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吗?”,孔子说:“我不知道。”继续问,孔子说:“仲由,在拥有一千两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那冉求这个人呢?”,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千户人家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做到仁。”孟武伯继续问:“那公西赤呢?”孔子说:“公西赤,可以让他穿着礼服在朝廷上接待贵宾,但我也不确定他是否能做到仁。”
孔子把“仁”放在高位,谁能达到“仁”?并不是主观可以猜测的,也即后来王阳明所言的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所以,孔子即使了解他的学生,依旧不能判断他们的“仁”。因为“仁”是具有实践性的。
公冶长篇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从各个层面探讨仁德的特征,也产生了很多经典名句,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本章是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路,冉有和公西赤的评价。孔子从来不会拿”仁“来忽悠人,跟别人说自己的学生很”仁“,但他能够准确的判断学生做事情的能力,给学生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
想让孔子夸一个人仁,孔子是做不到的,你与一个君子合作起来是很方便的,但是你很难取悦他。你很容易取悦一个小人,让小人说你仁也很简单,送他喜欢的东西就行了。所以和小人是无法一起做事的。想一想你周围有没有你对他好,他就会转变态度的人呢?
像孔子这样的人,他不会指责别人,也不会轻易的被人取悦,他会根据他人真实的能力,客观地看待对方。
有一个成语叫“盖棺定论”,说的是一个人直到死,才有可能对这个人有一个客观的结论。比如我是一个还算自律的人,但也只能说到现在为止,我还算自律,但我最终是否是一个自律的人,可能也只有到我死的那天,如果一直坚持自律,才能下这个结论吧。所以好的事情,真的需要一辈子去守护,不然就会落得一个“前功尽弃”。
雪堂书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