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县民政局里有了一个专管知青的机构“四面办”。大干公社具体分管知青工作的干部是杨启仁, 他来过沙舟坑,看过我们的住房。像朋友一样询问过我们的工分儿、身体、家庭情况。公社书记郑启安、副书记陈李生,还有当时的公社干部陈权,游尤侣,全琳等人都对知情很友好,很关心。
那年夏天,顺昌开始了第一次招工。铁中马香春和主村二队的知青李曲琴被贫下中农推荐,光荣的当上了工人。香春被安排到建西林业局的森林铁路营当电焊工。还有的去了当时福建省一家新建的国营大厂——南平棉纺织厂,大家非常羡慕。也心服口服。
秋天铁路系统到顺昌招工,从我们罗坊招走了四位男士,聂太平,樊天一,章哲宣和闫勇智,他们都是一家有两人插队先走一个,很公平,不像后面的特殊化,走后门儿。
1971年春节过后,大干村大田里种植的油菜开花了。每棵油菜花的枝干上,正在不断展开的无数的花朵。虽然每一朵小花并不艳丽,微不足道,但是无数朵小花汇成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广场,蜜蜂、蝴蝶也全都汇集过来,上下翻飞,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两侧葱郁的青山,横过的富屯溪,山边散步的点点房屋,以及蓝天、白云,和风煦日,让人不禁想大声呼喊:我爱你!美丽的大自然。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爱美的女知青纷纷抓住机会,请大干照相馆的师傅到油菜地外景照相。罗坊的我们也在那个春光明媚的墟日。在蜜蜂、蝴蝶的簇拥下,拍下了人生最美的青春倩影。
难忘沙舟坑(八)知青只剩下南平,刘俐,刘文光,闫勇智。有一回他们用自己亲手栽种的十斤优质单晚稻糯米焖干饭,四个人一餐吃光。创造了难忘的记录。再后来招生、招工、补员又有知青离开了农村。郎凤琴和刘俐是1972年3月29日,我们插队三周年那天到铁路漳平地区报道的。
1973年公社对知青点进行了调整。把剩下的资金都集中到条件较好的主村。聂南平是我们铁中最后离开罗坊的女同学,临走前她是罗坊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是贫下中农拥护的实干家,刘文光在罗坊干了六年另八个月。最后两年他到了副业队。和本村的强劳力一样,上山运木头。在常人空手行走都很吃力,要当心的山场,用木板车把砍下的木头运到公销社,他经历了更多的辛苦和艰难。
1970年9月,我一人到罗坊大队的另一个更小更远的付村前坑小队当民办老师,离开了辛苦的田间劳作,开始实现我的山村女教师梦想。1990年,我调回福州,渐渐疏远了和罗坊的联系。但是沙舟坑的故事仍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难忘沙舟坑(八)2017年,宁光高速公路顺昌段建成通车。昔日翻山越岭的沙舟坑,如今成了海西高速往横向主干道的组成部分,无数车辆日夜在大干的山峦间飞驰,被征地的村民用补偿款,到大干的新村安置小区或顺昌县城购买了自己中意的商品房,或在指定位置自建成为梦寐以求的“居民户”。
2018年3月29日,我们到农村插队50周年,当年的热情,奋斗,无奈,憧憬,以及知青和社员们的音容笑貌,都常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5月17日十位知情汇集厦门,我们一起回忆艰难的青春岁月。交流各自的经历和思念,我们约定要重返沙舟坑。相约年年相聚。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黄存养的二女儿黄德娣。如今她热情大方,自信漂亮。儿子,女儿都在城里开店,买房。站稳了脚跟。她自己安心的在福州繁华市区当“奶奶”,照顾孙子读书。还和女儿、儿媳妇一起出国旅游。她的丈夫是我最初的学生,现在三坊七巷工作。她爽快地邀请罗坊铁中的知青返乡。“我家新盖了楼房,有十几个房间,可以接待你们……”
如何评价上山下乡,是每个知青不可回避的课题,我个人认为:与共和国同岁的我们这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分担了国家的艰难。我们牺牲了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宝贵年华。用辛勤的汗水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知青的贡献,祖国不会忘记。
原顺昌县大干公社罗坊大队 现大干镇梁坊村知青
章祥宣
2019年6月5日
难忘沙舟坑(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