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心理简友广场
公孙舍之的妙计:晋军“三驾”郑国

公孙舍之的妙计:晋军“三驾”郑国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24-07-02 08:42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故事179

周灵王九年冬,晋国第二军攻打郑国,驻扎在牛首(郑地,今河南通许县东北),又派兵在虎牢戍卫。正逢郑国大夫尉止作乱,清晨带领叛贼在西宫的朝堂上杀了公子騑、公子发、公孙辄,劫持郑简公进入北宫。

公子騑的儿子公孙夏(字子西)、公子发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得知消息后,各自率领家中兵甲攻打叛贼。子西不加戒备就出来了,收敛好父亲的尸骨去追赶叛乱分子,见叛贼进入了北宫,回去打算准备好武器再来,结果家臣妾婢多已逃走,器具也丢失了不少。子产听说发生叛乱,安排好守门人,配置好官员,关闭府库,谨慎收藏,完善守备,把人马布列成队才出门,收敛尸骨后,再去北宫攻打叛贼。公孙虿率领其他国人来帮忙,将尉止等叛乱分子全部剿灭,立公子嘉为上卿。

晋国大将栾黡向主帅智䓨请示说:“郑国有内乱,此时无法作战,急攻郑国必定可以取胜。”

智䓨说:“趁他人之乱,这是不义。”下令暂缓攻城。

郑国公子嘉派人向晋国求和,智䓨同意了。

等到楚国公子贞率师来救郑国,晋军已经撤兵了。郑国又和楚国结盟。《左传》称晋国“三驾而楚不能与争”,指晋国三次兵临郑国。这是“三驾”之一。

第二年夏,晋悼公因郑国人仍未归顺,又派出第三军攻打郑国。宋国大夫向戌的军队先到了东门,卫国上卿孙林父率兵和郳国人驻扎在北部边境,晋国新军元帅赵武等人在郑都西面的郊外安营扎寨,荀䓨统帅大军从北林(郑地,今河南新郑市北)向西,在郑国的南门列队示威,又集合各路军马,准备在同一天围攻郑国。

郑国君臣很害怕,又派遣使者请和。荀䓨再次同意了,将军队撤退到宋国境内。郑简公亲自到亳城(郑地,今郑州市商城遗址)以北,重重犒赏各路军队,与荀䓨等歃血为盟,晋、宋各军这才散去。这是“三驾”之二。

楚共王大怒,派公子贞到秦国去借兵,相约共同讨伐郑国。当时秦景公的妹妹嫁给楚共王做夫人,两国有婚姻之好。秦国就派大将嬴詹率领三百辆战车助战。楚共王亲率大军往荥阳进发,发誓:“这次不灭郑,决不撤军!”

郑简公自亳城以北与晋国结盟回来,预料楚军朝夕将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夫们都说:“如今晋国势头强盛,楚国比晋国弱。晋兵来得很慢,走得却很快,两国还没有正面交锋决出雌雄,所以纷争不息。如果晋国肯置我们于死地,楚国实力不够,不敢抵挡,一定会避让。从此,我们便可专心一意归附晋国了。”

公孙舍之献计说:“想让晋国置郑国于死地,最好的办法就是激怒它。想激怒晋国,不如攻打宋国。宋国与晋国最为和睦,我们早上攻打宋国,晋国傍晚就攻打我们。晋军能迅速到来,楚军必定不能做到,我对楚国就有借口了。”

大夫们都说:“这条计策很妙!”

正商量时,探子得到消息,楚国向秦国借兵。公孙舍之喜形于色地说:“这是上天助我事奉晋国呀!”众人一头雾水。

公孙舍之说:“秦、楚联合出兵,郑国必然陷入重围。趁其尚未入境,应当前往迎接,引导秦、楚一同攻打宋国。一方面,免去楚国的兵患;另一方面,激怒晋国,迫使其兴师前来。岂不是一举两得?”郑简公采纳了这个建议,立即命他乘一辆轻车,连夜向南疾驰。

公孙舍之渡过了颍水,走了不到三十里路,正遇上楚军。他下了车,跪拜在楚军队伍前。

楚共王厉声问道:“郑国反反复复,毫无信用,我正要问罪。你为什么而来?”

