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温柔待人,却遭遇他人误解、抱怨、指责,甚至背叛时,我们将如何应对?
为自己辩解,亦或指责对方,再亦或直接对方软肋,甚至以牙还牙,或者一拳打将过去,毁灭整个世界,与世界同归于尽?
当我们努力生长,却遭遇命运的捉弄、世界的残忍时,我们又将如何应对?
牢骚满腹、抱怨自责,亦或悔恨愧疚、抱憾终身,再亦或决绝面对、以死抗议?
当然,我们可以不采取以上任何一种方式。因为,在我们所有应对的背后不过是一颗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心。
就算是现在,我似乎还能感受到那颗不停地滴血的心在痛苦地呻吟。
既然那么痛,我们何必纠结挣扎其中呢?因为,没有人愿意为痛而生,痛只不过是我们感悟和丰富生命的一种方式,而成长才是生命最终意义。
那就让我们俯下身来,静静地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直接具体地表达出来,让他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心跳,谛听到我们内心的声音。
如果我们能做到,那么你就正在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在自己和外界间进行链接。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命会因此丰富而鲜活,这不正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正解吗?
那到底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来链接我们与他人、与外界,从而在关系中成长呢?我用生命推荐你阅读下《非暴力沟通》一书。
非暴力沟通,与其说是一种沟通方式,不如说是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一种方向。
它的四个基本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书中介绍了基于四个基本要素而成的运行模式: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而支撑整个模式的基础便是爱和真诚。
小雪是一个高一住宿生。在宿舍里,她与上铺的同学因为床铺晃动多次发生矛盾。她们冷战过,吵过,到最后甚至大打出手。
如果这两个学生能站在关注自己和他人发展的角度,观察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行为,就很容易感受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停课反省不是我(她)想要的结果;我只不过是想让你关注下我的感受,也可以说是我想休息好。
很显然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不是她们的初心和本意。她们在处理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真实需要,当然也不可能提出具体的请求。
如果再发现床铺晃动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床铺晃动影响了我休息,你是不是感受也很不舒服?也会影响你的休息,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若能真正站在对方去考虑问题,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清楚自己或他人真正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给对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我想两个人会在沟通中深化她们的友谊。
当然,《非暴力沟通》一书从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到非暴力沟通的模式以及非暴力沟通的练习,都做了详尽地阐释。
它如一个智者,在故事中娓娓道来,告诉我们该如何与人沟通,进而去丰富自己的生命,并向着生命生长的方向发展。
而且我们要永远记住的是:因爱放下,以诚沟通才是非暴力沟通的关键。
那就让我们泡上一壶茶,翻开书页,与智者同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