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乡土故乡记忆
最忆是乡味(5):夏日蝉鸣时

最忆是乡味(5):夏日蝉鸣时

作者: 水湄青萍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13:48 被阅读216次
摄影/文康

文/水湄青萍

01

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夏日午后那明晃晃的阳光望而怯步了?出门前,必要涂防晒霜,穿防晒衣,撑防晒伞,才算有了点勇气将一只脚探进夏天里。

可儿时的我,心心念念的就是蝉声响彻河岸的聒噪时刻呢。

不知为何,那时我总固执地认为一天中最热的那几个时辰,阳光锋芒毕露,人们纷纷躲进屋子蒙头睡午觉,知了们便迎来了狂欢一刻。

窗户外,河岸旁,稻田边,它们唱得多欢畅啊!唱到我的心里,直窜进一丝丝躁动的痒意来……

心痒难耐,转身便一溜烟儿跑到田地,偷偷地拔根别人家用来给豌豆撑腰的竹竿子,要挑长的,这样才够得着树上的知了。

再去厨房翻找出一个合适的塑料袋子,袋子要结实,才经得起那些家伙在里面扑腾。不能挑轻飘飘的材质,以防风吹过时,那“唰唰”的声响惊动了猎物。嗯,母亲装白糖的袋子,方正耐用,不至于轻浮,最是称我的心。

啊,还缺一根柔软的铁丝。它就藏在父亲房间的柜子里,最下面的那个抽屉。那里向来是父亲放各种工具的地方。

铁丝绕成一个圆圈,老虎钳咬紧旋紧铁丝的两端,沿圈缝上糖袋子,最后插进竹竿子顶端的空隙里,捕蝉神器就做好了。

屋里,父亲的鼾声此起彼伏,我抓起捕蝉神器,一口气跳过田间小径,雄赳赳气昂昂地往河岸进发了。

02

小时候,似乎只要一闭上眼,就能依次勾勒出河岸两旁每一棵树的形态来:高大挺拔的、横斜逸出的、散漫无章的……

这并不需要刻意去记,这缘自抓知了时对它们无意识的了解和考察,由此才能判断哪棵树上知了容易抓,哪棵则没那么简单。

就说那长得高的,尽管枝头喧闹,也只好望树兴叹,待他日猎物转移阵地,再做打算。我就不信,你一辈子都巴着这棵树不走了?心里嘟囔一句也就愤愤然走了。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听村里人说,知了有趋光性。夜里在大树底下燃起火堆,它们就会扑簌簌地掉落下来。只要用手捡捡就可以了,别提多轻松!

这办法听着不赖,但我一次也没试过,也就未曾见过知了如雨般坠落。其实,我觉得那情景有点恐怖,还是抓知了有意思。

更何况,知了不会永远挑那高枝栖息。若它刚好停在适当的高度,又是枝条的下方,那可是手到擒来的良机。

按住心中的窃喜,左手握竿子的底部,右手伸出竹竿子,慢慢靠近知了的下方,一二三,准备,接着猛地往上套,只听袋子里传来一阵“嘀嘀……”的粗厉鸣声。

知了掉在袋子里底朝天,样子狼狈极了。此时,它成了俘虏,但并不打算就此服输。

当你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它,从那拼尽全身气力扑腾着的翅膀里,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来自生命最后垂死挣扎的力量。尤其那凄厉的哀鸣,是在控诉我们的无情吧。

不是所有的知了都会叫,也有“哑巴蝉”。哑巴蝉多是雌的,会叫的是雄蝉。

在雄蝉的腹部,我隐约记得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鳞片,往下一按,它就会立刻“尖叫”个不停。好似你恶作剧般挠了某人的胳肢窝儿,那人便止不住地“咯咯”笑起来。

雄蝉在酷热里一刻不停地唱曲儿,可不是自娱自乐,或是成为人们午睡入眠的伴奏,而是为了找伴儿。

而且,据说,它求偶时发出的鸣叫,不同于垂死挣扎时的那般尖锐。或许更温柔些吧,我想。

03

除了单枪匹马的行动,有时,我也会和邻家的两个哥哥去别的村庄抓知了。

抓知了的地方总是挨着河,一路上,我们边抓边玩儿,大半天下来,就是黑压压的一袋子。

不过,回去后,将知了掐头去腹,便只剩下一颗颗可怜的肉丁,也就小半碗的量。

对,这就是我们抓知了的真正目的,不是抓着玩儿,是为了吃它胸前的那丁点儿肉。在浙江丽水一带,夏天似乎都兴吃这个。

知了肉的烧制过程快捷简单,倒进锅中翻炒几下,撒点儿盐,再淋些酒,香味便四处流溢,一下就把我们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了。