公孙舍之禀告说:“我们国君感激大王的恩德,畏惧大王的军威,希望终身受到楚国庇护,怎敢背离?无奈晋国暴虐残忍,与宋国联合出兵,无休无止侵扰郑国。我们国君担心社稷颠覆,不能事奉楚君,所以权且与其讲和,使晋国能够撤军。晋兵已退,郑国仍愿为大王朝贡纳献,恐怕大王未能明鉴我们的诚意,特意派遣下臣前来迎驾,陈述真挚的心意。大王若能向宋国问罪,我们国君愿执鞭作为前锋,效犬马之劳,以表誓不背叛之意。”

楚共王听了这番话,转怒为喜,说道:“你们国君如果跟随我攻打宋国,我还有什么可责怪的呢?”

公孙舍之又上奏说:“下臣出发的时候,我们国君已经悉数集结兵马,在东部边境等待大王,不敢落后。”

楚共王说:“虽然如此,但我和秦庶长已经约好,要在荥阳城下会面。必须和秦国一同出兵才行。”

公孙舍之又说:“秦国位于雍州,地处辽远,必须取道晋国,经周国,才能到达郑国。大王派遣一名使者,就可以通知秦国息兵。以大王之威,楚兵之力,何必借助于西戎呢?”

楚共王听得顺耳,果然派人辞谢秦军,与公孙舍之向东而行。到了莘国故地(宋地,今河南范县西北),郑简公率领军队前来会合,一同攻打宋国,大肆掳掠而回。

宋平公派遣向戌到晋国,讲述楚、郑联兵侵略宋国的事。晋悼公果然大怒,当天便要出兵。这次又轮到第一军出征了。

智䓨进言道:“楚国向秦国借兵,正因为其连年为战争而奔波道路,疲于应对。我们一年两次讨伐,楚国还能再来吗?这次一定能得到郑国。应当展示出我们的强盛,坚定郑国的归顺之心。”

晋悼公说:“好!”大举集结军队,宋、鲁、卫、齐、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各国悉数出兵,一起到了郑国,在郑国东门炫耀武力,一路俘获很多财物。这次兴师是“三驾”之三。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左传》等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偪阳之战:三员鲁将显威风

秉公执法:魏绛冒犯晋悼公

以逸待劳:荀䓨的军事改革

和戎之举:晋悼公霸业后顾无忧

吴楚交锋:鸠兹水战

相关文章

  • 读《左传》之两百三十二襄公十一年 上

    【经】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

  • 烛之武退秦师(话剧新编)

    背景(旁白):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

  • 邲之战:楚庄王的称霸之路

    楚庄王十九年(前597年),晋国为了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出兵救援郑国。晋军渡过黄河,与楚军在黄河岸边对峙。 开战之...

  • 烛之武退秦师

    今天讲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秦国,晋国联合要攻打郑国。秦军驻扎在郑国的氾水,晋军驻扎在函陵。两路大军同时压境,...

  • 《<史记>研读》164:赵世家(二)

    赵世家(二) 公元前597年,晋景公派赵朔率军援救郑国,和楚庄王大战于黄河岸边,结果晋军战败。赵朔娶了...

  • ❤️手抄《论语》Day68

    学习感悟:子产,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郑穆公之孙,贵族子国之子,郑国相国。他仁厚慈爱、轻财重...

  • 晋师夷之蒐

    晋师夷之蒐,老人皆已卒。 三军无主将,晋侯将启新。 其时有四将,晋之少壮派。 士毂箕郑父,先都梁益耳。 晋侯将进之...

  • 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 秦穆公33年,秦国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出师讨伐郑国。在回师时,在崤山却被晋军大将先轸带兵...

  • 经典故事02

    经典故事02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

  • #红书房#读《史记》445:2649年前 人才最贵

    晋世家·第15天 郑国人有人卖国给秦国,《左传》记载秦国与晋国讨伐郑国,烛之武的劝说下,秦军撤兵,留下杞子、杨孙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孙舍之的妙计:晋军“三驾”郑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jv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