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花如糖
在历朝历代的谋反案中,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让人在痛恨之余不免惋惜。做为帝国的继承人,他拥有非常好的条件,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可是到后来,他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是谁断送了他通往皇帝宝座的锦绣前程呢?
01.先来看看他的自身条件和无与伦比的成长环境吧。
第一、出身高贵的嫡长子,天资聪明,相貌英俊。
公元619年,秦王李世民的嫡长子出生,母亲是美丽聪慧善解人意能干又低调的长孙氏,即后来的长孙皇后。李承乾很好地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聪明又俊逸。李世民非常喜欢他。
第二、自小享有大唐王朝最好的教育资源,名师辅导。
李承乾5岁时,李世民就请陆德明、孔颍达等当朝名儒来悉心教导他,学习诗书。后来立为太子后,又请李纲、张玄素、房玄龄辅佐东宫,甚至鼎鼎大名的魏征也在晚年出任太子太师。这样顶尖的师资团队无人能及。
第三,父母恩爱、感情融洽,生活在和睦、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中。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是封建帝王中难得的一对恩爰夫妻。虽说唐太宗后宫嫔妃众多,但对发妻长孙氏的感情一直很深厚。
父母关系融洽,这对李承乾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图片出自网络第四、从立为太子起,就获得朝廷中流砥柱人物房玄龄、魏征等人的支持。后援团的力量空前强大。
上至皇上下到重臣,都对他众星捧月。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的李承乾,本人也聪明勤奋,绝非不学无术之辈,而且主观上对登上皇帝宝座也有强烈的愿望。
可是,从636年即他十七岁起,李承乾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寄予厚望的帝国继承人步入同性恋的行列,最终走上谋反的道路。
为什么呢?
02.其实,我们可以从李世民对其教育中窥见到一些端倪。看似精心规划的完美教育路线其实隐藏着很多弊端。
第一,殷殷期盼与过度赞扬
据说李承乾出生在承乾殿。爷爷李渊非常高兴,为爱孙赐名"承乾"。继承皇业、总领乾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名寓意非同寻常。
而李世民似乎对李承乾的期望更加殷切:
620年,1岁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
623年,4岁的李承乾又封中山王。
626年,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同年十月,不到8岁的李承乾就被册立为太子。李世民在诏书中骄傲地向群臣介绍儿子的过人之处:"早闻睿哲,幼观《诗》《礼》。"
此时的李承乾应该是一个相貌、资质、品性都非常讨人喜欢的皇子,否则也不可能拥有如此评价:性聪明、特敏慧、丰姿俊嶷、仁孝纯深。
630年,年少的李承乾已参与国家大事。李世民准许太子宜令听讼,对尚书省裁诀有异议的都可以到东宫听候太子的决断。
635年,李承乾16岁。李渊去世,居丧期间,李世民命太子监国,处理军国大事。而年轻的太子不负众望,"颇识大体"、"颇能听断。"
看到李承乾有如此的表现,李世民大喜过望。如同今天的父母喜欢炫娃一样,李世民一有机会便向大臣炫耀:你看,我家乾儿多聪明,4岁就能熟读诗书,8岁就已经长得丰姿焕发,14岁就能写出治国经略了......
过份的表扬与鼓励在帮助太子树立自信心的同时,也滋长了他的骄纵与浮躁。
银幕中的少年李承乾第二,口是心非与宠溺过度
作为一国之君,唐太宗十分清醒太子生长环境过于优越,而不知民间百姓之苦,极为操心的他对于志宁和杜正伦说:“你们辅导太子,平常应该为他讲述百姓生活在民间的种种艰苦。"
可是当太子得病了的时候,李世民却又非常紧张,为爰子请来道土祈福,又专门为他大兴庙宇,还为朝廷犯人减刑。
史书中记载,公元633年,李承乾又一次生病。太宗专门请天竺高僧祈福,又十分心疼宝贝儿子,怕他学业太辛苦,竟然嘱咐老师,让他少读书,只随意讨论即可。
口头上说要让太子了解民间疾苦,实际上舍不得他在肉体上受丁点的苦,导致李承乾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第三,说教严厉与缺乏尊重和引导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此时的李承乾变得叛逆了。和先前那个聪明好学、谦恭有礼的乖乖男相比,完全变了个人。乖孩子一旦叛逆起来,就更吓人。再加上患了腿疾,行动不便,他的内心变得焦虑、暴躁,缺乏耐性。此时的教育更不能严厉的说教和一味的苛责。
然而,李世民虽为一代明君,却不是一个教育家。他一味地信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的道理,并把它践行到了极致。
他叮嘱东宫的老师们要对太子的一言一行严加管束,勇敢直谏。这些老师得了圣旨,自然不敢怠慢,一个比一个卖力。
如公元640年,太子盖房子,于志宁批评他过于奢华,和太监玩乐,又指责他是秦二世。孔颖达批评起来既不分场合又不留情面,甚至做出一幅"死无所恨"的样子。张玄素呢,更过份,谏言不断,还要在宫中击鼓,弄得朝堂上下都知道太子又犯错了。如此作法,连太子的乳母都看不下去,对孔颖达说:太子成长,何宜屡致面一折?"
这种一味的批评和指责严重地伤害了太子的自尊心。而对犯颜进谏的大臣,唐太宗却是赞赏有加。
几位老师苦口婆心,严厉无私的说教导致的结果是"谏诤愈切、承乾不能纳。"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引导,一味地制止,太子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
图片出自网络第四,亲睐李泰,父子隔阂日益严重
老师们的批评,以及身体上的残疾让他痛苦自卑,谁愿意接受一个腐着腿上朝的一国之君呢。虽然父亲及大臣嘴上不说,但心里未免不犯嘀咕。尤其是那几个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弟弟们。
他的敏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公元642年,弟弟魏王李泰率人完成《括地志》的编写,唐太宗大喜,将此书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对其大肆赏赐。数量之多超过了太子的规格,并让李泰入住武德殿。过份敏感的他看到弟弟李泰逐渐得到父皇的青睐,心生嫉妒。
无人理解他的内心,父皇不能,母后又离世,太子妃虽然美丽温柔,但无法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唯有称心,这个长相姿容俊美的少年,愿意静静地听他诉说他的压力,他的苦闷,他的失落。逐渐地他把他当作知己,到了"同床而卧"的地步。
然而,这引来了别人的非议。李世民知道后大怒,未来的大唐君主怎能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事,盛怒之下,杀了称心。
李承乾本身就对父亲有意见,这下彻底地爆发了,公开和父亲作对,数月不上朝,在家为称心起冢立碑,朝暮祭奠。父子之间的隔阂产生。
李承乾和称心公元643年,魏征去世,背后最重要的支持者离开了。李承乾忽然觉得四面楚歌,前所未有的不安和恐惧袭来,不知所措。进还是退?
在杜荷、候君集、李元昌等人的支持和怂恿下,他终于做出了人生的一大决定:谋反。
这个决定既是长期重压下的反抗,也是一种内心不满情绪的彻底释放。
然而,政变未遂。杜荷、候君集、李元昌等人被诛杀。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贬为庶人。公元644年,卒于黔州,时年25岁。
无限疼爱又寄予厚望的儿子谋反,对李世民来讲,无疑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一个驰骋沙场,血溅宣武门的帝王,一个敢于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明君,抱着“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的美好期望,终究在李承乾身上化为泡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