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婚育杂谈
语言的力量:孩子希望被这样对待

语言的力量:孩子希望被这样对待

作者: 石头聊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06:51 被阅读19次

本文导读:

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现在的父母有时会很累,孩子到底希望我们怎样?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面对黑暗,心存迷茫

上节课,我们提到一个观点“要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这个理念的理解。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爸爸提醒7岁的乐乐好多次了,不要玩玻璃杯,但乐乐还是不听,结果真的把玻璃杯打碎了,乐乐开始大哭,爸爸非常生气。

“我都说你多少次了,就知道哭,你这个笨蛋。”

“你才是笨蛋呢,你还把妈妈的盘子打碎呢”

“你敢叫我笨蛋……”

“是你先说的…..”

......

父亲显然非常生气,战争即刻爆发,父亲打了乐乐,但是不小心划破了自己的胳膊,流了很多血,乐乐吓坏了......逃出了家门,当天很晚才回来。

全家人彻夜不眠,夫妻间讨论了和儿子的交流方式,两人惊奇的发现,类似的事情总是在这个家庭中不断发生,最初的一件小事儿最后总是会恶化为一件很坏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孩子一直玩一个玻璃杯,很明显是一种无聊的举动,他的意图无非是,想消磨自己的时间,找到与众不同的事情去做;另一个意图就是想引起父亲的注意。并且他确实成功了,因为父亲多次提醒他不要玩那个东西。但他仍然非常无聊,不知道要去做些什么,或者如何与父亲展开一段有趣的谈话。

——这里稍微岔开话题,说一下父亲与男孩的交往模式,其实和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很像,就是他们之间总是需要在一起干一些事情,交流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比如一起做手工,一起拼积木,一起对个沙堆等等。

对于杯子被打碎的事实,如果我们不去抱怨,只是表示惋惜,简单的描述事实,“哎!这么漂亮的杯子就碎了”或者是“碎玻璃最难清理,打扫起来很费劲的。”

乐乐一定很愧疚,因为自己确实做错了事,孩子此时很容易就能从现实中弄明白一个道理:爸爸说得对,杯子确实不是用来玩的。

当这种处理问题的模式印入孩子的脑中时,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样的改变首先源自于父亲对孩子的态度,然后再影响到孩子,最后这种恶性循环得到终止。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给内心找个归宿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11岁的明明向父亲保证洗车子,但是玩过头,忘记了。

父亲回来后可以这么说:“这车子还是很脏,尤其是车顶,需要再洗洗,你什么时候能做?”“我马上洗”,爸爸 “谢谢你!”

这是一种效果,但也可以这么说:

“你洗车子了吗?”爸爸问道

“洗了,爸爸”

“你确定?”

“我确定”明明回答道

“你居然说你洗了,你总是敷衍了事,只想着玩,你根本就没洗,还想骗我!”

第一种方式是去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实,然后给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很显然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一次改正的机会;

第二种方式就是明知故问,明明知道孩子没有洗车,却从道德的角度来考验孩子,最后引导孩子去撒谎。这样必然会引发和孩子的一场战争,问题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父母的批评对孩子是没有益处的,它只能导致气愤和憎恨。更糟的是,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批评,他们就学会了谴责别人和自己;他们学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轻视别人的价值,造成人格上的巨大缺陷。

简单来讲,要想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完善,身为父母的我们就应该早早的学习起来,并且最好能够深度学习,虽然自己根深蒂固的问题无法一下子改变,但通过学习,最起码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克服。毕竟引起自己的注意,总归是进步的第一步。

p.s.文中的两个例子均来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今天,我们通过两个例子从正反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去应对孩子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如何通过描述性的话语来回应孩子的错误,而不是针对他们的错误做出激烈的反应。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启发,我们下节课见。


文中漫画均得到作者汐沥的授权,再次表示感谢!

让我们随着这只特立独行的猫,进行一次自我成长之旅。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请看《开篇:为什么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 语言的力量:孩子希望被这样对待

    本文导读: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现在的父母有时会很累,孩子到底希望我们怎样?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上节课,我们提到一...

  • 与人为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想别人怎么对你,首先你要这样对待别人!我希望被善良对待,被真诚对待,被温柔对待,所以我也是这样...

  • 说话的音量

    希望自己怎样被对待, 就该这么去对待别人, 所有对待都是相互的。 你希望自己怎么被对待,就怎么去对待别人,所有对待...

  •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对待

    近期火爆朋友圈的“复联”,我也去看了,其实我不感冒,我没有所谓的情节,看了是因为公司组织的。 在朋友圈都还在讨论它...

  • 使命感

    最早的使命是希望每个孩子都希望被温柔对待 从小到大一直没有被看到,觉得生命不是自己的,所以希望所有的孩子能被父母看...

  • 控制欲,很可怕

    平凡•原创 01控制孩子 觉察自己是否被父母或身边的养育者这样对待? 觉察自己作为父母是不是这样对待孩子? 我觉得...

  • 希望被温柔对待……

    我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 家里人都喜欢他远高于我,小时候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上小学时,有一天...

  • 正面语言的力量

    正面语言的力量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指责孩子,多用正面语言,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

  • 希望259 · 语言的力量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组织,一个国家都是靠语言来推动的。我认为这一点也不夸张! 最近几天,一宝妈发来几篇女...

  • 找回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没有力量,别人就会得到力量,他们就会比你有力量。你会发现,你被不公平的对待。其实你不能指责别人这样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的力量:孩子希望被这样对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l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