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以见贤思齐 镜史而闻道济美
——《黎里镇志•老街》乡贤文化面面观之六
文/朱振林
六、兴隆学校 端恪士习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明末清初教育家黄宗羲曾说:“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对学校教育重要性下如此至高无上、明白无误的论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往今来,绝无仅有。定是为先哲振聋发聩的论述所震撼,黎里古镇社会贤达在过去书塾教育基础上,较早地兴办学校,代代相继、孜孜不倦于民识的发悟和民智的启迪。
“禊湖书院,位于老街庙桥弄底”,清康熙年间,“里人陈时夏等创建,初名黎川学舍。面积1亩5分,建造房屋20余间”;“清雍正十年,里人陈炳文、陈谟、周元理、周元瑛等重修书院”,“清乾隆八年,吴江知县丁元正专门题写‘禊湖书院’匾额,并撰《禊湖书院记》”。书院树里中俊才为莘莘学子之楷模,立“四位乾隆朝举人周元理(戊午科)、徐楠(庚午科)、陈兆登(壬子科)、沈璟(庚申科)各‘文魁’匾额一块”,以激励进取,“自书院创建,黎里文教日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黎里中举者至少有35人,考上进士的也有多人,仅清道光年间就有4人(殷寿彭、殷寿臻、沈镐,徐宝治)”。禊湖书院举兴文化,家乡贤士乐于书院修缮,清嘉道同光数朝,捐资倡修者达数十人,其中名臣张曜奉献最多。“至清光绪二十三年,禊湖书院有学田105亩9分,学田出产用作授课薪金及学生补贴”;“清光绪二十八年,禊湖书院改建为禊湖初等学校”。
成就任何事业,除了众人齐心协力,“优良的示范”不可或缺,乡贤们兴办古镇教育也莫例外。建于禊湖书院之后的周宫傅祠,本是祀清乾隆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祠堂,“清道光元年,周元理孙周光纬(将)第五进‘敬齐堂’楼面三间及第六进房(沿街门楼),作倡办义学之教室用,孔子圣象居中供奉”,难能可贵者,义学不但招收宗亲子弟,还面向乡里寒门,多豁免学资。每年春、秋御祭,“祭祖与祭孔(办学)合一,周宫傅祠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为江南家祠少有”。“民国16年,周芝沅之曾孙周孚先在(周宫傅祠东数十米的周氏)义庄加建教室三间和穿堂、校门,将开设于周宫傅祠后进的周氏惠黎小学搬入周氏义庄(《黎里名镇志》)”,从而庄、校合一,乐善好施、赈贫兴学之乡贤文化内涵被渲染得淋漓尽致。“王宅位于中心街中王家弄内,为清道光年间建筑群落”,里中望族淑女倪寿芝18岁嫁至王家,清光绪二十八年,38岁的倪寿芝于上海城东女校学成返黎,第二年,以簪珥等首饰捐资兴学,设“求吾蒙塾”于王宅,是为黎镇第一所私立小学。倪寿芝自任学监,聘师招生,男女兼收,因校舍不敷使用,光绪三十三年,设“民立小学”分部;1914年,与“明懿女校”合并,成立“第四区女子学校”,倪仍任校长,任劳任怨,一心办学,曾建六楼六底新校舍1幢,还捐田七十余亩以充办学经费。后起的庙桥弄小学(后称南新街小学)、夏家桥小学(后称建新街小学),以及此两校合并的黎里镇中心小学,其前身恰为近百二十年前的“求我蒙塾”(和“养正学堂”)。革命烈士张应春民国5年(1916)就读女校,毕业离校后,于民国14年春,受聘回女校任教。应春心志沾濡女校辉风,烈士与母校有着不解之缘,今天,古镇建新街46号(原夏家桥小学)被设为“张应春烈士读书、工作旧址”,以志永久纪念。民国4年,柳亚子、毛啸岑等在黎里庙桥弄内筹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简称“四高”,后称庙桥弄小学,民国11年树人小学并入,为完小,名吴江县第四小学)。民国14年(1925)7月15~19日,应校长毛啸岑之邀,共产党员侯绍裘、杨之华、沈雁冰、杨贤江、肖楚女、陈望道、王一知、姜长林、刘重民、黄竞西、董亦湘,以及朱季恂(国民党左派)、张仲友(教育界人士、张应春堂叔)、邵纪昂(进步新闻工作者)等,在“四高”举办夏令讲学会,历时5天,演讲6场(另召开市民谈话会多次),讲题有《五卅惨案与中国工农党》《教育界之切身问题》(侯绍裘)、《最近国际间之政治状况》(沈雁冰)、《青年问题》(杨贤江)、《妇女问题》(王一知)、《我们怎样站到民间去》(姜长林)、《民族主义》(董亦湘)、《苏曼殊之我见》(柳亚子)、《革命之口号及其方法》(朱季恂)、《甘地主义与中国》(张仲友)、《中国工农历史的使命》(邵纪昂)等,每日听课者甚多,外地不少人赴会,侯绍裘、朱季恂等和通俗演讲团成员在晚上还举行提灯演讲会,到茶馆等处演讲,市民蜂拥而至,一时街道堵塞。“四高”这座文化教育的讲堂,在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一度作为宣传革命的窗口而名扬九州。同年秋,黎里第一所初级中学由民间贤达集资创立(后因经济困难停办),址设禅杖浜,校长王旅昌,学校设董事会,柳亚子为常务董事之一。民国37年,“私立吴江禊湖初级中学”在镇东九成湾成立,1956年,学校转为公办,易名“吴江县黎里初级中学”。
现代型学校的兴办,赋予古镇源远流长文化史的演进以强大推力,使人文荟萃的既有局面得以开新,并将以征轮雄发的姿态,引导古镇儿女迈入民族振兴、中华腾飞的新天地。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