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蒋坤元老师的《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这本书籍。这本书共有7辑,最打动我的是蒋坤元老师对于年少时期童年往事的点滴回忆,充满了真情,让我莫名感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85765/b199fb73722aa804.jpg)
书中有个少年相信自己是水中英雄。他连续多天在河里摸河蚌,河蚌里有光彩的珍珠啊。他不但为家里挣了钱,而且他渐渐懂得人生就像摸河蚌一样,要沉到河底就能够采到珍珠。浮于表面往往一无所获。那一年,生产队长淡淡的一句赞美的话,就制造了一个少年英雄。
那个少年还曾跳下河奋不顾身救起一个小女孩,从此小英雄美名扬。
因为是游泳的高手,所以每个夏天他都会下河摸河蚌。憋着一口气沉到河底,然后把摸来的河蚌放在浮在水面上的木盆里。当时有个小男孩在岸上看得兴高采烈。同时那个小男孩却也闯祸了,他把岸边的瓜苗都给拔了。少年因此受到了牵连,并冤枉那些瓜苗都是他拔的。
他拒绝承认“错误”,但他的父亲告诉他:你是个大孩子,而他只是一个小孩,你就应该有责任去看好这个孩子。父亲因此也向生产队上交了10元钱,作为瓜苗赔偿。父亲对责任的践行,从那时就生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年代久远的水乡机帆船让他见识到了长江的磅礴咆哮。机帆船载着曾经即将高考的他去了医院,最后他平安无事,但他永远失去了高考的机会。乡亲们用机帆船送他去参军入伍,锣鼓鞭炮震天响。机帆船也参与了他隆重的婚礼,载来了妻子满满的嫁妆。机帆船和他的失去得到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85765/a454f8a738f5c4d4.jpeg)
在那个只奢望吃饱穿暖的童年,那个少年对母亲的手擀面情有独钟,柴灶被他烧得热气腾腾,他拍拍身上的衣服,接过母亲手中的手擀面,吃得很欢。
那个少年在放学时,看见在鱼塘里有一条鱼,他迫不及待地跳下去把鱼带回了家,可是,他母亲却说要把鱼肉送给生病的阿姨吃。原本他有些不开心,但阿姨认定他是一个好小孩。
那个给他吃鸭蛋的老奶奶;两个哄着他,抱着他的两个小姐姐,给他吃甜粟米的小姐姐。那些无私的呵护,永远萦绕在他的心头,他不忘感恩和回报。
少年在飘着大风雪的冬天,一清早为祖父把水牛拉到河边喝水,然后打扫牛棚,喂草给牛吃。放学后他又会去牛棚干活。那时他的手脚冻得生满冻疮,但是他的祖父的工分因为他的帮忙却一分都没有少。
那几头牛似乎与他产生了感情,他经常骑在牛背上,感觉自己神气极了。其他小朋友想要骑上牛,那是非常的不容易,那牛蹦啊跳啊,就是让你上不去。那头牛唯独对他乖乖驯良,不发脾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85765/50d235f4c57d64e7.jpeg)
度过严冬的麦田迎来了春天,小麦最旺盛,最有生机。那个少年的母亲用荞麦为他做成了青团子,那团子清香宜人,虽然吃完手上有点黏糊糊的,但心里那个滋味甜呀。他把这份甘甜带到了学校,分享给了自己的同学。
金黄的麦田成熟丰收,他和小伙伴们追逐着田埂上的小鸟,追着追着就长大了,他就像小鸟一样飞高飞远。
母亲在美丽的田园捡拾着一粒粒芝麻,只因他爱吃。母爱无言,却教会了他一个做事的真谛:要用心捡芝麻,把芝麻一粒粒捡起,才有去摘西瓜的本领。而少年的父亲作为大队书记一直廉洁无私,从不私分村里的物品。
那野荸荠的甜美连同戴伯伯给他的关爱都滋润了他的童年。酸酸甜甜的桑葚伴着融洽愉快的乡情让他回味无穷。
油菜花黄,菜籽油香,蜂蜜啊甜,物质匮乏的岁月,这些都让他涌起一股股温暖。
美丽的向日葵曾被误会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而他却机智地告诉队长,向日葵就是我们人民群众一颗红心向太阳。所以村里的好多向日葵都被他给保住了。向日葵成熟的季节,各家各户都捧着葵花籽给他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85765/35b155c7719d2f5e.jpeg)
十八岁那年的他原本可以参加高考,但是因为劝架被别人打破头住院了,所以他就错失了那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那时的他真想远走高飞。幸运的是他报名参军,有幸被选中了。
军队生活的初期,他被分配到汽车修理连,他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因为他可以学到一门技术。也就在那个时期,每逢双休,他都躲在宿舍里读书写作。同时他也被别人注意到,让他负责连队黑板报。他开始向军内外报刊投稿,他的青春他用热情燃烧着。
但是在当兵的第2年,他就从修理连被调到了炊事班。开始他伤心排斥,但又不得不服从。最后他还是解开了心结,在最冷的冬天,用冰冷的水洗菜,他为军队带去了浓浓的温暖。内心的忧郁渐渐消散,他的一篇《学习张海迪,当好火头军》还得到了征文比赛的二等奖。
从此他除了在炊事班烧好饭之外,他还积极的去写新闻报道,写影评。这一切都引起了领导对他的关注。之后他离开了炊事班,并到了团宣传股开始下基层写稿子,也开启了他的文书岁月。
参军退伍回来,他托运了三个包裹回家,包裹里面全部都是书籍。原本想把书籍放都装入纸箱,但他的父亲却愿意为他买一个书橱,当时价格不菲。人生岁岁,飘忽不定,书籍温暖和陪伴了时光。他现在已有藏书万余册,但是理解他的父亲却没有见到他的这份荣耀。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85765/7c2f06316e9faed8.jpeg)
遥远,贫穷,但又充满深情的童年;饱经沧桑,勤劳能干,做人本分,身怀责任心的父母为他的生命增添了浓重而清晰的底色。
那个少年的勇敢,善良,懂得感恩,坚持热爱的生命本色也从未有一丝丝的改变,并帮助他坚韧不拔地开创了宏伟的未来。
这个少年就是蒋坤元老师,一个真实而坦诚的农民的儿子,苏州乡土文学的代表,企业家中笔耕不辍的作家,作家中乐善好施的企业家。蒋坤元老师以朴素简洁的文笔写出了《沉到河里就能采到珍珠》的散文集,弥足珍贵,值得反复品读和咀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