这两个成就了她。她本身就当得起。
    六洱:@C_one 还有你提出人们对诗歌的偏见的问题,我也赞同。这是又一个需要好多探讨和叙述的问题。感谢分享观点^_^
    六洱:@C_one 我们不会没来由爱一个脑瘫,也不会没来由爱一个村妇,更不会没来由喜欢一个诗人的诗。但是三个加一起,就是我爱余秀华的原因。脑瘫和诗人,互相成就。
    六洱:@C_one 对头。
  • a913c8fc4432:一次就好,一个就好
  • 4721633c2fb0:喜欢就是放肆,但爱要克制
  • LEO是星儿的天蝎座:第一次看到余的诗歌,很喜欢
    六洱:@LEO天蝎座 我也是^_^
  • susie要回家过年了:余秀华的成名不是因为她的诗写得有多好多伟大,而是因为她顶着"脑瘫诗人"的名头,别人关注她是因为她脑瘫,一个农村妇女虽然脑瘫但依然执着写诗的励志故事感动了读者。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普通人写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招来更多的会是嘲笑和各种脑洞大开的讽刺!
    六洱:@庄谐 go!
    庄谐:突然想起要写篇诗评。准备开始干活。
    六洱:@susie要回家过年了 嗯,大家对余秀华的持续关注度确实有脑瘫的关系,试想一个普通的诗人哪能得到这么多,这么久的关注。但是仔细想想,余秀华正因为她脑瘫却能写出这么棒的诗,坚持阅读和书写,才能保持大家对她的持续关注。我猜想,是不是这种关注当中,一部分也有对她用文字顽强的对抗命运的捉弄的惊叹和佩服。
  • 比西塔西翁:喜欢余秀华的诗歌,很干净、纯粹。《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都很喜欢。“手持刀片的人相信刀片,而西红柿相信他的诚恳\这人间烟火”
    六洱:@Ammeto 这人间烟火。
  • c65d88bcbed8:我只知道《周渔的火车》
  • 16f58c0bdaae:在高中就很喜欢
    六洱: @16f58c0bdaae 。。。捉到一只余秀华的忠实读者!
  • 劣子:曾经模仿余秀华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写过一首诗。
    六洱: @劣子 别这么说,我也是不知道怎么写,一直在尝试,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一起加油!
    劣子: @论文僧 不敢当,您比我好太多了!
    六洱:@劣子 表示有兴趣拜读。。。
  • d021fb06c2a1:知道余秀华这个人的存在并不是哪首诗感动了我。。而是因为这个人在作文素材上被称作“脑瘫诗人”,这种字眼放一般人身上或许一笑而过的人少之又少。但余秀华顶着“脑瘫”的称号过了三十多年,高中还是初中没读完的原因就是语文老师说她字丑所以给了很低的写作分,然后选择了退学。逆来顺受却又彰显个性的她,让人不得不选择正视甚至是为之鼓掌:clap:🏻
    六洱:@十一啊 谢谢你让大家又了解了一些余秀华。我觉得评论比文章精彩多了!
  • 8a43e36bb05f:读余秀华的诗有种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
    六洱:@随风的风1 嗯~^_^
  • 南有乔木丶不可休思:生活就是最美丽感人的诗歌。而更多时候,我发现自己过度追求了辞藻的华丽,让文字失去了魅力。余秀华很厉害,她做到了兼顾
    六洱:@南有乔木丶不可休思 一起加油~
    南有乔木丶不可休思:@论文僧 对呀,可惜这些我们都能懂的道理,做到却是那么的艰难
    六洱:@南有乔木丶不可休思 你总结的太到位了。前两天听梁文道,观点就跟你的一样。余秀华说过,自己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因为朴素的语言经过锤炼,反而比流星雨灿烂,更能击中人心。
  • Life答案:这是一个真正的普通诗人。
    六洱:@Life答案 ^_^赞
  • 是南:经常关注余秀华博客里更新和未更新的文章,虽然有些读来并不一下能够理解,但是读了之后感觉内心有些空白处被渐渐填满。
    六洱: @经年不再现 我也看,在微博上关注她的更新。握爪! 真的,我有时候,有的句子不太能体会到。
  • 夏末一步:我只想说:诗人的命运就是这么坎坷,只有历经生活的锤炼,才能写出好诗。
    六洱: @夏末一步 你说的太好了,嗯!共鸣真的来自于经历,尤其是诗歌。握爪!有的时候我不能体会作者经历过的,会有无力感。
    夏末一步:@论文僧 我想,读一个人的诗容易,但理解一个人的诗,则需要生活的累积。
    六洱: @夏末一步 赞同。我常常想,是不是想写好诗歌,得先痛到骨子里。

本文标题:《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她朴素的爱着诗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zj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