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伴,得思,得获
与人交,学礼,学慧
记得在小学的课外阅读课上,语文老师就推荐过《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当时看个大概,而且按照那时的年龄,估计也不会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寓意。
后面再看是在初中一个悠哉悠哉的暑假,捧起这本书一口气将它看完,印象最深的便是小说中“丑”的化身的卡西莫多,又聋又瘸,驼背鸡胸,还是独眼,现实中没有见过这样身体畸形的人,也想象不出到底是什么样子,还好书里有插画。
在小说里他是以女主爱斯梅拉达的迫害者的身份,首次出现在爱斯梅拉达的面前,他是奉养父的命在深夜去抢劫爱斯梅拉达。
后来当卡西莫多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
眼见着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天使一样的爱斯梅拉达。
爱斯梅拉达的以德报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强烈爱心和感情。
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将爱斯梅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终是横贯在他和爱斯梅拉达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雨果先生在小说的结尾时通过死亡的方式终于跨越了这条鸿沟,我想那可能确实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关于卡西莫多,他在很多年前被亲身父母遗弃,是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孚罗诺收养了他。从此,卡西莫多把孚罗诺当做惟一的亲人。
但是卡西莫多由于外表丑陋、畸形而受到了人们的歧视、嘲笑,也因而在卡西莫多的心里其实是充满了仇恨的。
而爱斯梅拉达的以德报怨的行动使他深受感动,从那时起,他对爱斯梅拉达怀有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之情。
如果说没有爱情只有婚姻是不幸的,那么相对来说,卡西莫多则算得上悲惨了。卡西莫多是属于自身条件极差,但眼光又非常高的理想爱情主义的典型。
卡西莫多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也因此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
长大后,他继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所以他所爱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副主教克洛德,一个是教堂的没有生命的大钟。
可是,当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出现的时候,唤醒了他内心对美好爱情的渴望。然而这种渴望的觉醒,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快乐,反而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理缺陷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
面对爱斯梅拉达的美丽,他是特别地自卑,痛苦,他渴望接近爱斯梅拉达,但是又怕自己的丑陋令爱斯梅拉达感到难受和害怕。
他对爱斯梅拉达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要陪伴在她的身边就行了。
然而就连这样一个奢望也被他的养父夺走了,绝望中的卡西莫多愤怒地杀死了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他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当然生活中不可能或者很少有卡西莫多这样丑陋的人,但在现实中,有这样或那样缺陷的人却很多,他们在面对他们心中完美的理想爱情对象时,也会像卡西莫多一样自卑和痛苦。
我先不说卡西莫多是因为先天无法拥有自主选择的外表而自卑,单纯一个正常的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都会有点自卑,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觉得对方太优秀,不敢靠近,只会选择默默关心,这也是导致许多暗恋无果的原因。
这种自卑更多的是来源于内心,而且这种自卑跟外在因素并没有直接关系,它是一种内心情结。
也就是说,想要改变在爱情面前的不自信,不需要给自己设定某种条件,而是相信自己无论贫穷富裕,胖瘦美丑,当下都值得被爱。
只有当学会接受并爱上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爱情。
塞林格曾说:“爱是想触碰却又伸回手。”
但如果爱情的触角总是在轻轻触碰之后就缩回来,那我们在最美好的时光里该错过多少美好。
也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别把爱输在自卑里,宁可好好爱过之后分开,也不能因为不敢爱而错过……
网友评论
虽然都知道也经常听别人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怎样对待这个敌人是见仁见智的,有的人知道敌人是自己,但把身边人当敌人;有的人能够正视自己,努力克服自身的自卑,让自己不断的强大;仍有不少人依旧活在自己的世界,以自我为中心。
怎样对待自己这个敌人?有身体缺陷的要正视缺陷,克服它,就像海伦凯勒;正常人要正视心理或者思维的缺陷,改变它,就像很多并不聪明的但在我们看来属于成功人士;优越的人要正视物质或者成就方面的心理满足,自认为的完美何尝不是一种缺陷,拓宽它,让人生的道路更宽敞。
尝尽酸甜苦辣,方知真味是淡;历经风风雨雨,方知平凡伟大。没有不平凡的人,了解复杂世界和复杂人性,从复杂的自身开始,正视自己,尊重他人人性的弱点,无论自私程度高低,只要不伤天害理,存在即合理。
后面应该加一些这样的话,不够精炼,大致意思是:别人的缺点,我们对比反思自身,提升自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