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夷齐文

作者: 元儒陶扬鸿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08:49 被阅读23次

伯夷,叔齐,殷末孤竹君之子也,父死,而咸让君位。闻文王善养老,而归文王。文王卒,武王即位,欲伐纣,夷齐并谏不得。殷灭,而共隐首阳,采薇为生,竟饿死首阳山。古称廉士之极也,孟子所谓“圣之清者”,“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后世文人多作诗文吊咏,三国魏人缪袭吊曰: 少承洪烈,从戎于王。侧闻先生,饿于首阳。敢不敬吊,寄之山冈。呜呼哀哉!夫五德更运,天秩靡常。如有绝代之王,必有受命之王。故尧德终于虞舜,禹祚殄于成汤。且夏后之末祀,亦殷氏之所亡。若周武为有私,则帝乙亦有伤。子不弃殷而饿死,何独背周而深藏?是识春香之为馥,而不识秋兰之亦芳也。所在谁路?而子绝之?首阳谁山?而子匿之?彼薇谁菜?而子食之。行周之道,藏周之林。读周之书,弹周之琴。饮周之水,食周之芩。谤周之主,谓周之淫。是诵周之文,听圣之音。居周之世,而异圣之心。嗟乎二子,何痛之深!

余观袭之辞妙,复感夷齐之至廉,亦作文以吊之: 惟殷末之二君,让孤竹而隐逸。当武王之伐纣,乃叩马而谏之。哀殷室之成墟,而耻食乎周栗。宁采薇而为生,持高节而避世。竟饿死于首阳,实旷古之廉士!岂商纣之可悯,而周武之无道?痛末世之征伐,是以暴而易暴。思尧舜之禅让,愤汤武之争取。淳朴之俗不复,大伪之风斯起。悲夫!盗跖而善终,夷齐而饿死。奚行恶而富贵,岂为善而贫苦?夷齐让国而困首阳,汤武争伐而得寰宇。虽所立之迥异,而同誉于千古。

2014-10-21作

相关文章

  • 吊夷齐文

    伯夷,叔齐,殷末孤竹君之子也,父死,而咸让君位。闻文王善养老,而归文王。文王卒,武王即位,欲伐纣,夷齐并谏不得。殷...

  • 《伯夷叔齐》阅读理解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

  • 李唐 | 国画作品鉴赏

    《史记·伯夷列传》 西汉·司马迁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 论语新视界129|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但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

  • 向雄读《论语》之: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并都得到了孔子的赞颂,因而名扬。至于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赞颂伯夷、叔齐呢?文后再作分...

  • 日论一语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这里讨论伯夷叔齐怨不怨的问题:“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 《論語·公治长第五》不念旧恶(23)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是曾经被孔子赞扬过,说他们是仁者。孔子说:“伯夷、叔齐...

  • 伯夷叔齐1

    史记原文: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

  • 这几对中国最著名好基友, 谁能问鼎第一典范呢

    伯夷叔齐 话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古代以立长为...

  • 偶遇夷齐

    今天五一假期最后一天,跟着老公和他的同事们去水库玩。 因为特殊时期,去水库的路四条有三条设了关卡,一位老大哥因为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吊夷齐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bx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