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6:用人之道,德为先

#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6:用人之道,德为先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08:52 被阅读2次

尧典第一上 虞夏书一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父顽,母嚣,像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慎微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凪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大禹的父亲鲧(gun)历经九年,不能治水。据说被舜给杀了。

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咨解释为嗟,在文中可以理解为询问的语气。后来的咨询,或许就是取的这个意思。

司马迁注:巽作践。

马融注:朕,就是我。巽是让的意思。

郑康成注:帝尧的意思是你们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者,入处我位,就治天子之事?

顺事用天命者,就是巫师。

冯时先生在《中国天文考古学》如此讲述古代天文学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占星家相信天体与人间社会可相互感应,天象的变化乃是上天对人间福祸的示警。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不仅促使统治者垄断一切天文占验,而且是他们不得不辛勤地观测天象,以便寻找天象与人世的某种联系,因此在古代中国帝王通常都是最大的巫祝,他向人民传达天神的旨意,颁告天象和历法,拥有神秘的通天法术。古人始终奉行这样一种信条:只有拥有通达祖神意旨手段的人才真正拥有统治的资格。天文学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帝王所掌握的神秘知识,对于农业经济来说,作为立法准则的天文学知识具有首要的意义,谁能把立法授予人民,他便有可能成为人民的领袖

所以我们在想象帝尧的时候不可按照后世那圣人儒雅的样子,而是大巫师,比较接近的可能是良渚的大祭司。

良渚博物馆

司马迁注巽为践者,即担任的意思。

郑玄注:巽就是履行的意思。

意思相差不大:尧帝问臣下四岳,我已经在位70年了,你们能担任我的位置吗?

原文    岳曰:「否德忝帝位。」

司马迁注:否作鄙。

《释言》说忝是辱的意思。

四岳回答说:我们德行鄙陋会辱没了帝位

文庙门前的总是8个字: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四岳自认为德不配位。

用人之道有德才之争。最理想的当然是用德才兼备的人,既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同时有才华横溢,能力超群。如果二选一呢?用德第一。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都不需要特别的才能,都是用心练出来的,一点点进步,固然天才能够取得更快的速度,但没有德行,容易一朝打回原形,想想三聚氰胺对乳业的影响。积跬步致千里,不退步是大才。

企业本质上是知识传授,有德无才的人,来之,教之,成之是企业的大功德。现代商业社会的建立正是有赖于商业知识的大面积传授,而企业在当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原文    曰:「明明扬侧陋。」

司马迁说是悉数推举贵戚和疏远隐匿者。第一个明就是悉的意思。《说文》说:悉,详尽的意思。第二个明是贵戚的意思。《周语》上有尊贵明贤。孟子说富贵为显者。

扬就是推举。《文王世子》说: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扬和举一个意思。

《释训》上说:明明,察也。与详尽的意思相近。

高诱注《淮南子》说:侧,就是伏。《释言》说陋,隐也。

帝尧说:察举贵戚和隐者

原文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司马迁注:众人都说尧。《释诂》中有以师为众。鳏(guan),鳏寡孤独,解释为矜,矜持的矜。下解释为民间。《王制》上说老而没有妻子的人称为矜,矜通鳏。以后再也不能正视“矜持”这个词了,不过意思倒也符合,矜持就没对象。

《大传》记载孔子对子张说:中古时期,男人三十娶妻,女子二十出嫁。舜的父亲顽(凶顽)、母嚣(口吐不忠信之言),不见家室之端,所以称之为鳏。

《大戴礼·本命篇》说:中古时期,男性三十娶妻,女性二十出嫁,太古时期,男性五十娶妻,女性三十出嫁。舜所处是中古时期,三十没有娶妻所以称为鳏。

郑玄注:师,诸侯之师。虞是氏,氏族,族源。舜是名。

关于师,司马迁与郑玄两个人是两解,两解也是现在“师”这个字的两个主要用法,一个是军队“师”一级建制,是人多的意思。另一个更常用的是老师,师长。我倾向于司马迁的注解,更符合语境。

马融注:舜,谥号。他死后,群臣记录。臣子为了避讳,所以不喊他的名字,只称呼谥号。

《谥法》说仁圣盛明曰舜。

《大戴礼·五帝德》中记载孔子说舜的名为重华。所以马融说是避讳。

《说文》中记载虞舜居住在妫汭,以居住地为姓。但是没有其它证据。姓氏最初是两码事。氏似乎是族源,姓的起源往往以封地。虞氏,妫姓,名重华,谥舜。

也有说舜就是名字的。《太平御览》引用《风俗通》说:自帝尧以上,王者子孙据国而起,功德浸盛,所以创造谥法。舜、禹本来以白衣美砥行显名,升为天子,制谥号,不如本名来得著名,所以还用他的名。

从赋予人或物以名词来看,舜一开始可能就是名,后来在创造谥号的过程中,因为舜本人的功德,就以他的名字来定义谥号,这是可能的。

文字一开始并不多,随着人类创造物的增加,需要命名的现象或物品增多,又不可能同一个名字都用在不同事物上,词语因而不断分化增加,原初的通用词有可能因为使用者被升格为专用词。

释文合集:

尧帝问臣下四岳:“我已经在位70年了,你们能担任我的位置吗?”

四岳回答说:“我们德行鄙陋会辱没了帝位。”

帝尧说:“(那就)察举贵戚和疏远隐者。”

众人告诉帝尧说:“民间有鳏夫,叫虞舜。”

打完,收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6:用人之道,德为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iu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