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凉卿卿
我姥姥说,以前老一辈的时候,这外面的天一下雪,就要赶紧把萝卜、地瓜、大白菜、大葱等一系列过冬食材一点点填满地窖,给它们窖起来。然后,整个冬日就不怕了。不过,到姥爷这一代人有文化早早将一家人带出农村,所以,我没见过姥姥家所谓“祖传”的地窖。
据说,爷爷家炕头底下也有个小地窖,可生活好了之后,我也没见过家里谁还往里面放东西,估计那个小地方早就被填实了。
虽然生活在城市里,每日周边新鲜蔬菜供应不断,沃尔玛、欧尚等大型超市也多得是。可是,我们好些传统的北方人家里还是习惯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大规模采购,储备好过冬粮食,年复一年。
动作迅速的人,自打进十一月就开始风风火火开始采购了,尽管我家母上大人在我多次安抚下,终于还是在上个周末看到天气预报后坐不住了。地瓜、青萝卜、大葱、大白菜买了一堆又一堆……只记得上周末我家一次性买大葱就买了18斤(这都算是少的),还有10棵大白菜!路上遇到好多屯粮食的“同道中人”,有小推车、私家车、自行车等等能用的家伙事儿都用去搬白菜。在遇到一个大叔每手提了3棵大白菜之后,我忍不住问我妈,究竟是为啥大家都要如此疯狂。我妈说,估计是以前饿怕了吧。
我俩采购回来在小棚里忙活码齐这些过冬“圣品”的时候,好多养女儿的邻居家女婿开着车来给丈母娘送白菜、苹果、大葱,我妈就一旁直勾勾地盯着,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为了不惹事,一旁的我默默地更加卖力地干活。
当然准备过冬粮食不仅仅包括储备上述的东西,还要做些好几样冬日常吃的美食,就是那种能放一段时间,想吃的时候拿过来就能吃的美食。
刚买的地瓜,我妈急着想尝尝甜不甜(貌似她说如果甜,她还要再去买一些回来……),饭锅蒸煮了好多,当天没吃完。本来可以留着第二日再吃的,可第二日一早起来她嫌地瓜煮的太稀,忽然任性地不想吃了,即兴决定分出一些地瓜揉进面里炸地瓜面鱼。
你知道什么是面鱼嘛?我不知道别的地方叫它什么,反正我这里叫做“面鱼”。它是长这个样子的:
满满的一大盆,很软很香,就是有点油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先将蒸熟的地瓜剥皮,捣烂(方法同做土豆泥)。捣好后加入温水和酵母粉,混合均匀。虽然地瓜中本身就很甜,但是我妈还是加了四勺蜂蜜增加面鱼的甜味。
随后加面粉,揉成面团,不同于一般做面包或馒头那样的手感,制作面鱼的面需要加水多一些,让最后的面团变得非常软,不用很光滑,盖上锅盖放到温暖处发酵几小时。
亮晶晶的是在捣烂的地瓜中加了四勺蜂蜜。发好的面团会比之前的更加稀软,更加劲道。同时,也更加粘手,所以一般会准备一个抹了油的盘子和盛了清水的小碗,方便先沾湿手,这样既不粘手又能将面团抻开,快速放进烧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
发好的面团会特别稀,特别粘。 你知道在我们北方,下过雪就要储备粮食过冬了!嗯,她说要炸,我也不能闲着了,拍照!
第二道过冬佳品——咸菜。我们这里的人,到了冬天极爱吃也爱做咸菜,可能是别的季节容易坏、放不住的缘故,只能忍到冬季做来解馋吧。胶东地区常见的咸菜有:疙瘩丝、腌黄瓜、糖醋姜、糖醋蒜(就是腊八蒜)、晒萝卜干……
我爱吃腌黄瓜,里面放上些辣椒,又脆又辣!可我妈不爱,她觉得太咸。她爱吃糖醋姜,里面放上些辣椒,又酸又辣!可我不爱,我觉得太冲。
啊,你问我爸?他这人随意,啥都爱吃。所以我们决定做两份咸菜,我做我的,她做她的。
这是我妈做的糖醋姜片。早市上买来的新鲜的嫩姜,洗净后削皮、切片,我个人的建议是姜片尽可能的切薄,这样做一是容易让姜片尽快入味,又酸又甜;二是姜片吃起来没有那么辣,没有那么冲的气味。姜片放入一个干净的盆中加白糖和醋。自己掂量着放吧,我们家是一大盆的姜片放了有小半斤的糖和两瓶香醋。充分搅拌后装入保鲜盒中冷藏一周后,再食用最佳。
这是我做的腌黄瓜。早上一起买来的黄瓜、胡萝卜、彩椒,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干净的盆中先用盐渍出黄瓜中过多的水分。冷锅冷油,加入花椒、辣椒、八角,再加酱油、少量的白酒,煮沸后关火。待冷却后浇到去过汁水的黄瓜中,充分搅拌,第二天就可以食用。我用老干妈辣椒瓶装了一瓶,每天上班中午吃饭分给同事小伙伴们一起吃,可比食堂的菜下饭多了。
这个周末整整折腾了两日,她还不嫌累,周日下午又蒸了一锅大馒头,个顶个的大,比我脸盘都大。待在厨房里望着热气腾腾,闻着喷香的馒头味儿,即使再寒冷的冬日也是满满的暖意。
仔细看会发现馒头有些发黄,是因为里面加了玉米面混合。在我看来,冬日是一年中吃的最讲究的日子。冬季要进补,还要多做易储存起来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又临近春节。其实,这会儿仅仅才是初冬,等到快过年时候的深冬,我们还会晾晒香肠(现在街角的肉铺已经陆续开始晾晒了),熬猪皮冻,炸鱼、熏鱼,蒸大枣饽饽,扣肉,炸麻花。这个等过些日子我家做了,再更新哈~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