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作者: 疯狂史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7-26 16:16 被阅读0次

曹操是《三国志》里的一代枭雄,而在《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奸雄。前者是官方正史,后者是小说演义,可信度可想而知。但是《三国演义》里的民间形象早已家喻户晓,反而造成历史形象的严重缺失。有人骂曹操是奸贼但是曹操至死都没有称帝。刘备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却自行称帝。再者说,汉朝的天下不也是从秦人的手中夺得的吗?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而不是史学家。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儒生,他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这种所谓的正统,所以他和刘备站在了一起。当然这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此时儒学已经背离了孔孟之道,已经不再是孔孟所讲的儒学。孔子所说的儒学核心就是“仁”,也就是为政以仁,治国以德,强调“仁政”和“德行”。但是从董仲舒提出新儒学开始,儒学就成了适应统治者需要的产物。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王阳明创立心学才真正又将儒学拉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因此阳明心学的实质也是儒学的一种延续。

尤其是在东汉时期,这些所谓的鸿儒多半都不是什么好人。比如说孔融,我们都知道他四岁的时候让了一个梨给他哥哥,但是往往很多人忽略了后续,他的哥哥为他赔上了一条命。

孔融任北海太守时更是横行乡里,强迫当地的百姓都为他的母亲哭丧。死的又不是自己的亲人,百姓们怎么可能哭的真心呢?所以孔融决定杀一儆百,抓起一个哭相好看的就给杀了。这就是所谓的东汉名士,其实就是一个毫无人性的伪君子。

杨修出生于东汉末年,和孔融一样也是名士一枚,父亲杨彪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杨修又是家中独子,自然是在蜜桃罐子里长大的天之骄子。另外杨修还是同样位列三公的袁绍的外甥。虽然出生贵族子弟,但杨修却不像别的富家公子那样整天吃喝玩乐,肆意妄为。杨修少时便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后来在曹植的府中当慕僚,也就是所谓的门客。

殷实的家境,再加上他和曹植亦师亦友的关系。杨修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丞相府的主薄,主要是帮曹操写一些文书,工作轻松,待遇还高。按理说杨修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的,那么他又为什么不得善终呢?

很多人都认为杨修的死是因为“一口酥”和“门太阔”事件,杨修猜透曹操的心思。于是曹操心生忌妒,便故意找个罪名就把杨修杀了。但我认为这种观点完全不成立的,因为曹操根本就没有忌妒杨修的理由。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操的才华不知道甩了杨修几条街,又有什么理由忌妒杨修呢?况且能猜透曹操心思的人也不只杨修一人,荀彧、司马懿也能猜出曹操的心思。如果曹操真的是心胸狭隘之人,就不可能写出《观沧海》、《龟虽寿》了,更不可能成为乱世当中的一代枭雄了。

既然如此,又是什么导致杨修最终走向死亡的呢?在曹操的长子曹昂战死后,世子之位就空出来了,最有可能当上世子的人选无非就是曹丕和曹植。曹丕是曹操的嫡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理应由曹丕继承世子之位。但是曹操却讨厌曹丕,喜欢曹植,以至于在选继承人时徘徊不定。

而曹丕担心自己的世子之位不保,于是连夜召吴质入府商量对策。但是却走漏风声,被杨修知道了,杨修第一时间就向曹操告发此事。曹操派人去曹丕的府上搜查,但是并没有搜出吴质。

曹操认为杨修是在栽赃陷害曹丕,挑拔曹丕、曹植兄弟二人的关系。这才对杨修起了杀心。所以说杨修之死是因为参与了夺嫡之争。

据《三国志.曹植传》记载:“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这里的“太祖既虑终始之变”才是核心。而杨修临死前也慨然叹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终年,四十四岁。

相关文章

  • 杨修: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曹操是《三国志》里的一代枭雄,而在《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奸雄。前者是官方正史,后者是小说演义,可信度可想而知。但是《...

  • 曹操临死之际,为何不杀司马懿,却杀死杨修

    杨修之死是必然的,他自己亲口说过: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意思是其实我早就该死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立场,杨修心里非...

  • 2018-04-23

    杨修,一个传奇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死,可以说是秘团重重。今天,我带大家来走进杨修死的秘团。 杨修(17...

  • 2018-04-28

    杨修,一个传奇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死,可以说是迷团重重。今天,我带大家来走进杨修死的迷团。 杨修,字德祖,东...

  • 柔弱胜刚强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学习感悟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杨鹏校订本)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

  • 《止学》——用势卷(4)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4、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

  • 杨修必须死

    杨修遭杀的直接诱因就是没有管好他的那张嘴,到处“高音喇叭”,落了主子的口实,给了政治对立面“织罪”的理由,被砍头是...

  • 杨修未死

    拜你所赐 活着的每一天几乎都有“劫难” 好在我未雨绸缪 幸运避免 反正我以前得过抑郁症 反正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是精神...

  • 止学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译文】势力有时会失去,名声有时会遭诽谤,少...

  • 止学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译文】势力有时会失去,名声有时会遭诽谤,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修: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aw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