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每个人都要清算一下个人的年度收支情况,准备足够的钱来过年。很多人的财务关系上,都会有一定的债务关系存在,而且往往是,自己是债主,别人借自己的钱。
年底了,是该还钱的时候了。
新闻上每年都会报道,农民工兄弟拿着老板拖欠了一年的工资,高兴的坐着火车回家。那是老板“借”他们的钱,还了。你借给所谓的亲朋好友的钱,还了吗?
很多人肯定有过否定的回答,遇到过借钱不还的情况。其中各种原因,各种情况,夹杂着现实与人性,充满着冲突与无奈,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交替上演。
今天,我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谈一谈借钱。
“借钱”从字面上理解,分两个部分。
一个是“借”,暂时出借某项事物的使用权,一定期限之后归还,其中包含很强的信任关系。
一个是“钱”,就是社会生活中近乎万能的事物,是很重要的身外之物,具有很强的流通性及稀缺性,其中包含着很强的价值属性。
借不是给,不是送,借的同时就已经约定了是要还的。我们平时的借钱,不像银行里的贷款,要开具财务收入证明和质押一定资产。往往只是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以相互间的信任作为背书。也不会打欠条,不会立字据。
借不借,由你们之间的信任程度来决定的。借,是因为愿意帮助,并且相信会有借有还。不借,说明在你心中,你们还没有那么要好。
如果借,愿意借多少,就是“钱”的问题了。
政治经济学上讲,金钱也就是货币,是具有很强流通性的一般等价物。它的价值在于可以等价值交换社会上的任何商品。
所以,简单来讲,钱,代表的是我们拥有的价值。
借钱,也就是借价值。根据与对方的亲疏关系,我们会出借不同的额度。亲兄弟可能会愿意“有多少借多少”,一般同学可能只会借几百几千。
这就是衡量对方在我们心目中的价值的时候。
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借钱不还的无赖,也就是最近新闻上说的“失信人”。
政府已经对部分失信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生活限制,并公开了失信人基本信息,以警示其他人勿与这些人发生财务关系。
很多商界大佬也预测,未来的社会主旋律就是信用。没有信用的人,将寸步难行,得不到任何发展的机会。
话说回借钱,如果你的钱,遇到了这样的失信人,你肯定会感觉倒霉。但是静静想一想。当初借钱的时候,有信任和价值在共同作用,决定了借钱行为的发生。
所以,当初你的内心底层,其实就已经接受了对方不还的可能。对方值100元的话,你不会借200元。对方如果不还,说明他的价值和信任,在你的世界观中不复存在了。换句话说,就是拿100元,验证了那个人的真与假。
这个真与假,是你自己衡量出来的内心感受。也就是说,100元验证的是,你看人识人的能力,你的所想与对方的所想以及客观的事实,是否相一致。
很多人,觉得和对方是哥们儿,借钱没事。可是对方内心可能只是把你当成“钱多人傻”的主儿。客观事实可能是你们之间并没有足够的了解与接触。
所以,往往会发生“借钱的时候是大爷,还钱的时候是孙子”的怪诞现象。
而且,借钱不还对你造成的困扰越大,越说明你当初借钱的金额与对方的实际价值,差距越大。也说明你看人识人的能力太差,你还太“嫩”。
如果不幸,事已至此。抛开法律层面的内容不谈,我们自己应该做的,就是以此为鉴,检视自己的不足,吸取教训,把那100元当做成长的“学费”。
大学时,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我们觉得无聊,讲的知识记不住。现在,社会给我们上的课,讲的道理久久难忘,才发现都是真金白银呀。
如果能够思考到这个层面,失去的那100元,也值得了。
人生,总是要用你有的,去换你没有的,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这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文/逗逗。教育界小白,非典型硕士,喜欢健身的腹肌小哥哥,热衷跑步的马拉松跑者。微信公众号:阳光下躲猫猫。简书:肉肉的逗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