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两性情感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41岁刘涛新剧遭遇“离婚危机”:自杀抑郁症患者的救赎之路。

41岁刘涛新剧遭遇“离婚危机”:自杀抑郁症患者的救赎之路。

作者: 追梦菌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09:56 被阅读14次

你们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

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对所有东西都失去了兴趣,早晨醒来不想上班,单手拖着下巴望着窗外,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闪过,你想起父母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辱骂你,也会想起父母维护其他小朋友情愿让自己受委屈,你曾无数次告诫自己”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多看看世界好的一面”,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又会觉得我的存在糟糕透顶,一无是处,只会给身边人带来无尽的负能量——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我会更好。

可是,当你得了抑郁症绝望的要自杀时,你周围人却认为你在胡闹?你是什么感受。

热播剧《我们都要好好的》,探讨的就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救赎”。

20岁的时候曾对自己说,等我有了钱我就会快乐了,可到了30岁才发现,当你勉强过的温饱时,你却丧失了生活的坐标。

01、

妻子抑郁的自杀,丈夫觉的无理取闹,闺蜜认为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刘涛饰演的是寻找,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优越,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名全职太太,她和丈夫向前(杨烁)结婚6年,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名叫向好汉。

电视剧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幕。

寻找情绪崩溃一遍又一遍拨通向前电话,却被一遍又一遍的挂掉。

终于,通了。但向前根本不关心电话那头的妻子要说什么,他只是匆匆说了一句“我正在开会”,就挂了电话。

断掉的电话声,似乎是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绝望的吃下一大瓶安眠药。

此刻的丈夫,正在大洋彼岸领奖,他终于得到了梦寐已求的,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的位置。

鲜花簇拥着掌声,风光无限。

等丈夫回国,没有来得及去医院看望就直接投入到工作当中,后来看到妻子吃的安眠药,才约到医生,医生觉的抑郁症会出现有意识的自杀行为,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建议寻找尽量减少和孩子的接触。

这时,寻找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要求离婚,可是丈夫觉的自己努力赚钱生活已经越来越好,不明白妻子为什么要离婚

闺蜜也过来劝解,告诉寻找,丈夫挺好的,不应该提出离婚

可是只有她自己明白,如果不离婚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她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丈夫,出去找工作,走上自我救赎之路。

02

前两天在网上看过一篇报道,报道中提到

30岁女人出现自杀波动期,其中仅有 20% 的患者接受了治疗。

报道当中提到,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亿的抑郁者患者,2017年中国约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只有20%接受了治疗。

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它是有什么引起的呢?有哪些症状呢?

(1)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遍布各个各年龄组。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居多。最严重时,抑郁症可以引致自杀。

(2)抑郁症的成因?

抑郁症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在生活中遇有不利事件(失业、丧亲之痛、心理创伤)的人更易罹患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加剧抑郁症状。

(3)抑郁症有哪些特征呢?

根据症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可将抑郁发作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该病症涉及反复性抑郁发作。在发作期,患者心情郁闷,丧失兴趣或享受感,且精力不足,连续两周以上乏力少动。许多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睡眠和食欲紊乱,并可能丧失自尊心或产生负罪感,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出现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

另一个关键区别是看抑郁症患者是否有躁狂发作史。这两类抑郁症都可以是慢性的(即延续较长时间),时有复发,尤其是在无治疗的情况下。

复发性抑郁症:根据症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可将抑郁发作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轻度抑郁发作者继续从事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有一定难度,但也许不会完全丧失活动能力。而重度抑郁发作时,患者就不太可能继续从事社会活动、工作和家务,即使从事这类活动,程度也极为有限。

双相情感障碍:这类抑郁症通常有躁狂期和抑郁期,在两者之间有情绪正常期。躁狂发作时,情绪亢奋或烦躁,过度活跃,急于表达,自尊心膨胀,睡眠需求减少。

03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篇新闻,一位中年妇女被骗200多万依然充满感激,言称:每天嘘寒问暖治好了我的抑郁症。

(1)抑郁症高发人群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步入工作岗位,可是工作几年后发现,房价的大幅度上涨让他们想结婚而不可得,所以近几年80后90后这一批人选择了单身,一个人工作、一个人上班、一个人逛街,而研究发现,抑郁症多发人群大体集中在三个年龄段,即30岁、50岁、60岁

(2)抑郁症高发原因

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主要成因是由原生家庭关爱缺失所造成的,而30多岁的女性产后抑郁的情况比较多一些。

04

  据专家统计,60%-80%的患有精神抑郁症的自杀者事先都有明显的表达,也就是说病人自杀前,常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实际上是向他人发出求救信号,如能及时破译,实施干预,自杀是能预防的。那么,怎样阻止和预防抑郁症病人自杀呢?

1、怎样阻止和预防抑郁症病人自杀?

  (1)言语信号:

  病人自杀前常会说“我要死了”,“我活着没意思”,“这个家以后全靠你了”等反常言语,暗示性的语言表达有“我不想再引起任何麻烦了”、“容我下辈子再报答你”,“我再也不能照顾你了”之类的话,行为表达如立遗嘱、交代后事、清理东西、慎重地穿衣物。情绪由悲观转为正常、高昂或由正常变得抑郁、低沉、烦躁不安。有的频繁地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这都是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如能及时理解,采取有效措施,即可防范自杀事件的发生。

  (2)自杀方式及工具:

  家庭常见的方式是自缴、服毒、割脉、跳楼、触电等,常用工具有绳索、药物、刀剪等。因此,家人要把这些危险品放在隐蔽的地方,使病人不易找到。药物不要一次大量交给病人,应按次或按每天的剂量配好给病人服用,其余的加锁保管。住高楼的,最好在阳台或窗上加护栏。

  关心病人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使其感到自己是正常人,但不要过分呵护,可以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病人经治疗康复后,得不到关心和支持,戴受人冷落歧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成了家庭累赘,于是悲观失望,情绪抑郁,甚至自杀。恢复自言山是减少自杀的有效保证。

2、日常生活中多一些鼓励和引导,多和熟悉的人接触

一般情况下患有抑郁的人对事情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他们总是自己呆着,不会主动寻求帮助。这时,需要身边的亲友对他们主动保持关注,鼓励和陪伴他们战胜抑郁。要尽可能多地陪伴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身边的温暖。同时抑郁的人在小问题上纠缠不清,从而让其出现逃避和消极情绪。此时,可以通过一些正性强化的方法加以改善,比如,记下和表扬他们每一点小的成就和进步,哪怕只是今天去超市买了一次东西、和邻居打了个招呼等,对于治疗他们的抑郁都是很有用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1岁刘涛新剧遭遇“离婚危机”:自杀抑郁症患者的救赎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pp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