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十岁的王福生老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孙子王壮壮马上就要小升初了不需要家长接送,回老家吧房子和土地已经卖掉给儿子买房;留在城里必将与儿媳势不两立,儿媳喜欢断舍离,王福生半辈子靠捡破烂为生看见什么都想捡回来卖钱。
何去何从王福生无语,儿子王浩也很为难,悲哀的是王福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最后底线——成为了无家可归的老人了!
01
王福生出生在豫东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和老婆共同养育了一儿一女,女儿比儿子大5岁,平时他在外地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老婆在家耕种几亩田地照顾两个孩子,养鸡喂猪日子还算过得去。很早家里就盖好了三间平房,小院也规划整齐,日子温馨幸福。
女儿初中毕业就到外地打工,那时候认识了一个山东男孩,两个人情投意合后来去了男孩那边结婚成家,很少回来看望父母。
倒是儿子王浩从小学习就不错,王福生夫妇貌似看到了希望,全力托举儿子向上走。
意外来的太突然,王浩刚刚考上重点高中,王福生的老婆突然感到呼吸有点不畅通,刚开始还以为是感冒的原因,吃过感冒药无济于事,呼吸越发严重,到县医院检查时医生建议到地区医院进一步检查。
王福生虽然觉得不是什么好事,硬着头皮检查结果把王福生快要击倒了——肺癌晚期,已经没有了手术的价值!
根据医生的建议只能做保守治疗,王福生放弃打工陪在妻子身边细心照顾,无论怎样护理妻子还是撒手人寰了。办完后事,家里仅有的存款也见底了,儿子还在上高中时刻都在用钱。
外出在工地打工工资也是年底才结算,于是王福生萌生了去新疆收破烂的想法,毕竟收益当日可以看到。
就这样靠着捡破烂王福生供儿子王浩读完高中又顺利考上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
大学四年,王浩除了春节回老家和父亲团聚几天,其余的假期都在勤工俭学减轻父亲的负担。
02
本以为大学毕业后王浩会回到家乡工作,可是王浩觉得北京就业机会多能得到好的发展执意留在北京,更主要的是他在北京谈了女朋友刘丽丽。
王浩和刘丽丽在北京发展了两年有意谈婚论嫁,倒是刘丽丽的父母明事理,把订婚的六万六彩礼又加上几万凑成整数给了女儿女婿,当成他们小家庭的启动资金。
刚开始王浩夫妇和别人租房住,刘丽丽怀孕后不得已才在近郊租了一套小两居,刘丽丽的母亲从老家来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后来坐月子、带宝宝都是母亲亲力亲为。
就这样王浩的儿子王壮壮该上小学的时候,刘丽丽的弟弟也有了孩子,不得已母亲要回老家带自己的孙子。王浩只好请远在新疆收破烂的父亲过来接送孩子,并且把家也搬到学校附近的小区里。租金升高,生活成本又增加了一层。
王福生是个粗人,干活可以,做家务就差远了,他做的饭自己吃还凑合,做给儿子儿媳吃,被儿媳调侃为“黑暗料理”。
刚开始王福生还以为是夸他的,后来才知道什么意思。
不收破烂就没有升入,买什么都是儿媳给钱,王福生很不习惯。遇到瓶子、纸壳什么的习惯性往家里捡,多少还能卖点钱。
可是儿媳妇主张简约生活,经常性对家里断舍离,对此,家里矛盾不断,儿子王浩夹在中间更难受。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孙子上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冬天,儿媳妇那天下班早,破例多做了几个菜,这让王福生大为不解:“平时这两口子相当节约,怎么肯奢侈做这么多的菜?”
孙子打破了王福生的疑惑:“我爸爸妈妈觉得爷爷辛苦,特意犒劳也有的。”
一阵暖流袭上心头,王福生嘴上说着“谢谢”,心中暗自嘀咕:“这太阳从哪边出来的?”
开吃的过程中,王浩有点深情不自然,王福生赶忙询问:“你怎么了,不舒服?”
“不是的,我是高兴。”王浩在老父亲面前少有的不好意思。
“什么事让你高兴的!”王浩的情绪感染着老父亲。
“我们准备买房了,不是业主,壮壮在小区里也受歧视。”果然王浩搬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王福生永远也忘不了刚来的时候,忘记带门禁卡被门卫一阵盘问。
“买房是好事,看中了就赶快下手,别让好房源被别人抢走了。”王福生这会说话很在理,然后口气又软下来了,“不过我没有收入,也没有退休工资帮助你们。”
王浩想说什么又张不开嘴,老婆在桌子底下狠狠踢了他一脚,更让王浩有点不知所措了。
03
看到儿子难受的样子,王福生有点心疼:“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老爸你看这些年我够节约吧,虽然我在金融公司上班收入还不错,除了两套像样的工装,在家都穿这样,大学时的衣服也没有舍得扔掉。”王浩边说边抬起胳臂让王福生看衣服袖子,的确磨损厉害。
“我们同事都买高档化妆品,我也只买基础护肤品,就为攒钱买房子。”儿媳妇也打起了苦情戏。
小夫妻一唱一和让王福生搞蒙了,但他明白儿媳妇对房子的执念,为房子的事没有少和儿子吵架。
就在王福生不知所措的时候,王浩像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对他说:“我们借遍了所有能借的钱,包括借呗、花呗,首付还差二十万。”
“二十万不是个小数目,那怎么办?”王福生一脸无奈。
“房子的定金两万元我已经交过了,不凑够首付,定金就打水漂了。”儿媳妇神助攻。
“那怎么办?”王福生夹菜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要不然把老家的房子和地卖掉吧!”王浩艰难地说出这句话把头埋得更低了,仿佛一个做错事的小学生。
“房子和地是根本,我还想着壮壮不用我接送了就回老家,种几亩土地守住老窝,死了就埋在你爷爷奶奶身边和你妈妈做个伴。房子和地卖了我就回不去了,怎么办?”
“看爸爸说的,你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肯定要跟着我们在上海生活,就是壮壮以后上大学也一样的。”儿媳妇忙不迭地给画了一个大饼。
“没有这二十万房子买不成,以后房子继续涨价可能就买不起了。”儿子狠狠地推了王福生一把。
时间静默了十多分钟,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王福生艰难地点点头:“那就卖掉吧!”泪花在眼里打转,始终没有留下来。
卖房卖地都是王浩委托老家的朋友商定的,他不过是回去办个手续而已。
房子和地卖了二十三万,王浩拿走二十万,把剩余的三万存在了老父亲的名下,给父亲银行卡的时候都不敢看父亲的眼睛,愧疚得真想甩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搬到新房子里,儿媳妇在次卧安装了一个上下铺,铺下面的两个抽屉一个是壮壮的衣服,另一个抽屉里是王福生的全部家当。
王福生悲哀地想:辛苦半生混到老年大城市留不下肉身,老家也没有了立身之地,真的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