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念想度过一天,那就是放逸的一天。随着念想度过一生,那就是放逸的一生。在放逸中度过一生,那就是一个愚痴的凡夫。精进于正法那就是最大的功德。一个学道之人,成天在那里闲聊,那就是败德。爱这个爱那个,那就是堕落。我希望自己能够远离这样的所谓的学道之人。必须时时刻刻让自己保持正念而不是聊天。学道为什么又叫做修炼呢?那就是炼神的过程。必须聚精会神的让自己维持正念,如如不动,这样才能导致解脱。以为自己对禅理所有领悟,就可以天天看电视打麻将抽烟喝酒瞎聊瞎逛,这就一定会导致堕落。
人不清高不必学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一定要远离放逸的行为,远离那些愚痴之人。这样你的精神才能升华,不是你简单的悟一悟就可以的,那佛陀的戒律都白制定了?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即使在禅宗的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禅师无一不是一生精勤,苦心孤诣,没有片刻的放逸。难道人家都是自找苦吃?若不精进,必不能解脱,不入圣域。所谓的精进就是片刻不能丧失正念,念念归真,方能超凡入圣。一念苟且,自损阴德。多少先贤一辈子与世隔绝,在深山老林中,悬崖峭壁上餐风饮露,九死不悔。没有过人的清高和志气,就绝不可能超脱。儿女情长之辈就拉倒吧。一天到晚想着评职称晋级,此辈俗不可耐,与道无缘。
参悟其实不是难事,聪明人只要说一遍口诀,都能够领悟。但先贤都不轻说口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世上聪明人虽多,但有德行的人却不多,道法不可传于无德之人,否则有百害无一利。聪明而无德,这样的人就一定会轻视道法,即使他有所领悟也不会去修炼。但道法不修炼,悟了也是白悟,还不如不悟。因为他可能会因此更加狂妄,乃至肆无忌惮,这样就会堕入深渊。先贤认为这个人不会下苦功修炼,那就不会说口诀。德行有亏的人,心灵一定浮躁,这就不是道器。那就随便他怎样堕落,都是他自己的因果。
有一个年轻人看了我很多文章,就以为自己开窍了,言辞就显示出骄傲不逊,那么我就把他拉黑了。尼采如此大才如此大悟,尚且因不修德而堕入魔道,万劫不复,何况泛泛之辈呢?不是说领悟了就没事干了,那恰恰是悟入歧途,并不是真的领悟。真悟者无不精进,因为精进的过程就是法乐生起的过程。觉得修炼枯燥没意思,谈情说爱才有意思,那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悟过,从来没有品尝过解脱的滋味,就沉浸在世俗的欲念里面。
安住在正念里面,心无旁骛,不要给自己的放逸寻找任何理由。不要讲那么多虚华的道理,没用的,悟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口诀说出来,很多人都能悟,但关键是之后你能不能精进。不能念兹在兹,矢志不渝,至死不休,那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到底只是打了一场妄想。
网友评论