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简书钻之旗简书风景
【读书】读一本书,想一个人——蒋坤元《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

【读书】读一本书,想一个人——蒋坤元《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

作者: coconut123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20:20 被阅读0次

有一个男孩,从小帮祖父放牛,高考前因意外受伤未能参加考试,后来他去当兵,没考上军校,他从部队复员后进入机关单位,后去工厂做销售,又自己开工厂,成了资产千万的董事。

这是一个农家男孩成功创业的励志故事。

有一个男孩,高考意外未参加,去参军被安排做修理、伙夫,他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写作,发表了很多文章。复员后不论做文书、销售还是自主创业做厂长,依然笔耕不辍,已经出版了几十本著作,成了全国散文协会会员,简书和多家媒体签约作家。

这是一个农家男孩成长为作家的艰辛之路。

这两个男孩叫蒋坤元。

同名同姓吗?不,他们是同一个人!

什么什么?人一辈子做成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了,他—他—他居然都做到了?莫非他是个百岁老人?

不,别瞠目结舌了。出生于一九六三年的他,依然称得上青年才俊。

好奇心爆棚有没有?好吧,不绕圈子了,亮明身份吧。

铛铛铛铛——今日主角,闪亮登场。此人,正是集农民企业家和多产的著名作家名号于一身的苏州人——蒋坤元。


两个月前,参加桃源清溪组织的“最美阅读者”征文活动,有幸获得三等奖(详见《获奖了》一文),也有幸获得蒋坤元赞助的书一本。书是淡蓝色的,书角卧着几枚贝壳。

蒋坤元散文集

书名是《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注意:不是“沉到河底‘才能’采到珍珠”,而是“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一字之差,语气更为肯定和坚定。

“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穿越森林就能采到更美丽的鲜花”,作者之所以如此坚信不疑,是源于他的成长经历。

这本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198页的书,不厚,分量不轻。共分为七辑,每辑辑录了十几篇文章,共90篇。七辑的目录分别是:

第一辑:就做一个跑步者
第二辑:世界不拒绝你的声音
第三辑:想雕花一样努力
第四辑:别让心灵沉默
第五辑:在风中亮出不倒的旗帜
第六辑: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第七辑:机遇在眼皮底下

不言自明,目录清晰地呈现了这本散文集的脉络,作者想表达的关键词依次是“乐观”“梦想”“努力”“歌唱”“信念”“谦逊”和“机遇”。这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章,像一颗颗跳跃的鼓点,传出动人的旋律,奏出生命的乐章。

90篇篇幅短小的文章,既隶属于各自的专辑主题,又像一颗颗小珍珠,活泼泼地绽放出自己的光芒。展现了作者“不断追求、不断认知、不断觉悟”的心路历程。

这里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眷恋,对故乡及故乡文化未来的思考。童年的经历,美丽的田园风光宛如世外桃源,故乡亲人和乡亲的呵护,纯朴的民风民情,养育和陶冶了作者,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心灵是丰盈的,充实的,他长大了,也会把这份爱传递和辐射给周围的人。

这里有励志的创业神话。从名不见经传的小销售员到腰缠万贯的企业家,不会仅靠吃苦和别人帮助就能实现。作者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相反还很坎坷曲折,他从事过很多职业,吃过很多苦,但是凭着那股子不服输的心劲儿,他以苦为乐,像修道士一样苛责自己,以坚韧、顽强、勇气和信念,冲破束缚,挣脱羁绊,像向日葵一样蓬蓬勃勃地向着阳光生长。

这里有真诚的感恩。对妻子的激将法,妻哥的无条件信任和帮助,对老阿伯,老阿婆,对父母,对嫂子,对上级对部下,作者始终谦逊地像麦田里的成熟的稻穗。他感谢生命中给予他爱、帮助和赏识的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名声一样爱着他们,并加倍地回馈爱给他们。

这里有励志的心灵鸡汤(《有作为才有地位》《不仅青春需要孤独》);
有言传身教的育儿理念(《山,在你的前方》《三代人与阳澄湖》);
有对文字执著的热爱(《亲爱的书房》《文学的巨大力量》);
有对劳动的坚守(《勤劳有饭吃》《割青草》《插秧》);
有对远方的憧憬(《从一间小屋出发》《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能流泪就微笑》里有咬牙坚持的坚强,当初妻子反对她开厂,他坚持自己创业,后来遇到困难,倔强的他咬牙扛着,笑称“说苦了被她看不起,可能会说我自作自受”,这个男子汉不以为苦,反而用苦磨砺意志,不能流泪就先微笑起来。

《继续,等着瞧》里有遭人歧视的愤懑和不甘。青春是一首苦难的歌,他的老板轻蔑狗眼看人低,“我们都是老板,饭桌上轮不到你。”他写下:你们等着瞧吧/我要/我要把一切的嘲笑踩在脚下。作者清贫,但自认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他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的朋友:只要你不低头,不泄气,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十年之后,还有谁敢骑在你头上作威作福呢?

《别让心灵沉没》中,他庆幸没让心灵沉没世俗,使文学失而复得,庆幸以一颗丰盈的心谨慎地爱着文学和生活。《我愿意陪你做一朵蘑菇》他流着泪叙说对友人的怀念,友谊带给人心灵的宁静和感动,还有对生命坚持的呼唤。

蒋坤元的语言非常精炼,朴实无华,有的地方读起来感觉还有可润色的空间,像麦田边的土疙瘩,粗剌剌的,却亲切得像邻家兄长。有的金光闪闪,闪耀着哲理和智慧思想的光彩,金句佳话频频闪烁,像作者沉到河底采到的珍珠,让人眼前一亮,久久难忘。

一个人的文字里藏着他的人,透过文字,读者看见了蒋坤元,一如他的照片,他的小得不能再小的扉页角落里的签名,一样的想要低到尘埃里的谦卑形象,只有那双眼睛,又区别于寻常,透着坚定和倔强。像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天才的灵魂自甘屈尊于低矮的茅屋,而“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所以能全方位立体地呈现生活,以他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感。

从这本书中顺藤摸瓜,发现了蒋坤元的其他一些书名,他的第一本书《青青楝树果》还有《绿叶对根的思念》《蒋坤元渭塘历史人物系列丛书》《正前方》等,还有三十多本书,还写了些什么呢?不由得产生了强烈的想一睹为快的念头。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读一本书,想一个人——蒋坤元《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eh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