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正面管教,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霁颜酱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14:57 被阅读63次

    当妈不易养娃难,现代社会,作为父母,上班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回家面对孩子的种种挑衅,常常忍无可忍,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教训“熊孩子”,有时觉得自己真像一个独裁的暴君,只会以暴制暴。

    网上说: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但站在父母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很苦恼,没有人教过我们怎样去当一个好父母。甚至,连最简单的和孩子说话,我们都找不到方法:

    说得太软,成了娇纵!说得太狠,成了惩罚!

    “正面管教”能让父母很好的把握这个度,做到既不软也不狠。它的基本原则是“和善与坚定并行”。

    有幸在这个周末参加了圈妈讲堂与姚以婷共同举办的“美国正面管教讲师班”,让我对正面管教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01孩子感觉不好,就肯定做不好。善用“我”“你”句式以有效沟通来替代惩罚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面对这一概念时,家长们当然知道,家里的小祖宗只有心情好,感觉好时才会乖乖听话,但当他们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又会不自觉地滑入惩罚的旧习中来。

    正面管教提倡的是“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惩罚只是一时有效,唯有尊重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做。

    我们常常关注在孩子的行为上,并且试图扭转孩子的行为,但事实上,每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因可循的。

    海面之上的任何一座小小的冰山,在海面之下,都一定有一个巨大的冰体。

    同样地,对于一个人来说,行为只不过是人的一小部分,在行为的背后,有感觉、有信念,有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需求。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

    如果我们单单关注在孩子的行为上,而无视孩子的感觉,那么,显然我们无法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无法产生共鸣,也无法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

    以下这些常用语有助于增进你和孩子的合作: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这些句式中,你会发现多用了“我”与“你”,且态度是坚定地但行为时和善的。

    确认接纳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转移、提供选择并坚持执行,这都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02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我们的理智脑做出的每一个决策,包括记忆、注意、权衡,都和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理智脑需要情绪脑才能够理智起来。

    要让孩子掌控情绪,不做“杠精”,家长最需要做的,是要刺激孩子情绪脑和理智脑之间的联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发展他们的理性。

    由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不均衡的,管情绪唤起的那部分要比管理智的那部分发育快得多。

    他们的理智脑要到20岁以后才完全成熟,而情绪脑就发育得比较快,你看你家孩子,很小就会喜怒哀乐,各种基本情绪都有了。

    当他情绪上来时,他的理智脑管不住,没法跟自己的情绪脑说道理,也就没法抑制一阵阵的冲动,就容易发怒了。

    丹尼尔·西格尔在《由内而外的教养》提出过“掌心大脑”原理。

    我们用右手来代表大家的大脑,从手心向下到手腕的区域就是大家的脑干,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呼吸、心跳、消化等最基础的功能。

    把大拇指收向掌心,整个大拇指代表的是中脑,中脑储存了人的一些早期记忆,它还有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叫他原始脑,负责战与逃。

    所以在这种原始脑的支配下,通常人们就会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就是“战斗”,要么就是“逃跑”。我们也可以想象我们经常在面对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呢?要么教训孩子一通,要么就会“听之任之”?

    接下来,把剩下的四个手指握起来,盖上大拇指。合上以后的这四个指背就代表我们的大脑皮层,也叫前额叶皮层。它负责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理性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当我们的某些按钮被触动了,并且大发脾气的时候,大脑会发生什么呢?就类似于我们就张开了四个手指,掀开了脑盖子。

    当我们脑盖子打开的时候,露出的就是我们的拇指,也就是我们的中脑。中脑的功能和作用除了储存信息,就是发布“战斗”或者“逃跑”的指令。

    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我们的家长说的事情多么的有道理,孩子大脑的反应不是听我们的“教导”,而是采取“撤退、回避和逃跑”。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给孩子的大脑“张开了四指,掀开了脑盖子”,我们的任何说教都是无益的。

    遇到孩子的坏情绪时,只用记住一点: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当孩子感到安全且可以理性思考的时候,他们才能学习;当他们受到威胁的时候,无法学习。

    有一本童书叫作《杰瑞的冷静太空》,讲的是小男孩杰瑞在生气后回到了他的“冷静角”——他和家人一起布置的,属于自己的地方。

    在冷静角里,杰瑞放上了他最喜欢的玩具,并布置成了太空的模样。

    每当他愤怒时,他就会去他的冷静角中平复心情,处理好了情绪,再去和爸妈进行有效沟通。

    在正面管教里,这个方法被称为“积极暂停”。

    既然孩子理智脑没发育好,那我们做家长的就来帮帮忙,具体分三步走,让理智层层渗透到孩子的情绪里:第一步,引导他描述情绪;第二步,引导他分析情绪;第三步,引导他反思情绪。

    你可以问问他:第一步,宝宝现在感觉如何?愤怒,沮丧,无助还是难过?第二步,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第三步,下次有这些情绪了,宝宝可以提前告诉妈妈吗?

    教育“杠精宝宝”时,千万别贪心,孩子不是机器人,只要一次设定指令,就能够一辈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杠精是过程,不是结果。情绪管理是个过程,而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给他们耐心,并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帮他们引导情绪。

    03善用工具去解决养育问题

    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时候孩子们犯错,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时家长如果能给孩子以鼓励,就能消除孩子内心的这种失落的感觉。这样孩子就没有做错事的动机了。

    你可以运用鼓励,鼓励孩子们自己弥补错误,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也可以运用积极暂停、家庭会议、启发式提问等工具去解决问题。

    但一定要记住将爱完整地传递给孩子,运用“赢得合作的步骤”,真正赢得孩子的心。

    关注解决问题的原则是3R1H——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点从惩罚转向关注解决问题。

    作家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我非常喜欢一首小诗叫作《选妈妈》你问我出生前在干嘛?我说,我在天上选妈妈。我在天上看到了你,觉得你是那么善良,想做你的儿子。可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福气?于是我问上帝,能不能做你的儿子?结果,第二天醒来发现我在你的肚子里!

    孩子对我们的爱是无私无条件的,愿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

    鲁迅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

    感谢“正面管教“”却给了我们第三种教孩子的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正面管教,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df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