这不,肉还烫着呢,也不管手脏不脏,就已经迫不及待伸进锅里,抓起一颗便往嘴里塞,还直喊着:烫,好吃,好吃,烫……

几个小伙伴,三下五除二,就把锅里的知了肉消灭光了。吃完,依然意犹未尽。

在没有走出我们那村庄之前,我以为其他地方的人也是吃知了肉的,后来才知道,很多人不吃,觉得这东西的壳黑漆漆的,怪恶心的。

现在,我估计也不会吃了吧,但依旧想念那个味道。那个味道不单单是知了肉的香气,还有呱噪的蝉鸣,河岸的树,树身投下的浓荫,以及不怕晒不怕黑的我。

偶尔回家,站在家乡的河岸边,我常常在心中一帧帧地复原这里曾经的样子:

枫杨、乌桕的种子从泥土里顶出身子,在岁月中长成满树浓荫,绿荫投在水面上,在斑驳的光影中,依稀可见河底棕黄色的石头、游动的枫树叶(鱼)……还有一双穿着红色凉鞋的脚丫子。

此时,这个脚丫子的主人,正仰着头,拿着竹竿子,一点点靠近树上的知了。汗水从额前沁出,又滑到眼角,她却全然不觉。

恍然间,“嘀嘀”——声从画面中断断续续地传来,越来越响……

我知道,是想念,唤醒了记忆深处的蝉鸣声。想念,是拥有的另一种形式。

相关文章

  • 最忆是乡味(5):夏日蝉鸣时

    文/水湄青萍 01 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夏日午后那明晃晃的阳光望而怯步了?出门前,必要涂防晒霜,穿防晒衣,撑防晒伞,...

  • 夏日蝉鸣 5

    他的加入,才把这位受到惊吓的老人才得以躺下安宁片刻,护士医生们正放松擦汗,悟先生也准备转身离去。车厢突然传有一阵令...

  • 最忆家乡味

    月是故乡明,皎洁的月光寄托着我那纯真的思念。将这思念随风吹回家乡,随月照回家乡,让无数家乡人在赏月的同时,...

  • 夏日的蝉鸣5

    雄蝉总是在蜕壳后翅膀硬了便开始了鸣叫,它们以每秒钟上万次的震颤发出求偶的信号,但是它们自己却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而雌...

  • 最忆是乡味(3):风吹稻香

    文/水湄青萍 都说秋是丰收的季节,但在江南一带种水稻的农家,早在盛夏小暑时节,就已拉开了序幕。放眼望去,黄绿掺杂的...

  • 最忆是乡味(1):山间野果

    文/水湄青萍 01 刚去绍兴上大学那会儿,因为要买生活用品,我生平第一次走进城里的综合大超市。眼前的各种新鲜玩意儿...

  • 夏日蝉鸣

    夏蝉声声,不绝于耳,聒噪了一整个夏日的午后。 烈阳穿透土壤,蝉鸣。 树叶荡起微风,蝉也鸣。 不知窗外有多少只蝉,如...

  • 夏日蝉鸣

    蝉鸣始于一次万籁俱寂。 在暑假这个最容易偷懒倦怠的日子,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躁动,但我把这躁动,留着每个傍晚的跑步时...

  • 夏日蝉鸣

    (1) 电话音乐响起时艾丽正在新华书店看书,艾丽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喜欢去书店翻那些带着油墨香的新书。看着手机上来电...

  • 夏日蝉鸣

    立夏一过,便依稀听到蝉声。蝉一鸣,真正的夏天也就到了。 蝉鸣,久违的声音。屏息聆听,蜂语阵阵,给这沉寂的午后增加了...

网友评论

  • 大头蜗牛:对了为啥都是在河边的树上抓,以前我和姐姐们也是正中午的时候在河边的树上抓的,知了肉感觉特别好吃:yum:
    水湄青萍:@大头蜗牛 松树
    水湄青萍:@大头蜗牛 我们那边大概山上都是松鼠或是竹子,河边才种些其他树?:joy::joy:
  • 驽马渡江:@水湄青萍 读这样的文字可以宁静致远,心旷神怡,这大概就是乡土故事的味道啦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clap::clap:
  • 驽马渡江:老师捉俘虏那几段细节描写太棒啦,学习啦 :grin::+1::+1::+1:
    水湄青萍:@驽马渡江 一起学习哈:blush::blush:
  • 爱瑋儿:又想起那句: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
    朝生夕丧:@爱瑋儿 十七岁那年……
    水湄青萍:@爱瑋儿 好美,总觉得夏天这两个字眼充满文艺气息,里面藏着许多故事:grin::grin:

本文标题:最忆是乡味(5):夏日蝉鸣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d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