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车票没有买到心仪位置,俩人随机安排竟然座位相邻,一个小时的车程真的不错。
接纳允许,心态自然不一样了。
有男人坐镇,我可以心无挂碍拿手机,到车厢连接处找寻合适角度拍拍照看看景。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邻座是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小娃娃。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不论是声音还是各种动作。
大孩子不过四五岁的样子,小孩子两三岁的样子,姐弟俩因为玩具争吵,手机游戏争吵,吃面包争吵,总之各种声音嘈杂着。
和先生是邻座,我把中间靠手拿起来,他曾经受伤的腿也更大限度舒展,我也借机活动活动离开嘈杂,所以起身离开,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动车行驶起来相对平缓,最初我在五号车厢前方连接处拍照逗留,之后停顿下来,踮脚运动,胯下击掌后踢腿,惬意自在的微运动,在车厢连接处做的很是用心呢。
减脂减重过程中,喜欢不受时间空间的随意运动。其实运动可以随时开始,只要有心,就像因为写文随时搜集素材一样。
一个男子呜哩哇啦过来,就在我旁边,毫无顾忌地聊着生意上的事情,情绪有些激动,言辞有些激烈。
轻松惬意感觉似乎被浸染了,本就是公共区域,把这合适的空间留给那个人聊生意吧。
一是感觉他的声音听起来很重要紧急,二是我不想受到干扰。离开那方寸之地,是我能做的最佳选择,我好他也好吧。
离开时,对他情绪激烈并不认同,但对他努力打拼的姿态点赞。谈生意有平和的情绪,是不是赚的更多呢?我这样想着。
继续向前方车厢走呗,看看前方的连接处是否有合适空间。
前方车厢连接处有两个年轻人,索性把行李箱当凳子,手提电脑放在腿上,双手敲击着键盘,看起来在忙着学习工作或是生意事情吧。
一个中年女子看见认真用心忙碌的年轻人,本能是喜欢,更多是尊重。还是不打扰他们,那就继续向前走。
前边车厢内是一等座位,和二等座位最区别一是座套颜色是红色,二是落脚处有脚踏设置,三是过道左右分别设置两个座位,比二等座位少了一个座椅,整体空间更大一些。
继续向前走,看见车体连接处是穿制服的两个男子,三个女子在那扎堆聊天呢。
制服穿制服工作人员尽管是扎堆聊天,身体姿势也是挺拔的,看见我过来,他们下意识调整,站姿更显挺拔了。
轻轻走过他们继续向前走着,前方车厢明显不同。车厢的整体环境安静,没有一等座和二等座孩子们嘈杂嬉闹,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成年人。
商务座横排设置了三座,过道左边是一个座位,过道右边是两个座位。
整列动车的每节车厢面积,大概是相同的吧。同样面积二等座设置五个座位,一等座设置四个座位,商务座三个座位,座位更宽敞是很明显对比。
商务座车厢人员稀疏,仔细一看,不过还有五六个乘客的样子,可能是快到终点站的原因吧。
走过他们看见座椅大都调成半躺模式,轻轻走过能听见有轻微的鼾声。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男子,正坐在那里,读着一本书很投入样子。
看见一个穿僧衣的中年男子,正盘腿在座椅上,忘我打坐的样子,那双盘的功夫很是到家。
本想继续前走的,看见手机里先生的电话打进来,彼时我手机刚好是静音模式,心想幸亏是静音模式,要不在这安静商务座车厢里,倒显得有些突兀了。
猜想先生大概是惦记着我吧,毕竟我离开座位已经好长时间了,那就转身回来呗。
从商务座车厢返回,经过一等座车厢,二等座车厢,感觉很明显的是声音的变化。
噪音的分值是逐级降低的,当然设置座位为是由少到多的。如果理解为人多声音嘈杂,似乎也蛮合理。
我作为一个满世界探索好奇的中年人,一级一级一步一步地感受着这细微差别。
一路走着,莫名感觉金钱的力量。似乎体现在可以有效屏蔽杂音。对,就是这般的感觉。
同样一辆车,不同等级的车票价位是有区别的,环境也是有差异的。
这是我第一次真切体验到的,之前坐车或是坐飞机大多都是安静在自己的座位上,极少这般大范围活动探索。
进入五号车厢,先生似乎在刻意盼着我,四目相视无语,问候着彼此。
先生看见我了,决定继续呆在五号和四号车厢的连接处吧。彼时那个空间没有了别人,看着飞逝而过的远处高山,近处的农田,感受着行驶着车辆里的你我众生。
无论是商务座还是一等座二等座,每个人此刻终点或许不一样,但人生的终点毫无差别。
生而为人这一趟,也是来到这人世间,感受各种感受,体验各种体验罢了。
2023年8月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