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文化苦旅》

作者: 天然农场 | 来源:发表于2021-08-21 20:00 被阅读0次

            写完这篇文章,我在简书积累沉淀的文字已超过二十八万字,比余秋雨先生的名著《文化苦旅》还要多出五万,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名家著作不胜枚举,为什么要拿余先生的《文化苦旅》说事呢,是因为我跟这本书颇有渊源,在我为数不多的经典阅读中,它曾像夜空里的星星,让我领略到灿烂的文明。 

            作为一个八零后,以前我们上学那个年代,平时除了常见的《读者》、《知音》、《故事会》之外,其实也没多少课外书可读,学校的阅览室永远都是关闭的,如同聋子的耳朵,只是个摆设而已。实在没书可读时,我就把《成语词典》拿出来看,那些历史典故也给了我很多乐趣。后来自己省吃俭用,又花钱买《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来读,再就是借同学的书,印象最深的就是借过《平凡的世界》与《文化苦旅》。

            和《文化苦旅》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1998年的国庆节。当时学校放假三天,我趁机将在同学间传阅的《文化苦旅》借过来,带回家里如饥似渴地看,里面的文章视野开阔,内容广博,看完之后觉得还不够过瘾,接着又看了一遍。

            后来我每次逛书店,只要看到不同版本《文化苦旅》,就会拿到手里翻阅一下,看看有何不同。前几年听说重印了新版,增删了部分文章,于是便从网上购买了一本新版《文化苦旅》,同时也网购了余秋雨先生另外两本经典散文集《山居笔记》和《寻觅中华》。

    新版《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原本是一位研究戏剧的学者,而且在该领域著书立说甚多,颇有建树,散文并不是他擅长的体裁。写作这本书是因为受到一位青春不老、童心未泯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这位教授虽然年迈,但却冒险般地游历了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他的经历让余秋雨大为感触,由此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灵,并对中国文化做出贡献,这对自己、对社会也是一种慰藉。所以,余秋雨在不惑之年,毅然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书斋里面走出来,开始了文化苦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作为一名作家、学者,余秋雨也将这样的价值追求深深地根植于自己内心,时刻准备去实现它。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余秋雨,将自己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他走过大漠荒原文明的废墟,追寻天涯海角先贤的足迹。他一边走一边记录,一边走一边思索,用自己的脚步见证了一处又一处的历史印记,那些远去的岁月变得鲜活,这时余秋雨才意识到,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画卷中,自己之前的思想和格局有多狭隘。每走过一处地方,都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笼罩全身,让自己心潮澎湃、赞叹不已。余秋雨站在古人站过的地方,感受着中华文化落在这浑厚苍茫、山高水长的神州大地上!

            余秋雨把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钢笔记录在本子上,最终成就了一部交织着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的作品——《文化苦旅》。他在这部书中饱含深情的诉说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这部著作也成为了近年来余秋雨先生所有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著作之一,多次重印,经久不衰,以致盗版猖獗,令人叹为观止。文化界甚至有这样一句话:一部《文化苦旅》可以养活一家出版社。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经得起多大的荣誉,就要承受多大的非议。站在风口浪尖的《文化苦旅》一枝独秀,不但引起众多评论家的口诛笔伐,也惹来某些同行的指指点点,一时之间毁誉参半,让吃瓜群众真假莫辨。

            关于《文化苦旅》,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据说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警方从一个颇有姿色的妓女手袋里查出了三件物品:口红、避孕套和《文化苦旅》。这个段子的始作俑者是文艺评论家朱大可,用来讽刺当时如日中天的余秋雨教授,说他的作品跟地摊文学一个档次,深受妓女喜爱。

            于是之后就有一些文学评论家以“文化口红”和“文化避孕套”来比喻余秋雨的作品,他们这样说:人们只需要一种非常轻盈的哲思小语,像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上,以滋养营养不良的文化颜面。

            这些言论一出,惹怒了著名导演谢晋,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余秋雨仗义直言:“妓女怎么了,很多文人的气节还不如妓女,下部戏我就拍柳如是。”

            说到柳如是,就不得不提钱谦益“水太凉”的典故。钱谦益是明末天下名士,东林党领袖,南明小朝廷兵部尚书,柳如是原本是青楼女子,秦淮八艳之一,后被钱谦益纳为小妾。当年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柳如是力劝钱谦益以身殉国。钱率家人故旧载酒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可是从日上三竿一直磨蹭到夕阳西下,钱谦益凝视西山风景,探手摸了摸水,说 “水太凉”,终究没有投湖。倒是柳如是奋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后被人救起。

            士林领袖苟且偷生,而青楼女子从容殉节,很有戏剧色彩。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故事才会在后世广为流传,恰好对应了一句俗语: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

            为什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会火遍全国,甚至连娱乐会所的三陪小姐都人手一本?答案是格局大。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开辟了历史散文的先河,与普通游记不同的是,文化苦旅反映的更多是历史真相。余秋雨治学严谨,实地考察过的东西才敢下笔。有一回,他为了落实海南岛某处景点一副楹联上的文字,数次去函了解情况,还是不甚满意,于是亲自跑一趟,只为实事求是。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人文的情怀,文笔清新自然,优美流畅,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如沐春风。

            山水物象,大漠荒原,处处留下了作者的足迹,也留下了作者的思想,历史的沧桑、世态的炎凉、人生的真谛、文化的灵魂。字字真言,处处精心,充满了文化的韵味。

            写江南水乡,余秋雨说:江南水乡是小家碧玉,江南的美女更是皓腕如雪、情意绵绵,处处都充满温柔。

            写莫高窟,余秋雨说:经过了千年的岁月,莫高窟依旧鲜活,它的血脉、它的震撼,这是何等强大的生命力。在莫高窟,一代代艺术家像我们走来,这里有穿越千年的演出,他们的游行让我眼花缭乱,莫高窟的神奇之处恰恰因为它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如此震撼且厚重的文字,现代也只有余秋雨能够挥洒自如,那些整天呆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所谓大师们,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了。

            余秋雨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里面的散文几乎篇篇浸透了中国文化的凄风苦雨和中国文人的集体创伤,他以个人生命的真体验和真性情浇铸成文字,举重若轻,力能扛鼎,不仅上承新文学散文的余绪,而且开启了一代风气,将整个当代散文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这些散文被文化界称为“大散文”,意味着大的格局、大的气度、大的视野。虽然著者的文笔是散文性的,但其眼光却是历史性的,有着超越文化历史现实之处。

            所以金庸说:“有人说浙江没有会写文章的,就算我不会,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在读完《文化苦旅》之后,白先勇意味深长地说:“余秋雨先生再一次唤醒了唐宋八大家建立起来的散文尊严,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对世界心灵的诗化思考。”

            余光中说:“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人抬人,抬出伟人;人踩人,踩出不平。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虽然也有一些批判的声音,但是瑕不掩瑜。所谓的文人相轻,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处在文学边缘化的位置,为了保全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从而对文学中心产生的一种不屑。

            他们的言论虽然看似讽刺了余秋雨先生等老一代文人的能力,但历史还是证明了正统文学的存在价值,孰是孰非,高下立判。

            某些作家的小说虽然在国内很流行,但搬不上教材的页面,走出不了国门;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不仅被奉为经典,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的作品更有价值,市场会给出答案。

            学名师,走正道,练真功。一本好书胜过一位好老师,我从未参加任何写作培训班,正是因为读过不下三遍的《文化苦旅》,才敢出来混简书。

            历史的长河里,小丑不可能自己摘下面具,而先行者则会被人永远铭记!

    余秋雨与夫人马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所知道的《文化苦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gm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