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别开心有机会和一位知识涵养丰富的小朋友的外婆聊天。
她老人家现在是70岁左右,女儿的文学写作水平非常出色,外孙上小学。
问起老人家当年对女儿是如何培养的?这位可爱的外婆打开话匣子。
“当年我们没有‘早教’这个词”,她笑着说:“记得我生完女儿,刚刚满月,那个时候条件都是这样,需要出去洗澡,担心女儿会哭闹,就请自己的婆婆帮忙等到女儿睡醒给她打开听收音机”。
这位外婆的表情好像回到了从前,“等我从浴池回到家里,刚满月的女儿早已醒来,未哭未闹,正在津津有味地听中央电台的新闻联播,好像听得懂似的。”
我很惊讶说:“也许她听懂了。”
“是啊,我也感觉她好像听得懂。从这以后,每天她只要醒着如果我有时间就会给她对一些文章、诗词、名人名句、就连笑话也会读给她听。有时晚上我都读的累了困了要睡着了,她那个小手就推我,虽然还不会讲话,却发出‘嗯、嗯’的声音让我继续读给她听。”老人家越说越开心。
“听起来真是奇妙,还那么小哎”,我感叹着。
“是啊,可是她就是喜欢听。等到她大一点的时候,我出差回来会带一些小人书,那时候只有这些,带回来给她看,她开心的不得了,经常给小朋友念着听,那时她三四岁,邻家大人羡慕又奇怪这么小的小朋友认识这么多字,其实她不是认识这么多字,只是她看了图片和文字就可以顺着读出来。”看到老人脸上洋溢着美妙神色,骄傲又不张扬。
我点头称赞:“这应该是您早期为她阅读量的累积,令到她现在的理解能力已经超出同龄水平。”
外婆也点头说:“可能是吧。后来上了小学,她在写作方面就特别喜爱,随时随地带着本子可以写自己的所见和感受,有时就几句话。她的作文经常在班里和学校作为标杆为大家讲读。”
“那真是太棒了,现在突然后悔小时候没有坚持长期为我们家小宝睡前阅读,但是时间过去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我是一脸的遗憾。
“是啊,我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怕她无聊有感觉她能听懂,才有了意外的收获。后来我在工厂广播站工作,也会经常把女儿的优秀作文在合适的时候用广播的方式读出来,同事听到会称赞,女儿来玩也会经常听到,对她后来的坚持写作的兴趣和意念应该也是很有推动。”这位母亲的耐心培养换得优秀女儿的经历让她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聊到这里,真心佩服老人家的卓识远见,细心用耐心撑起了长期优质的育儿之路,对我也是启发很大。大声吼叫想让小朋友服从不如耐心安静的陪伴,或者讲一段有寓意的故事来得实用,效果更好。
好希望小朋友不要那么快长大,让我多点机会陪他聊聊天,讲讲笑话,读些喜爱的书,看看新上市的电影、甚至做点与众不同的餐点或者一起散散步都好。
时间飞逝的那么快,甚至都来不及看曾经的相片,小朋友就已经长大。小学也许是我们最后可以适时对他们进行四期五期六期再早教的机会,多点耐心,加油!
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