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瞎说)《道德经》共八十一章,章节的划分是后人总结的,之前应该没有,这是第二章,按道理讲第一章提出“道”这一名词后,应该接着循序渐进讲“道”,但第二章又说些别的,其实不光是《道德经》,先秦诸子的很多学说都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感觉互不联系但又有一些关系,很碎片化,需要读者自己去整理脉络。
这一章字面意思很好解释,都知道美了,不美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了,不善也就来了,后面有无相生诸句,都是类似的解法。这里的有无之辩还可以和第一章的有无有些联系,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恒,也就是长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些反面两种都在同一时间出现,是恒久不变的道理。
甚至我们也可以自己想,雅与俗,是不是相辅相成?高与矮,富与贫,等等之类,又是不是因为一方面出现而另一方面诞生?
当然这只是字面意思,你也可以延伸阅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这种情况现实中便有例子,比如现如今的生态环境,很多人都很在意,不是说人们注重环保,而是环境已经破坏的很严重了;又或者一个人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不是因为有好习惯,而多是自己生病了。
“有无相生,难易想成”,很多时候看似相反的事物不正是相生相成?这所有的定义也都不过是人所赋予,雅与俗之间难道就真的是鸿沟吗?而有与无,何谓有又何谓无,人真的就能够分的清吗?
好了,最后一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这里首次提出“无为”的观点,也是整部《道德经》的重点,在此之后庄子也有无为,但是庄子的无为和老子的无为是很不同的,把他们分为一个系统并不妥。
庄子的无为就是无为,颇有些继承孔子的丧气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他却不是失意的表现,而是自己的选择,而在后世很多人的无为,则多是在现实碰壁后的无可奈何。
而老子则不同,他的无为,解释在后面,圣人,也就是理想中的人,在西方可能就是超我,圣人怎么做呢?“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圣人就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而在他的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万物作而弗始,我不做引导,百姓自然教化。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行不行的通两说,但在古往今来很多人想象中,圣人是可以做到这种效果的,也有很多当权者希望可以达到这种地步,但多是失败,最终找到外儒内法的路。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生,可以是使之生息,却不占有,不自恃有功,事情成功了以后,也不说这是因为我的功劳,我曾在读书笔记说可以作为为人父母的信条,其实何止为人父母,地方的领导,政府的官员,都应该如此,只是很少有谁能做到。为什么需要有圣人,不正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吗?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就是说因为不占有,所以也不会离你而去。在《道德经》后面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述,这也是老子无为的观点所在,无为是过程,最终引导无所不为。
孔子强调有用,庄子强调无用之用,老子强调无为无不为,这三种思想基本构成国人基本思想的三大体系,并融入到血液里代代相传。
很多人论及《道德经》,有的说这里面有治国理念,有人说这是部兵书,有人说里面有奇谋,有人说里面有人生的智慧,等等等等,反正各有各的说法,大概意思就是一本书五千来字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当然在我看来哪有那么玄乎,大多是夸大其词。
人们只是不断把自己理解的意思添加进去,以此认为书的原本面貌便包含了这些,从而完成自嗨。在我看来,一本书能够读到什么不在书本而在读者,读者在看书时会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带入其中,然后和书中的体系相融合出新的体系,这在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不同的时候结果也是不同的。悉达多在菩提树下修行七年,达摩也在山洞沉思,难道他们的得道是因为菩提树或者山洞里有着世间万物的玄妙?还不是他们在对自己的知识思想进行梳理的结果。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我看《道德经》,也只是普通的文字,全然没有对待经典的谨慎态度,所以也就给我胡说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